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致血液系统异常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8084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86577.0

    申请日:2020-10-12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Q1/6883 C12N15/1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苯致血液系统异常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为了对预防血液系统异常检测标志物的补充,现提出如下方案,一种苯致血液系统异常miRNA标志物,所述miRNA标志物包括let‑7e‑5p,所述let‑7e‑5p的序列为:UGAGGUAGGAGGUUGUAUAGUU,一种苯致血液系统异常miRNA标志物的用途,包括用于制备检测血液系统异常的检测试剂。本发明首次发现外周血白细胞中let‑7e‑5p可作为预防苯暴露血液系统异常的生物标志物,并结合检测试剂应用于预防苯致血液系统异常的检测,有操作简便,伤害性小的特点,可以提高苯暴露致血液系统异常人群筛选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制备提纯灵菌红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1981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110201993.5

    申请日:2011-07-19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P17/16 C07D207/44 C12R1/4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提纯灵菌红素的方法,该方法是用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marcescens)生产菌株,经粘质沙雷氏菌母种发酵培养,提取红色代谢产物并浓缩得到灵菌红素粗品;然后对灵菌红素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法进行纯化,再通过真空低温冷冻干燥获得灵菌红素高纯品。该方法制备的高纯品产品纯度为≥98%,而且生产方法高效,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旋转蒸发而回收循环利用。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球形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58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0810235077.1

    申请日:2008-11-07

    申请人: 东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球形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制备过程中先配制壳聚糖醋酸溶液,再在壳聚糖醋酸溶液中加入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制备悬浮液,羟基磷灰石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6~1):(1~5)。制备好的悬浮液从加料口加入储料罐,通过控制储料罐中的压力使其从导液管均匀流出,滴入保温容器内的冷凝液中冷凝,形成球形颗粒。冷凝后的球形颗粒先进行冷冻干燥,再用2.5%的戊二醛溶液交联处理,最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得到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球形多孔颗粒材料。这种球形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在组织修复和药物缓释中得到应用。

    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61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810235067.8

    申请日:2008-11-07

    申请人: 东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均一分布颗粒直径的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制备的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在颗粒本体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这种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粘附的组织液的流动;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球形多孔颗粒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不需要筛分处理即可得到具有相同粒径的颗粒材料因为根据本方法制备的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的粒径均一性好,而相同粒径的球形颗粒材料,充填后颗粒间空隙率最大,所以本发明的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充填后有利于组织液的流动和细胞的迁移生长。

    明胶-壳聚糖-β-磷酸三钙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59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810235065.9

    申请日:2008-11-07

    申请人: 东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明胶-壳聚糖-β-磷酸三钙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时,先按比例称取明胶和壳聚糖并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溶解于醋酸中得到溶液。再在明胶-壳聚糖溶液中加入β-纳米磷酸三钙粉末制备悬浮液。制备好的溶液从加料口(1)加入储料罐(4),通过控制储料罐(2)中的压力使溶液从导液管(6)均匀流出,滴入保温容器(8)内的冷凝液(7)中冷凝,形成球形颗粒。冷凝后的球形颗粒先进行冷冻干燥,再用2.5%的戊二醛溶液交联处理,最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得到明胶—壳聚糖-β-磷酸三钙球形多孔颗粒材料。这种球形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在组织修复和药物缓释中得到应用。

    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教学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22450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08805.7

    申请日:2011-01-17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9B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教学辅助装置,包括可复位机械装置、三维位移传感器组、信号处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复位机械装置由刮宫手术器械驱动在模拟宫腔内移动刮宫;所述三维位移传感器组为可变电位器组,分别位于模拟宫腔内X轴、Y轴、Z轴上,通过各方向上电位器阻值的变化反应手术器械在模拟宫腔内移动刮宫的空间三维位置;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三维位移传感器组采集的手术器械的空间三维位置信息;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将经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息传输给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手术器械的空间三维位置信息在显示装置软件界面上显示手术器械移动的轨迹及刮宫力的大小。本发明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教学辅助装置能使学生通过模拟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掌握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技术;本发明亦可做为人工流产操作的教学平台,教师可通过此平台训练和考核学生的人工流产手术操作。

    超声协同臭氧陈藻及藻类残体原位无害化处置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0451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17692.9

    申请日:2010-10-22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C02F11/00 C02F11/06

    摘要: 一种超声协同臭氧陈藻及藻类残体原位无害化处置装置及方法,应用超声与臭氧的协同作用清除陈藻及藻类残体,净化水环境。该装置由超声辐射器阵列(1)、带μm级臭氧喷头的臭氧发生器(13)和处理反应器(挡水板)(6)组成。工作流程概述为:所述超声辐射器阵列(1)位于藻泥/藻浆泵入区域(2),经超声辐射器阵列(1)辐射出的超声波(12)对其中的蓝藻作用实现藻/水分离,上清液经超声协同臭氧(13)处理,达到去污、脱色、减量、除味效果后可达标排放,即实现陈藻及藻类残体原位无害化处置清除陈藻及藻类残体的目的。

    船载式超声协同臭氧处理湖泛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3601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16965.8

    申请日:2010-10-22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C02F1/36 C02F1/78

    摘要: 一种船载式超声协同臭氧处理湖泛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具有含湖泛藻水引流通道的双体船(1)、超声协同臭氧处理阵列(2)等及其他配备设备组成。超声协同臭氧处理阵列(2)位于湖泛含藻水引流通道的双体船(1)的湖泛含藻水引流通道(3)内;超声协同臭氧处理阵列(2)中的μm级臭氧对湖泛含藻水引流通道(3)内水体中的蓝藻湖泛污染物(4)作用,并在船推动螺旋桨器(5)的作用下排出,达到清除蓝藻湖泛污染物(4)的目的。

    自带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源的蓝藻浓度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43677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73631.2

    申请日:2010-09-07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7/60 H01M8/16

    CPC分类号: Y02E60/5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源的蓝藻浓度监测系统,包括蓝藻微生物燃料电池(1)、蓝藻浓度信号处理模块(2)和直流-直流变换电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藻微生物燃料电池(1)向蓝藻浓度信号处理模块(2)提供蓝藻浓度信号VS;所述蓝藻微生物燃料电池(1)并联连接直流-直流变换电路(3),通过直流-直流变换电路(3)将蓝藻微生物燃料电池(1)产生的电压VIN升压后作为蓝藻浓度信号处理模块(2)的工作电源电压VOUT。该系统进行蓝藻浓度监测时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及时读取、无需外备电源、无需添加化学物质、不依赖阳光、对环境无不利影响。

    一种用于水源地取水的超声除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2498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13582.0

    申请日:2009-11-06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C02F1/36

    摘要: 用于水源地取水口的超声除藻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源地水体中蓝藻超声除藻系统,应用于因富营养化致藻类大量繁殖造成环境水体污染的处理,属利用超声空化技术安全、经济的去除水源地水体中蓝藻的环保技术领域。用于该除藻方法的超声除藻装置包括顺序排列的入水区域(4)、超声发射器阵列(1)、沉降池(2)、取水区域(3),各部分之间由挡水墙(6)分开;其中,超声发射器阵列(1)位于入水区域(4)的出水口与沉降池(2)的进水口之间,对流经超声发射器阵列(1)的水进行处理,经超声发射器阵列(1)辐射出的超声波(12)对水体中漂浮的蓝藻作用,使其漂浮能力丧失并在沉降池(2)中经过沉降,使得水厂取水区域(3)水体中无蓝藻存在,达到清除蓝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