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0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1507.0
申请日:2024-08-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K11/65 , C01B32/15 , A01N59/00 , A61K33/44 , A01P1/00 , A01P3/00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1/02 , B82Y5/00 , B82Y20/00 , B82Y30/00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菌来源的抗菌蓝色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碳点以间座壳菌的提取物为原料加热合成荧光碳点,本发明以内生菌YSP3的天然产物提取物为原料,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蓝色荧光碳点Du‑CDs,该Du‑CDs的平均粒径为13.9nm,带正电荷。本发明制备的Du‑CDs能高效杀死细菌和真菌,具有广谱抗菌性能。本发明提供了相较于真菌天然提取物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和伤口愈合能力、良好生物安全性的碳点,开发了具有良好荧光的新型抗菌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20632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95539.1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酮化合物sorbicillinoids作为水溶性光敏剂的应用,sorbicillinoids能够在微量紫外光催化下产生大量单线态氧,有效杀死革兰氏阳性菌。本发明将真菌次级代谢产物sorbicillinoids作为新型可溶性光敏剂,实现无毒剂量紫外线辅助的光动抗菌,用于灭活革兰氏阳性菌的方法,解决了现有光敏剂水溶性差,以及紫外光在光动力抗菌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此外sorbicillinoids具有水溶性好,制备方法简单,生物安全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3537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054101.5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3/44 , A01N59/00 , A23L3/3454 , A23V2002/00 , C12N1/20 , A23V220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荧光量子点在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中的应用,所述碳荧光量子点具有优异的抗生物膜活性,同时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为食品、医药用品以及食品、医药加工环境中有效杀灭大肠杆菌生物膜提供了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41856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418240.7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与纳米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膜成像上的应用。以植物乳杆菌发酵液为原料,利用水热反应一步制备出碳量子点。该碳量子点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绿色环保且易于实现。所制备碳量子点量子产率可达12%,具有较强的光稳定性、良好的水溶性等优点,并可用于生物膜微生物成像。相比于已商业化的生物膜微生物染料,该碳量子点的生物膜微生物成像过程,具有无需避光、孵育时间短、免清洗、可长时间成像观察和不破坏生物膜的优势,并且可同时进行红色和绿色双通道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02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24307.4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碳点mPD‑CDs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荧光碳点mPD‑CDs是间苯二胺(mPD)由一步水热碳化制备的。该荧光碳点可成功地用于动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的免清洗多色细胞成像,具有高度的光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时,该荧光碳点还有可以实现环境或生物体内多种离子的快速荧光检测。此外,由于荧光碳点mPD‑CD多色成像的特点,可以与其他不同激发波长的荧光染料共同使用,进一步拓宽了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102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0024825.0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及微生物发酵领域,公开了一株在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碳源诱导下高产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基因工程菌SEU‑7,其分类命名为Trichoderma reesei,菌株号SEU‑7,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492,保藏日期为2016年9月18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在不同碳源诱导下生产纤维素酶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高产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基因工程菌,其在可溶性碳源和非可溶性碳源的诱导下,均表现出极高的产纤维素酶的能力。同时,本发明所产纤维素酶液表现出了比Rut‑C30的纤维素酶液更好的糖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25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41691.3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实时、动态观察纤维素酶时空定位和分泌的里氏木霉重组荧光菌株,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领域,以里氏木霉RUT-C30为出发菌株成功构建了里氏木霉工程菌株RBGL、RCBH和RCMC,分别表达红色荧光蛋白DsRed标记的纤维素酶BGL、CBH和CMC;本发明首次以直观、动态方式可视化了活体里氏木霉中纤维素酶的时空分布和分泌情况,为揭示里氏木霉中纤维素酶的分泌途径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荧光结果表明,重组菌株中BGL、CBH和CMC定位于真菌整个菌丝体中,并在液泡和细胞膜、细胞壁积累。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16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25113.0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P19/04 , C02F1/28 , C12R1/25 , C02F101/22 , C02F101/20 , C02F101/30 , C02F101/36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25 , C02F1/285 , C02F2101/20 , C02F2101/22 , C02F2101/308 , C02F2101/36 , C02F2101/38 , C02F2101/40 , C12P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胞外多糖的植物乳杆菌,其分类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号为LCC‑605,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491,保藏日期为2016年9月18号。与现有菌株相比,本发明的植物乳杆菌LCC‑605所产胞外多糖首次发现能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且吸附重金属与亚甲基蓝能力最强,对亚甲基蓝、Pb2+、Cd2+和Cu2+的吸附量分别为3029mg/g、1513mg/g、2097mg/g和2987mg/g,可用于生物修复以治理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染料污染,具有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5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62947.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里氏木霉辅助人工混菌液体发酵产甲烷方法。本发明以沼渣、碱处理玉米秸秆、猪尿液为底物进行液体发酵产甲烷试验,并且对上述液体体系的活性炭、吐温‑80及锰离子含量进行优化。同时,基于最优液体发酵产甲烷体系,再向其加入里氏木霉RUT‑C30以构建一种能够提升甲烷制备效率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02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224307.4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碳点mPD‑CDs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荧光碳点mPD‑CDs是间苯二胺(mPD)由一步水热碳化制备的。该荧光碳点可成功地用于动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的免清洗多色细胞成像,具有高度的光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时,该荧光碳点还有可以实现环境或生物体内多种离子的快速荧光检测。此外,由于荧光碳点mPD‑CD多色成像的特点,可以与其他不同激发波长的荧光染料共同使用,进一步拓宽了使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