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废液除渣过滤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43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15141.0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液除渣过滤器,包括顶盖、芯体、筒体和挡板;所述筒体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筒体的侧壁设置有入口接管和出口接管,所述入口接管和出口接管的高度不一致;所述顶盖与筒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用于实现筒体的密封;所述芯体可拆卸式设置在筒体内,用于过滤放射性废液;所述挡板设置在芯体和筒体之间,用于将筒体分隔成废液区和净化区;所述废液区与入口接管连通,所述净化区与出口接管连通;所述筒体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芯体采用玻纤滤网过滤。本发明所述放射性废液除渣过滤器能够用于对放射性废液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放射性废液中的活化产物等大部分杂质,降低空间辐射水平。

    一种基于三维扫描的表面污染测量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895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57207.6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扫描的表面污染测量装置和方法,包括旋转平台、三轴机械臂、探测组件、三维成像模块和控制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待检测物品放置于旋转平台,由旋转平台带动待检测物品转动,由三维成像模块对待测量物体进行三维扫描,并实现三维建模,由控制系统根据三维模型计算污染测量路径,并由三轴机械臂带动检测组件根据路径测量污染,同时,旋转平台带动待测量物品根据测量路径配合转动,从而完成对待检测物品的三维扫描及表面污染测量,并将污染面积通过三维模型进行显示,通过系统整合计算,将测量结果通过色差图直接显示在物品模型上,具有自动化、可视化、人员受照剂量少,测量更加准确的优势。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物项吊运空间轨迹规划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6746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0838413.7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物项吊运空间轨迹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从BIM三维场景模型中获取三维核设施厂房的场景数据,同时获取物项吊运相关参数;S2:对获取的场景数据及物项吊运相关参数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栅格化的场景参数;S3:根据栅格化的场景参数,物项吊运过程中,进行障碍物数据预处理,得到障碍物栅格矩阵;S4:根据所述障碍物栅格矩阵,采用三维物项吊运空间轨迹A*方法进行物项的吊运空间轨迹规划,得到物项吊运空间轨迹规划结果并输出。本发明解决了当下缺乏物项吊运三维空间轨迹规划方法的困境,有利于提高大型物项吊运作业工艺设计效率,有利于较小物项吊运发生碰撞的风险。

    一种核设施金属管道切割拆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340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987111.6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设施金属管道切割拆除装置及方法,切割拆除装置,包括动力部件、传动部件、进给部件、支撑部件和切割部件;支撑部件包括外支撑管;传动部件包括长轴,长轴同轴设置在外支撑管内侧,长轴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切割部件连接;动力部件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进给部件包括进给轴,进给轴同轴设置在长轴内侧,进给轴一端伸出长轴与操作机构连接,另一端伸入切割部件内部且设置有楔形螺母;切割部件包括支撑滚筒,支撑滚筒一端与长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端盖,支撑滚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可沿着支撑滚筒径向伸缩的刀具,所述刀具在楔形螺母的作用下伸出支撑滚筒。本发明解决了核设施金属管道拆除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基于共享模式的便携式个人剂量监测系统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1631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46799.1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享模式的便携式个人剂量监测系统及装置,该系统采用EPD的半插入存放形式,实现了高度系统化和集成化,在共享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EPD的自动化收发和数据管理,同时兼具便携性和可扩展性,可满足临时监测场合的监测需求;该系统的使用可优化EPD的使用管理,简化使用人员的操作流程,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自动化读取,可降低监测过程的出错概率,并提高监测效率和设备使用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共享模式的便携式个人剂量监测系统及装置,基于共享模式,提高检测系统使用率,同时兼具便携性和可扩展性,满足临时特殊监测场合下的外照射个人监测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