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6532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54745.7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放射性湿废物的烘干装置及烘干方法,包括:箱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进料门;加热器,设于靠近进风口的箱体内以加热进风口来风;送风通道,具有若干个气孔,设于靠近加热器的箱体内以使加热器来风通过所述若干个气孔进入烘干区域;送料旋转装置,设于烘干区域,用于输送放射性湿废物标准筒并使放射性湿废物标准筒在旋转状态下进行烘干;以及进料管,设于与烘干区域对应的箱体上,用于向放射性湿废物标准筒进料。本发明实施例增强了放射性湿废物标准筒受热的均匀性,同时增大了放射性湿废物标准筒的受热面积,有效增强了烘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385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97235.0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物分拣压缩装置,包括分拣组件、不可压缩废物装载组件和压缩组件,分拣组件具有进料口、可压缩废物出料口和不可压缩废物出料口;不可压缩废物装载组件具有进料口,所述不可压缩废物装载组件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拣组件的不可压缩废物出料口连通;压缩组件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压缩组件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拣组件的可压缩废物出料口连通;本发明通过在分拣组件对不可压缩废物和可压缩废物进行分拣,并将不可压缩废物移动至不可压缩废物装载组件进行转运,将可压缩废物移动至压缩组件内进行压缩后再转运;通过直接采用袋装废物包的形式装载放射性废物,减少了工作环节,减少了设备的使用,省时省力并降低其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638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54092.2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位素生产线放射性废气处理方法和系统,包括:S1.采用第一干燥装置处理放射性废气,监测离开第一干燥装置的废气的第一湿度;S2.将所述废气的第一湿度与湿度预设值比较,若所述废气的第一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预设值,则将第一干燥装置切换为第二干燥装置以实现放射性废气的连续处理,并执行S3;S3.向第一干燥装置内送入热风,并监测离开第一干燥装置的热风的第一湿度;S4.判定热风的第一湿度是否小于湿度预设值,若是,完成再生;若否,继续执行S3。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切换装置在第一干燥装置和第二干燥装置之间切换并对切换下来的干燥装置进行再生处理,从而,在不影响放射性废气处理的同时减少了干燥装置中硅胶的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16133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96092.2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理的水泥固化系统及方法、应用,所述系统包括三轴轨道车、轨道、标尺检测系统、无线控制系统;三轴轨道车包括水平移动系统、竖直升降系统和旋转系统,水平移动系统、竖直升降系统和旋转系统分别包括运动减速机、升降减速机或旋转减速机,通过无线控制系统控制实现三轴轨道车在轨道上移动,以及实现三轴轨道车的升降和旋转;标尺检测系统用于实时检测三轴轨道车在轨道上的位置;无线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标尺检测系统检测到的三轴轨道车的位置信息,根据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开启运动减速机、升降减速机或旋转减速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采用水泥固化线处理放射性废物导致的设备费用高、复杂、适用性不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71966.1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包括进风口、流量监测计、贮存衰变系统、滞留衰变系统、排气系统和用来连接的连接管路,进风口、流量监测计依序设于贮存衰变系统和滞留衰变系统的前端,贮存衰变系统包括压缩机、衰变箱,滞留衰变系统包括前处理装置和滞留装置,衰变箱的出口连接前处理装置的入口端,前处理装置的出口端连接滞留装置的入口端,排气系统连接在滞留装置的后端;流量监测计的出口管路连接滞留装置的入口端;流量监测计的出口管路连接前处理装置的入口端;各连接管路上设有截止阀。本发明结合了加压贮存衰变和活性炭滞留吸附衰变的处理工艺,可适用流量大小不同的前端废气,也适应较小空间的处理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29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525020.6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气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气转运暂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缓冲罐、隔膜压缩机、废气转运管线、送气管线、进料管线、带压排气管线和控制联锁回路,废气转运管线的进气口与缓冲罐的出气口连通,废气转运管线的出气口与隔膜压缩机连通,送气管线的进气口与上游系统的排气口连通,进料管线的进气口与送气管线的出气口连通,进料管线的出气口与缓冲罐的进料口连通,带压排气管线的进气口与送气管线的出气口连通;本发明可以在上游系统排放气压较低时通过隔膜压缩机进行加压,在上游系统排放压力较高时,直接通过安全阀进行排放,满足废气处理工艺段的供气需求,提高转运工艺段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1791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63877.6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系统风量调试方法、调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S1.调节通风系统支风管风口调节阀的开度θ;S2.计算所述支风管风口的风口风量;S3.比较S2计算得到的风口风量与所述支风管风口的额定风量得到允许偏差值;S4.若S2计算得到的风口风量超过或等于允许偏差值的绝对值,则返回S1;若否,则执行S5;S5.获取所述支风管风口处风口风量及调节阀开度θ。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计算得到的风口风量与允许偏差值是否符合预设要求来调节调节阀的开度,可以获取得到一系列满足预设要求的调节阀开度与支风管风口的风口风量的对应值,从而,减少了风量调试过程的辅助工作量,避免风量调试过程的盲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04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23238.8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杨静洁 , 李文钰 , 李振臣 , 林力 , 张永康 , 莫华均 , 陈莉 , 赵乾 , 骆枫 , 马贞钦 , 朱鑫 , 严佳兵 , 杨辉青 , 贾占举 , 范继珩 , 杨兰菊 , 何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军用核设施和民用核设施三废治理及退役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射性工艺设备排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包括:间断运行系统和持续运行系统;间断运行系统的进气组件与间断运行系统的颗粒连接组件之间的管路通过切换蝶阀和持续运行系统的进气组件与持续运行系统的颗粒连接组件之间的管路接通;本发明通过设计两套可独立运行且互不干扰的子系统,其中一个子系统出现故障或需要维护,另一个子系统仍可以继续运行,保证放射性气体持续得到有效处理。并为设备的维修或更换提供了足够的时间,降低了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处理中断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838592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111197235.0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物分拣压缩装置,包括分拣组件、不可压缩废物装载组件和压缩组件,分拣组件具有进料口、可压缩废物出料口和不可压缩废物出料口;不可压缩废物装载组件具有进料口,所述不可压缩废物装载组件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拣组件的不可压缩废物出料口连通;压缩组件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压缩组件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拣组件的可压缩废物出料口连通;本发明通过在分拣组件对不可压缩废物和可压缩废物进行分拣,并将不可压缩废物移动至不可压缩废物装载组件进行转运,将可压缩废物移动至压缩组件内进行压缩后再转运;通过直接采用袋装废物包的形式装载放射性废物,减少了工作环节,减少了设备的使用,省时省力并降低其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09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25363.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浓缩液真空干燥系统,包括干燥箱、水冷热泵机组、冷凝装置、水箱、废物排放出口、真空泵;水冷热泵机组包括加热盘管、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加热盘管位于干燥箱内,加热盘管的出口端连接冷凝器的入口端、冷凝器的冷却剂出口端连接加热盘管的入口端,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压缩机,压缩机的出口端连接冷凝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连接管路上设有膨胀阀,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冷凝装置,冷凝装置的出口连接水箱,水箱的出口连接蒸发器,干燥箱与冷凝装置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真空泵,废物排放出口位于冷凝装置后端。本发明依靠浓缩液与干燥箱内空气压力差排出水分,将蒸发器端产生的冷量带走,增加能量重复利用,减少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