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4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65933.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倒装结构红光micro‑LED及其光学优化方法,具体结构包括:在倒装结构红光micro‑LED的顶部设计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通过控制DBR的层数和每层材料的折射率及厚度,实现对特定波长红光的反射增强,同时与位于底部的Ag金属反射镜共同构成谐振腔,有效增强红光micro‑LED在垂直方向的出光;在micro‑LED的侧壁设置Ag金属反射镜,以减少光线在侧壁的损失,并抑制像素之间的光串扰问题。本发明通过谐振腔的增强效应和侧壁反射镜的减损作用,实现了对micro‑LED出光效率及光学性能的双重提升,适用于各种需要高亮度、高对比度和低串扰的micro‑LED显示和照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289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63216.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IPC: H04N13/128 , H04N13/139 , H04N13/156 , H04N13/194 , H04N13/1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硬件兼容性实现高分辨率超宽视角三维显示的视频图像传输格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场景的三维模型或光场信息,并进一步获得场景的多个视点正交RGBD图像;2)对获得的深度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并将RGB图像和包含深度信息的图像进行排序,形成一个图像集合;3)将集合中所有图像的相同行像素信息重新排列,并存储在图像数据的几行中进行传输,确保硬件设备能够在有限存储带宽内高效读取所有视点的相同行像素数据。本发明适配现有主流的视屏压缩编码,大幅提升了视频数据的传输效率,并有效满足了高分辨率、超宽视角三维显示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6448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678756.6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眩光测试仪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其包括:利用光谱辐射亮度计测量眩光源和背景光亮度值,使用几何测量仪器测量空间位置量值,根据不同眩光值的原理计算眩光值,通过对比校准的方式实现对眩光测试仪的校准。本发明的眩光源和背景光覆盖古斯位置指数表和整个视场空间的范围,通过调节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分别控制眩光源亮度和背景光亮度,测量出两者的亮度值和几何位置参数,可以实现不同场景下眩光值的模拟。本发明对眩光测试仪器的研发和升级,以及眩光测试值的量值溯源和统一具有重要支撑,同时对提升照明设计质量,保护人们视觉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307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04968.6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立讯精密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材料领域,本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薄膜的上转换材料发光强度增强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玻璃极片上,通过真空蒸发技术镀上一层银膜,在热台上加热后,采用金纳米棒溶液进行喷涂,得到金银复合膜,再使用旋涂法在金银复合膜上均匀涂覆一层NaGdF4:Er3+/Yb3+纳米晶体。该方法减小了复合薄膜的工作温度,并通过贵金属的等离子共振效应有效增强了上转换材料的发光强度,复合薄膜型的结构也有利于例如太阳能板等实际工程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93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66225.X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区背光液晶显示器光晕的测量方法及系统,搭建暗室环境和光晕测量装置,测量暗室环境下Mini‑LED区域背光显示器显示图片时显示亮度分布情况,确定亮度分布数据,从一维方向上对Mini‑LED区域背光显示器某一行或某一列像素的光晕亮度变化趋势进行单一提取分析并绘制背光显示器光晕亮度分布情况效果图。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帮助分区背光显示器设计开发人员有效评估显示器的光晕水平,根据光晕的亮度值和宽度来主要作为评价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开发和质量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光晕指标测量,帮助显示设备制造商优化改善分区背光显示器的光晕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04696.6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 东南大学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ni‑LED显示屏动态光晕自动捕捉方法及系统,包括用于控制高速相机和光晕捕捉的客户端主机和用于控制创建测试白盒动画的服务器端主机,客户端主机与服务器段主机通过局域网实现同步控制。客户端主机发送自动捕捉命令的同时将测试白盒的属性发送给服务器端并记录时间戳t1,收到服务器端白盒创建完成的回应后记录时间戳t2。基于时间戳进行时间补偿,最终延时时间达到后自动进行光晕捕捉,此时测试白盒刚好点亮预期像素点区域,从而实现被测显示屏的任意像素点点亮及对应动态光晕的自动捕捉。本发明可对被测显示屏指定像素区域进行点亮并实现毫秒级的动态光晕自动捕捉,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捕捉,提高了动态光晕的捕捉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96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40505.6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对迭代FGSM反取证攻击鲁棒的像素级定位取证方法,构建像素级定位取证模型,该模型由特征提取模块、多尺度模块、解码器模块三部分组成;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图像的RGB色彩特征和SRM噪声特征,在提取出的RGB色彩特征后使用多尺度模块,该模块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密集特征设计,让模型在更大的感受野下提取多尺度特征。解码器模块由基于残差块的上采样单元组成,其中每个单元都使用了注意力机制SCSE层。解码器模块与特征提取模块的对应部分使用跳跃连接相连,解码器模块输出预测的取证定位掩码。像素级定位取证模型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取得了较好的取证效果,且在基于迭代FGSM的反取证攻击下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96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50111.8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息波导显示设备亮度自适应调节系统及方法,目的是让全息波导显示设备可根据环境的光照来自动的调节微像源的亮度。包括五个功能模块:计算机控制模块、驱动调节模块、微像源显示模块、光波导传输模块以及环境光采集模块。视频信号由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块提供,再通过所述驱动调节模块来控制传输,而后点亮所述微像源显示模块,所述微像源显示模块的光信息再经由所述光波导传输模块最后传输到人眼,完成显示。所述环境光采集模块负责采集环境的照度信息传输给所述驱动调节模块来改变所述微像源显示模块的亮度。同时,为了所述驱动调节模块能够准确地根据照度信息来改变亮度,需要做一个“显示亮度‑环境照度”对应关系标定的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857352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810330486.3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T15/00 , G06T15/04 , G06T17/20 , G06T19/20 , G06F3/0487 , G06F3/048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UDA并行计算框架的实时交互式裸眼3D显示方法,通过读取CT序列图像,设置绘制阈值,利用MarchingCube算法生成表面三角面片数据;根据使用场景设置视点个数、虚拟摄像机位,生成单角度渲染场景;利用OpenInventor开源库,分别针对每个不同视点的场景,实施场景渲染;实现CUDA并行化像素融合算法;实现交互接口。该方法能够针对医用三维CT数据进行立体绘制。本发明基于CUDA并行计算框架,实现了实时交互式自由立体显示,能够根据用户的指令,对显示目标数据进行平移、旋转、缩放等操作,并能够完成实时渲染绘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56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40981.6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复用衍射波导大视场角度成像系统及方法,所述成像系统顺序包括像源、偏振组件、准直系统、波导结构,所述成像方法利用偏振体全息液晶光栅的偏振选择性,实现偏振复用方法下的视场角度大幅扩展,利用偏振体全息液晶光栅的叠层复合结构,设置光栅分量的空间周期和光栅矢量方向,配合像源偏振设置,将不同偏振态的视场光束以不同方向耦合导入波导介质,并最终耦合导出波导实现视场的重新叠加实现视场范围的大幅扩大,本发明可应用于近眼显示领域,实现大视场、高效率的图像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