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8751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1507881.0
申请日:2018-12-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优化运行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min‑max‑min两阶段三层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利用列约束生成算法(CCG)对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求解,确定最恶劣场景下的慢动作设备的操作状态;步骤2)基于灰色预测的短期预测数据,设定目标函数,结合系统运行约束条件及确定的慢动作设备的操作状态,建立短时间尺度下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模型;步骤3):基于灰色预测的超短期预测数据,综合考虑可调可控设备的操作次数和操作时间的限制,设定目标函数,结合系统运行约束条件及确定的慢动作设备的操作状态,建立超短时间尺度下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模型,对于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的地区能够很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8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30837.0
申请日:2023-09-21
申请人: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8 , H02J7/00 , H01M8/04537 , H01M8/0499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虚拟惯量构网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对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进行检测;根据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按照预设算法计算燃料电池最大功率输出点对应的临界电流值;判断燃料电池输出电流是否大于临界电流值;当燃料电池输出电流小于或等于临界电流值时,对燃料电池的输出先采用恒定直流侧电压控制进行DC/DC变换,再采用虚拟同步控制进行DC/AC变换;当燃料电池输出电流大于临界电流值时,对燃料电池的输出先采用临界电流限流控制进行DC/DC变换,再采用基于直流侧电压反馈的虚拟同步控制进行DC/AC变换。本发明可靠稳定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8675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1027059.1
申请日:2020-09-25
申请人: 东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柔性负荷储能化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可转移负荷储能化模型:结合可转移负荷用电行为可从电价较高的时刻转移到电价较低的时刻,但其用电行为仍会发生且总用电量保持不变的特性,建立储能化模型;S2、建立可中断负荷储能化模型:结合电锅炉作为可中断负荷的运行特性,建立储能化模型;S3、建立可削减负荷储能化模型:通过根据用户舒适度范围将传统可削减负荷曲线转换为一个温度区间,将可削减负荷由固定值转换为柔性值,从而建立储能化模型。本发明充分发掘冷热电负荷参与需求响应潜力,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过程中表现出较好模型复用性和快速收敛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99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701019.9
申请日:2021-06-21
申请人: 东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0)构建针对电容器组、光伏逆变器、储能装置多种调压装置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模型;步骤20)将控制变量分配给多个智能体,将电压控制问题转换成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步骤30)采用基于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解该MDP过程,其中针对离散调压装置特性对该算法进行改进;步骤40)训练并执行多智能体以实现多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从优化配电网电压控制的角度,建立了多时间尺度控制系统,并提出了基于的算法同时处理连续和离散调压装置以控制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3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533226.8
申请日:2021-05-17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13/04 , G06F11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拓扑匹配和参数估计的配电网支路老化评估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拓扑匹配阶段,考虑配电网中所有开关的全部开闭状态生成备选拓扑结构集,基于各开关支路上电压幅值曲线的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在备选拓扑结构集中确定最佳匹配拓扑结构;其次,在参数估计阶段,利用基于老化特性的固定步长迭代算法,并结合特殊牛顿迭代算法,估计最佳匹配拓扑结构的支路参数实际值;最后,在支路老化评估阶段,通过比较支路参数的估计值与理论铭牌值之间的偏差,评估各支路的老化程度。本发明评估方法实现了配电网支路的老化程度评估,识别了严重老化支路的具体位置,为供电企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降损改造方案提供了指导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0862944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294782.2
申请日:2018-03-30
申请人: 东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储能动态损耗的交直流混合微网鲁棒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获取储能测试参数,构造双线性形式的储能动态损耗模型;步骤20)对步骤10)构造的储能动态损耗模型开展线性化处理;步骤30)获取各设备的运行成本系数和运行限值,建立交直流混合微网的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步骤40)求解鲁棒优化调度问题:利用嵌套式列约束生成算法求解鲁棒优化问题,获得交直流混合微网的鲁棒协调运行方式。该方法计及交直流混合微网中的储能动态损耗特性,能够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网的鲁棒优化调度,在准确计算储能损耗成本基础上提高储能运行的经济效益,为制定交直流混合微网的运行计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3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29350.3
申请日:2023-09-01
申请人: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动静态混合分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配电网当前时刻所有光伏出力和配电网的有功功率负载,计算配电网有功功率比例系数;基于配电网的有功功率比例系数选择不同分区策略;计算不同分区策略下配电网节点的耦合程度,基于配电网节点的耦合程度对配电网进行区域划分,得到配电网初始分区策略;将节点数小于预设值的子区域与相邻子区域合并。本方案考虑了光伏的周期性,在分区调整时只需要对部分子区域进行合并或是对子区域的边界进行调整,为配电网的分区自治提供了更合理的分区方案,减少了分区自治时的电压偏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71829.6
申请日:2023-05-19
申请人: 东南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00 , G06F18/241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06 , G06N3/04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标签分类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属于配电网拓扑辨识领域。该辨识方法将配电网拓扑识别转换为多标签分类问题,拓扑辨识模型输出与配电网联络开关一一对应,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搭建多标签分类器,通过捕捉配电网电压量测与联络开关状态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实现配电网拓扑的在线准确辨识。本发明所述方法利用离线训练、在线辨识的数据驱动思想,通过历史断面电压量测数据训练多标签分类器,在样本丰富度不足的情况下有效地识别出了联络开关状态,为拓扑辨识技术提供更准确的识别方法,并满足了现场运营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1626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0274717.0
申请日:2020-04-09
申请人: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偏凸损失函数的光伏区间预测方法,属于计算、推算或计数的技术领域。使用极限学习机作为预测区间上下限的基础预测模型。基于提出的有偏凸损失函数构建区间预测模型的训练优化目标,对提出的区间预测模型训练可看作一个双层优化问题。在上层问题中,通过评估不同候选超参数下构建的区间预测性能确定上下限预测模型的最佳组合;在下层优化问题中,给定有偏损失函数的超参数,通过凸优化方法训练预测区间上下限预测模型。本申请实现了光伏出力区间的快速预测,克服了启发式算法直接优化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15529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185925.3
申请日:2020-03-17
申请人: 东南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7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场景生成的技术线损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方法,所述方法首先确定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构建技术线损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接着采用多场景生成技术生成负荷及风光出力场景;然后,基于生成的负荷及风光出力场景,随机变动技术线损影响因素数据,生成技术线损影响因素样本数据集,其次,基于技术线损影响因素样本数据集,利用神经网络建立技术线损影响因素计算模型;最后,构建技术线损影响因素分析场景,分析不同技术线损影响因素分析场景下的技术线损变动程度,从而得出对技术线损影响程度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协同因素。本发明实现了对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便于对电网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节能降损措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