-
公开(公告)号:CN103060054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030154.0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10L10/04
Abstract: 一种配煤与助剂联合调控煤灰熔融温度的方法,属于调节煤灰熔融温度的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灰熔融温度的煤炭按不同质量比均匀混合,初步调节煤灰的熔融温度;再选择适当的助剂加入到混煤中,通过改变(Al2O3+SiO2)/(CaO+MgO+Fe2O3)的质量比值,来调节煤灰的流动温度。利用不同灰熔点的煤炭掺配和助剂的联合调控技术,实现提高或降低煤灰的流动温度。首先通过不同煤炭的调配来调节硫含量和初步调节煤灰的流动温度,再用少量助剂调节煤灰的流动温度(FT)达到设计温度。添加助剂按下列标准:(1)0.5
-
公开(公告)号:CN10399507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26688.5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30/06 , G01N30/88 , G01N1/28 , G01N23/207
Abstract: 一种微波联合助剂煤炭脱硫过程的含硫组分分离与检测的方法,属于煤中含硫组分分离与检测的方法。(1)、待测煤样与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助剂通过加药口置于三口烧瓶中,将药剂与煤样搅拌均匀并密封,三口烧瓶1放入谐振腔中;(2)、通过圆底烧瓶通气口通入气体,实现不同气氛条件下含硫组分的反应,控制谐振腔的频率、功率、时间及反应温度;(3)、谐振腔辐照后,煤中逸出无法直接测定的含硫气体,通过集气袋的收集实现了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仪对含硫气体种类、总量的测定;(4)、通过离子色谱对滤液和洗液的分析,准确地得到了液体中硫的形态及其含量;(5)、通过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辐照后烘干煤样的分析,准确地得到脱硫后煤中硫形态及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95070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226688.5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30/06 , G01N30/88 , G01N1/28 , G01N23/207
Abstract: 一种微波联合助剂煤炭脱硫过程的含硫组分分离与检测的方法,属于煤中含硫组分分离与检测的方法。(1)、待测煤样与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助剂通过加药口置于三口烧瓶中,将药剂与煤样搅拌均匀并密封,三口烧瓶1放入谐振腔中;(2)、通过圆底烧瓶通气口通入气体,实现不同气氛条件下含硫组分的反应,控制谐振腔的频率、功率、时间及反应温度;(3)、谐振腔辐照后,煤中逸出无法直接测定的含硫气体,通过集气袋的收集实现了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仪对含硫气体种类、总量的测定;(4)、通过离子色谱对滤液和洗液的分析,准确地得到了液体中硫的形态及其含量;(5)、通过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辐照后烘干煤样的分析,准确地得到脱硫后煤中硫形态及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054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30154.0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10L10/04
Abstract: 一种配煤与助剂联合调控煤灰熔融温度的方法,属于调节煤灰熔融温度的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灰熔融温度的煤炭按不同质量比均匀混合,初步调节煤灰的熔融温度;再选择适当的助剂加入到混煤中,通过改变(Al2O3+SiO2)/(CaO+MgO+Fe2O3)的质量比值,来调节煤灰的流动温度。利用不同灰熔点的煤炭掺配和助剂的联合调控技术,实现提高或降低煤灰的流动温度。首先通过不同煤炭的调配来调节硫含量和初步调节煤灰的流动温度,再用少量助剂调节煤灰的流动温度(FT)达到设计温度。添加助剂按下列标准:(1)0.5
-
公开(公告)号:CN203598740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735364.5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旋转式混煤装置,包括混合室、中心旋转轴、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固定支架和动力装置,所述混合室上部设置有设入料口,所述混合室的中间设有中心旋转轴,所述混合室内侧壁设有若干第一挡板,所述中心旋转轴上设有若干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档板和第二档板自由端开口均向下倾斜,且第一档板和第二档板上下相间设置,所述中心旋转轴上、下端分别设有与所述中心旋转轴相匹配的轴承,所述轴承分别通过上、下固定支架固定在混合室的上、下端,在所述混合室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中心旋转轴与动力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能使煤得到充分混合的同时大大减少能量消耗,并解决堆煤、塞煤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