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73951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910235794.9
申请日:2009-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闸管阀触发与监测系统,涉及可重构型静态无功补偿器(SVC)/直流融冰复合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晶闸管阀触发与监测系统,涉及可重构型静态无功补偿器(SVC)/直流融冰复合装置。该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触发部分和监测部分。主要功能是完成可重构装置运行在静态无功补偿器(SVC)或是直流融冰工况下的晶闸管阀的触发与监测功能。由于该系统对外全是通过光信号来联系,因此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满足系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254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18153.5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T7/00 , G06N3/098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极线脱落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识别方法、设备及系统,其中,所述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工业异常检测图像集和多个换流阀晶闸管的门极线对应的历史图像集;其中,所述工业异常检测图像集包括的图像数量远大于所述历史图像集包括的图像数量,所述历史图像集至少包括:门极线脱落的图像子集和门极线未脱落的图像子集;基于所述工业异常检测图像集和所述历史图像集,采用元学习算法对U‑Net模型进行迭代训练,得到换流阀晶闸管的门极线脱落识别模型。本发明能够提高晶闸管门极线脱落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461593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510064688.0
申请日:2005-04-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1/06
Abstract: 一种可控串联补偿晶闸管电子触发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当中。本发明主要由电压电流混合取能及电源转换回路、电源监视回路、电压检测回路、逻辑回路、触发回路、后备触发回路、光接收回路及光发射回路构成。电压电流混合取能及电源转换回路从一次设备侧取得系统工作所需的电源;逻辑回路协调各部分的工作,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生成晶闸管的触发脉冲和晶闸管的状态信息;后备触发回路在晶闸管阀两端出现过高的电压时,自动触发晶闸管阀,避免晶闸管阀被过高的电压击穿。本发明工作在220kV或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工作可靠、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很好的解决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瓶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14689.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FLRD的双路复用型电流传感器,属于电流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顺序连接的光源模块、光隔离器、第一耦合器、延迟线、第三耦合器、第四耦合器、第二耦合器、光电探测器、相位检测器,其中,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低耦合比的两端互联,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高耦合比两端相连组成第一光纤环路,第三耦合器和第四耦合器低耦合比的两端互联,第三耦合器和第四耦合器高耦合比两端相连组成第二光纤环路;其中,光隔离器与第一耦合器的高耦合比的一端互联,延迟线与第三耦合器的高耦合比的一端互联,第二耦合器高耦合比的一端与第四耦合器低耦合比的一端互联,第二耦合器低耦合比的一端与光电探测器互联。
-
公开(公告)号:CN1130093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91984.3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志远 , 史磊 , 柴斌 , 杜非 , 王广真 , 袁帅 , 郝治国 , 于晓军 , 宋海龙 , 刘若鹏 , 毛春翔 , 雷战斐 , 王豪舟 , 谢伟锋 , 刘舒杨 , 刘钊 , 李昊 , 许渊 , 常文治 , 弓艳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换流阀阻尼表面异常放电源的系统及方法,属于输变电设备状态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异常放电紫外传感阵列单元,所述异常放电紫外传感阵列单元采集换流阀阻尼电容表面放电是的紫外信号,将紫外信号转换为脉冲电压信号;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采集脉冲电压信号,并将脉冲电压信号传输至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接收脉冲电压信号,对脉冲电压信号进行测量,确定换流阀阻尼表面的异常放电源。本发明实现了换流阀阻尼电容表面放电的非介入式监测与定位,避免传统特高频、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接触式测量带来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1673951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235794.9
申请日:2009-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闸管阀触发与监测系统,涉及可重构型静态无功补偿器(SVC)/直流融冰复合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晶闸管阀触发与监测系统,涉及可重构型静态无功补偿器(SVC)/直流融冰复合装置。该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触发部分和监测部分。主要功能是完成可重构装置运行在静态无功补偿器(SVC)或是直流融冰工况下的晶闸管阀的触发与监测功能。由于该系统对外全是通过光信号来联系,因此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满足系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75626.9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互易相位调制的光纤电流互感器及电流检测方法,涉及电气测量技术领域,该光纤电流互感器包括光源、耦合器、起偏器、45°熔接点、第一45°法拉第旋转器、相位调制器、第二45°法拉第旋转器、光纤λ/4波片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且连接,传感光纤环的一端与光纤λ/4波片连接,另一端与反射镜连接;耦合器反射回路的出射端口与光电探测器连接,该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口与锁相放大器的输入端口连接,该锁相放大器的输出端口分别与相位调制器和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本方案无需依赖延迟光纤即可使得到最大的电流灵敏度,从而能够降低光纤电流传感系统的体积、成本和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387885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810224445.2
申请日:2008-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重构型SVC/直流融冰复合装置的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底层、中层和上层的分层分布式结构,包括上级自动化系统、通信管理机、一次设备微机保护单元、前置机、数据采集单元、保护逻辑单元、监控单元、调节单元、开入开出单元、操作执行单元、水冷系统监控和阀基电子设备,该监控系统通过与上级自动化系统进行通讯,自动进行与一次设备连接的相关刀闸的倒换操作,实现SVC和融冰两种工作模式的重构,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确保工作模式与一次设备运行工况的一致性,满足在正常情况下和冬季覆冰情况下的系统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387885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224445.2
申请日:2008-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重构型SVC/直流融冰复合装置的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底层、中层和上层的分层分布式结构,包括上级自动化系统、通信管理机、一次设备微机保护单元、前置机、数据采集单元、保护逻辑单元、监控单元、调节单元、开入开出单元、操作执行单元、水冷系统监控和阀基电子设备,该监控系统通过与上级自动化系统进行通讯,自动进行与一次设备连接的相关刀闸的倒换操作,实现SVC和融冰两种工作模式的重构,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确保工作模式与一次设备运行工况的一致性,满足在正常情况下和冬季覆冰情况下的系统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688088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64688.0
申请日:2005-04-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1/06
Abstract: 一种可控串联补偿晶闸管电子触发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当中。本发明主要由电压电流混合取能及电源转换回路、电源监视回路、电压检测回路、逻辑回路、触发回路、后备触发回路、光接收回路及光发射回路构成。电压电流混合取能及电源转换回路从一次设备侧取得系统工作所需的电源;逻辑回路协调各部分的工作,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生成晶闸管的触发脉冲和晶闸管的状态信息;后备触发回路在晶闸管阀两端出现过高的电压时,自动触发晶闸管阀,避免晶闸管阀被过高的电压击穿。本发明工作在220kV或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工作可靠、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很好的解决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瓶颈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