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5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79710.6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飞洋 , 刘宏春 , 游洲 , 郑杲 , 刘文静 , 刘亚男 , 何正熙 , 韩勇 , 崔怀明 , 许明周 , 何亮 , 刘鎏 , 李国勇 , 周继翔 , 张致强 , 骆攀 , 李朋 , 高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输出的静态棒电源及控制方法,涉及反应堆棒电源系统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交流组件包括两台降压变压器、两个交流开关和一个切换控制器;其中,两台中压降压变压器用于将两路母线电压降压至棒控机柜运行所需的额定电压,通过切换控制器控制两个交流开关通断馈电至棒控机柜,并根据电压、频率、交流开关状态对交流回路进行监测,当交流回路的监测结果为异常时,将供电回路切换至另一路正常的交流回路以对棒控机柜供电;直流组件包括至少一台由一组超级电容、一充电机和一直流开关串联而成的直流储能柜,用于在交流组件切换期间或两路交流回路均发生中断时,向棒控机柜提供直流电能,以保证棒控机柜的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751743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244844.1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H02J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电源系统空载并车方法,包括:(a)运行1号电动发电机组;(b)接通2号电动发电机组的电源,同步装置运行;(c)当同步装置在时间T1内检测出输出电压、频率和相位相同,发出命令使两套电动发电机组并车;如不能同步,断开2号电动发电机组电源;(d)断电后的时间T2内,如同步装置检测出两套电动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频率和相位相同,发出命令使两套电动发电机组并车;如不能同步,重复进行上述步骤。本发明通过增加了在减速过程中的并车过程,提高了空载并车的成功率,避免了频繁起停给电动发电机组和接触器带来较大的损害,确保电源系统可靠稳定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85124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20816.8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K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阀门串级调节方法及调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由控制通道模块发出对多个阀门开度的调节信号;2将控制通道模块发出的调节信号的范围分成m份,依次分配给第n个调节阀接收信号模块;3由第n个调节阀接收信号模块进一步获取第n个调节阀的开度信号范围;4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电缆将各个调节阀的开度信号范围反馈给控制通道模块,进而同时对该多个串级调节阀进行开度和精度调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阀门串级调节系统,包括一个控制通道模块、与控制通道模块线路通过线路连接的调节阀接受信号模块组,调节阀接受信号模块组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电缆连接到控制通道模块上。本发明可以节约成本,并实现阀门开度的整体管理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50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294523.6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供电系统包括:静态棒电源子系统,所述静态棒电源子系统包括:两条并联的冗余电源回路,其中,所述冗余电源回路包括:整流装置、储能柜、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整流装置连接,所述整流装置与所述储能柜连接,所述整流装置用于将380VAC整流为直流电源后,一方面传输给所述储能柜充电,另一方面传输给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线圈;所述储能柜用于在380V交流电源瞬态期间给驱动机构的线圈供电;所述保护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系统进行保护和控制,实现了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供电系统结构和保护简单、效率高、无噪音、振动小、可靠性高、维修性价比高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90132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01405.3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静态电源系统及其储能系统及其供电方法,储能系统包括超级电容电池组,超级电容电池组由多个电容模块串联而成,该超级电容电池组的两极分别连接正、负直流母线;电容模块由多个单体超级电容电池并联而成。本发明采用超级电容电池构建储能系统,在交流电源瞬态期间,储能系统能有效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储能系统具有充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能量转换效率高、快速释放大电流能力强、过程损失小、功率密度高、充电线路简单、设备尺寸小、基本免维护等优点,能有效满足控制棒驱动机构线圈的供电要求,确保核电站稳定和经济地运行,而且满足控制棒驱动机构静态电源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50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94523.6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供电系统包括:静态棒电源子系统,所述静态棒电源子系统包括:两条并联的冗余电源回路,其中,所述冗余电源回路包括:整流装置、储能柜、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整流装置连接,所述整流装置与所述储能柜连接,所述整流装置用于将380VAC整流为直流电源后,一方面传输给所述储能柜充电,另一方面传输给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线圈;所述储能柜用于在380V交流电源瞬态期间给驱动机构的线圈供电;所述保护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系统进行保护和控制,实现了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供电系统结构和保护简单、效率高、无噪音、振动小、可靠性高、维修性价比高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85471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210520851.X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反应堆停堆断路器断开时间性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控制终端控制停堆断路器闭合;2将所述停堆断路器的失压脱扣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分励脱扣器的常闭触点闭合后,控制终端发出检测启动信号,并记录所述发出检测启动信号的时刻T1;3分别对所述停堆断路器的失压脱扣器和分励脱扣器进行检测,并分别获取失压脱扣器和分励脱扣器的检测停止信号的时刻T2和T4;4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获取的时刻T1、时刻T2和时刻T4,进而分别获取失压脱扣器和分励脱扣器的检测结果。本发明采用的停堆断路器分断时间测量方法,能够对断路器进行有效检测,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对停堆断路器的可靠运行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51246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210520816.8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K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阀门串级调节方法及调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由控制通道模块发出对多个阀门开度的调节信号;2将控制通道模块发出的调节信号的范围分成m份,依次分配给第n个调节阀接收信号模块;3由第n个调节阀接收信号模块进一步获取第n个调节阀的开度信号范围;4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电缆将各个调节阀的开度信号范围反馈给控制通道模块,进而同时对该多个串级调节阀进行开度和精度调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阀门串级调节系统,包括一个控制通道模块、与控制通道模块线路通过线路连接的调节阀接受信号模块组,调节阀接受信号模块组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电缆连接到控制通道模块上。本发明可以节约成本,并实现阀门开度的整体管理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1021492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48621.7
申请日:2007-03-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射线无损探伤设备智能控制仪,该控制仪适用于γ射线无损探伤设备和类似设备的控制。本发明由微型终端、微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光电盘、直流力矩电机驱动系统构成,采用微型终端实现人机操作界面,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远程通讯来实现智能化控制,直流力矩电机驱动方式实现噪音小、微颤动、速度均匀和良好驱动性能。本发明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09046.2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整流柜及制作方法、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通过并联多个整流模块并预留备用整流模块,实现当单个整流模块出现故障后自动退出运行;采用由三相PWM整流电路、移相全桥逆变电路和不控整流电路组成的三级整流结构,实现整流和电气隔离;在PWM整流电路和移相全桥逆变电路中采用SiC‑MOSFET开关管完成整流、逆变、电流的正弦化和单位功率因数校正;使用协调控制装置完成信号采集和内外设备通信协调,并通过快速CAN总线连接整流模块和协调控制装置,搭建不依赖于主控装置的控制架构;采用下垂控制策略实现多整流模块间的自动均流控制;整体上增强了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