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4233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608301.0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铍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材料及冶金领域,解决了铍铝合金耐腐蚀性较差的问题;包括限定质量百分比的成分:Be、Ni、Mg、Ag、Si、Sr、Zr、Cr、Sc、SiC、石墨烯,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将含有以上元素的金属熔融,并加入球磨后的碳化硅、石墨烯和铝粉,混合后经过扒渣、精炼、变质、除气处理,最后浇注得到铸锭;再将铸锭经过均匀化处理和人工时效处理;本发明显著降低了铍铝合金的密度和力学性能,同时有效的增强了铍铝合金基体的强度和耐腐蚀性,本发明所述的高性能铍铝合金可应用于电子封装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568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130950.2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22C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W-Cu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解决Mo-W-Cu合金存在致密度低、合金颗粒粒径大、抗拉强度弱等不足。本发明Mo-W-Cu合金的制备方法如下:1)原料混粉:取一定质量分数的钼粉、钨粉和铜粉球磨制得原料粉;2)机械制粉:向球磨罐中加入不锈钢球和乙醇,球磨制得复合粉末;3)压型:将复合粉末放入橡胶包套中,冷等静压压制成压型坯体;4)烧结:将压型坯体放入烧结炉制得Mo-W-Cu液相烧结体;5)热挤压:将Mo-W-Cu液相烧结体加热并进行热挤压变形加工,制成Mo-W-Cu合金。本发明具有烧结温度低,晶粒细,组织结构理想,材料致密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5554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204086.4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70‑TiC增强高品质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材料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较差、耐腐蚀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所述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Cr:18%~22%,Ni:8%~12%,N:1%~1.5%,TiC:3%~5%,C70:0.3%~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将Cr粉、Ni粉、氮化铬铁粉、TiC、C70和铁粉进行球磨后,再冷压制块、热压烧结,在经过反复升温降温变形处理得到;本发明所制得的超细组织不锈钢,具有高硬度、高塑韧性、高耐磨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可以运用在塑料注射成型工业和食品工业等特殊环境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507065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10061689.9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现有技术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不适用于在高温下使用的像汽轮机类零件。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组分与体积百分比为:碳纤维:30~35%,铜:6~8%,镍:57~64%。工艺步骤为:碳纤维预处理,电沉积铜、清洗、中和,电沉积镍,成型电沉积镍,坯料清洗、烘干,裁剪坯料放入模具,真空热压,随炉冷却。本发明利用三步电沉积方法制备的Cf/Ni复合材料,不仅能够满足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叶片使用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高弹性模量、低密度、高熔点、抗蠕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391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09305.5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防腐涂层及其制备和涂覆方法,属于橡胶材料改性技术领域;涂层原料包括:石墨烯粉末、石英石粉末、α-硅灰石、多孔金属铝粉末、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铈、其余为橡胶;是将粉末状原料球磨后加到熔化的橡胶中得到涂层,并将球磨后的混合粉末加入到融化的橡胶中混合得到涂层,涂覆是将纤维网通过粘合剂包覆在金属表面后,将涂层喷射堆积在金属表面;本发明提高了橡胶的抗拉强度和定伸强度,以及耐摩擦和伸长率等性能,改善金属材料应力腐蚀的发生,保证涂层在金属表面不会出现因为老化剥落等现象,该方法相对于纳米注塑其设计方法简单且成本较低,对于大范围的工程用钢和结构用钢的耐腐蚀性能具有良好的改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94698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3805.9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22C49/00 , C22C47/00 , C22C101/10
Abstract: 碳纤维增强锡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解决目前采用碳纤维和基体金属锡制造复合材料的工艺,会造成碳纤维和基体不连续,不能充分发挥碳纤维增强作用的问题。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组分与体积百分比为:碳纤维:30~35%,锡:65~70%。工艺步骤为:碳纤维预处理,电沉积锡、清洗、中和,电沉积锡,成型电沉积锡,坯料清洗、烘干,裁剪坯料放入模具,真空热压,随炉冷却。本发明利用三步电沉积法制备的Cf/Sn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抗腐蚀、抗蠕变、抗咬合、耐疲劳和变形小的优点,可为轴瓦或其它耐磨用材提供更多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568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30950.2
申请日:2011-05-1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22C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W-Cu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解决Mo-W-Cu合金存在致密度低、合金颗粒粒径大、抗拉强度弱等不足。本发明Mo-W-Cu合金的制备方法如下:1)原料混粉:取一定质量分数的钼粉、钨粉和铜粉球磨制得原料粉;2)机械制粉:向球磨罐中加入不锈钢球和乙醇,球磨制得复合粉末;3)压型:将复合粉末放入橡胶包套中,冷等静压压制成压型坯体;4)烧结:将压型坯体放入烧结炉制得Mo-W-Cu液相烧结体;5)热挤压:将Mo-W-Cu液相烧结体加热并进行热挤压变形加工,制成Mo-W-Cu合金。本发明具有烧结温度低,晶粒细,组织结构理想,材料致密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958196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048327.1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铜复合材料高温构件的快速制作方法。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可以从三维CAD模型直接制得具有特殊性能要求、形状复杂的金属原型件,再经后处理工艺,可得到满足特殊要求的金属件。在国内,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采用金属粉末材料激光烧结快速成形高温构件的研究,国内外尚无成熟的工艺。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1)难熔合金粉末包覆;(2)激光烧结成形;(3)脱脂及预烧结;(4)高温烧结;(5)熔渗。本发明可及时修改设计方案,完善产品设计,以响应市场的需要,从而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研制成本,实现柔性生产,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35554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204086.4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70-TiC增强高品质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材料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较差、耐腐蚀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所述不锈钢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Cr:18%~22%,Ni:8%~12%,N:1%~1.5%,TiC:3%~5%,C70:0.3%~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将Cr粉、Ni粉、氮化铬铁粉、TiC、C70和铁粉进行球磨后,再冷压制块、热压烧结,在经过反复升温降温变形处理得到;本发明所制得的超细组织不锈钢,具有高硬度、高塑韧性、高耐磨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可以运用在塑料注射成型工业和食品工业等特殊环境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516856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102220.0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棉纤维水分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模块,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容抗式传感器,数据调理电路模块,其特点是:还有数据采集卡、及上位计算机;信号发生器输出线连接并作用于电容传感器,同时将电容、温度、极板间距离测量三者输出信号接到数据调理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再将经数据调理电路模块放大处理的信号接到并输入数据采集卡,由数据采集卡采集数据调理后的信号,并传送到上位计算机中,由上位计算机软件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并实时地计算与显示出棉纤维的含水率。计算机为外接上位计算机,同时安装了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它提高计算棉纤维含水率的精度,同时利用虚拟仪器平台提高了实时处理性能,并可以进一步使得棉纤维水分检测实现远程在线控制和数据共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