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巡检安全帽的施工现场巡检方法、设备与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33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78368.2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基于智能巡检安全帽的施工现场巡检方法、设备与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对于第一施工现场抽帧图像序列中的第一施工现场抽帧图像,执行以下第一生成步骤:响应于确定第一施工现场抽帧图像为待进行对象检测的图像,对第一施工现场抽帧图像进行对象检测,以生成第一对象检测信息;响应于确定第一对象检测信息表征检测到目标告警对象,生成目标告警对象对应的选取时间段;获取与选取时间段相对应的施工现场抽帧图像序列;生成对应第二施工现场抽帧图像序列的报警信息。该实施方式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方便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任务协调,提供紧急救援功能,保障了工人安全,提示了作业质量。

    一种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持终端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27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491196.X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采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持终端。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持终端包括手持本体、手柄、传动机构、锁块、座体,手持本体包括水平壳体和竖直壳体,水平壳体内装配有通信连接的扫描模块和物联网模块,竖直壳体内安装有为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池模块;锁块移动装配在竖直壳体外,锁块与手柄之间铰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用于驱动锁块上下运动,锁块内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挡块,挡块与安装槽的槽底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挡块的左端一体成型有向上延伸的挡止凸起;座体上设有支撑杆、与竖直壳体插接适配的插槽,支撑杆的顶面为朝向竖直壳体倾斜的引导斜面。本发明结构简单,放置稳定,不易损坏。

    基于BIM与AI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8845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10018.6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与AI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基础层、存储层、分析层、应用层;所述基础层为存储层提供基础数据信息,存储层存储基础层的数据信息,分析层调用存储层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处理结果传输至应用层,应用层对分析层的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分类展示;首先构建施工现场BIM模型,并对施工现场BIM模型进行模型轻量化以减小模型网络传输压力,其次结合视频监控系统采集的视频监控图像,基于TensorRF深度学习平台,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生成安全预警信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BIM与AI结合不充分、没有实现可度量的安全预警模型、BIM模型的网络传输占用带宽资源多、传输速度慢的问题。

    基于区块链的施工质量追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6275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1001547.X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施工质量追溯系统,解决了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使用过程追溯难、信息不完整、数据不真实的问题。本发明充分利用区块链的质量数据唯一、信息公开透明、因不可篡改而具有的真实特性,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可信的全程工程质量查询渠道,以施工质量标准数据链的质量节点为对比,保证了录入的施工质量报告数据链的完整性,不会发生遗漏,进而保证了追溯出的数据结果的完整性、真实性。同时任意获得查询权限的用户通过施工质量报告服务系统进行质量查询时,可以通过施工质量关联链直接同时调出施工质量标准数据链和施工质量报告数据链上的任意时间节点、时间段、施工部位的质量信息,使得对工程质量信息进行追溯时更为容易。

    BIM构件与施工任务关联关系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499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490572.3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IM构件与施工任务关联关系的建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一种BIM构件与施工任务关联关系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BIM模型中自动提取空间结构、构件群组结构和可替换构件结构;S2、从BIM模型中自动提取空间结构与构件群组以及子构件群组之间的关联关系;S3、为每个施工任务设置关联的空间结构元素和构件群组元素;S4、以子构件群组为单元对施工任务关联的子构件群组进行计算,再以子构件群组对应的构件数量进行计算;S5、当进度计划更新时,依次调用S3、S4,完成施工任务与子构件群组的重新关联;当BIM模型更新时,通过可替换构件结构对子构件群组进行更新,再次调用S4,完成施工任务与子构建群组的重新关联。

    一种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4497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487027.0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浮锚杆施工方法,采用改装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机作为锚杆机,将在端部套上活瓣式桩尖的套管通过振动方式沉入土中,在成孔的过程中,有效的将地下水及泥沙层隔离在管壁外侧,从而避免了塌孔及地下水的影响;然后用吊钩在套管内吊入锚杆钢筋,然后边灌注注浆材料边振动拔管,利用拔管时振动使注浆材料振捣密实,同时采用多次灌注浆料,并且加压注浆的方式注入浆料,保证了锚杆的成孔质量及砂浆强度;之后,通过锚杆自带注浆管进行二次加压注浆。本发明在降低成本,缩短工期、节省材料、提高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环保卫生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种强弱电箱预制混凝土配块施工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135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01087.0

    申请日:2019-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强弱电箱预制混凝土配块施工工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统计强弱电箱尺寸、确定模具制作尺寸、模具的设计与加工、模具拼装、放置钢筋网片、浇筑振捣混凝土、模具拆除、预制混凝土配块养护与使用、电器件放在预制混凝土配块中并连线。本发明无须对墙体进行剔凿、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和粉尘污染,无须考虑预留孔洞问题,无须使用电箱;提高了施工效率、提升了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砌体结构免抹灰的施工要求;可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节约剔凿用水和用电;该工法能达到节约材料、保护环境的目的,具有成型效果好、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基于BIM+3D激光扫描技术的复杂深基坑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8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07830.6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IM+3D激光扫描技术的复杂深基坑监测系统及方法,监测系统包括3D激光扫描系统、BIM系统和监测系统;3D激光扫描系统和BIM系统分别与监测系统相连接;所述3D激光扫描系统包括3D激光扫描仪,用于获取真实的深基坑的点云模型;BIM系统包括图纸导入单元,用于读取深基坑的图纸信息,获得深基坑的三维BIM模型;所述监测系统用于对现场的深基坑进行实时远程监控,监测系统包括云平台系统与预警系统;所述云平台系统均与3D激光扫描系统、BIM系统相连接、预警系统相连接。本发明采用优化的BIM系统和3D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建模,又利用了web平台实现模型的可视化功能,实现了复杂深基坑的实时监测及远程监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