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4303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190476.2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7 , C02F1/72 , B09C1/08 , G06N3/08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污染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工艺的修复效果预测建模方法,包括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污染场地的详细调查情况;步骤二、确定污染场地原位化学氧化工艺,明确相关参数范围;步骤三、使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修复工艺的效果主要影响因子;步骤四、用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不同独立参数的响应,得到不同试验条件的试验组合;步骤五、以模拟样品为基础,开展实验室小试试验,等技术特征。本发明方法更加简便、对操作人员数理知识要求较低,且以数据作为依托,以统计学原理作为支撑,着重解决了由于地下复杂环境所带来的模型不确定性问题和数理计算困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037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84261.3
申请日:2021-02-08
IPC: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目前高海拔地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存在曝气时间过长,脱氮除磷效果不佳和运行能耗过高等问题。常见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如AAO和CASS等工艺都对溶解氧(DO)有较高的要求。本发明采用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系统,在以厌氧/好氧方式运行的SNDPR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厌氧/好氧时间配比,使得反应器能够在好氧阶段DO为0.5‑1.5mg/L,即能够在高海拔地区低压低氧的环境下稳定运行。本方法不仅能使反应器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同时也增强了系统对内碳源的储存,缩短了好氧曝气时间,合理配制了SNDPR系统的厌氧/好氧时间,节省了运行能耗,与高海拔地区现有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相比,采用本方法运行的反应器更为节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03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08671.9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化沉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沉积物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得到沉积物样品;2)将沉积物样品与海藻酸钠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备用混合液;3)将备用混合液匀速加入至氯化钙溶液中,交联形成固定化沉积物。该固定化沉积物的密度为2.1~2.5g/cm3,固定化沉积物表面孔径为5nm~200nm,表面积为180~250cm2,其具有优良的固持能力,可持续释放沉积物中的污染物质。该固定化沉积物应用于全沉积物和土壤毒性测试,测试过程不会限制藻类的生长,且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确定藻类的密度,该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灵敏。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03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90476.2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1/72 , B09C1/08 , G06N3/08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污染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工艺的修复效果预测建模方法,包括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污染场地的详细调查情况;步骤二、确定污染场地原位化学氧化工艺,明确相关参数范围;步骤三、使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修复工艺的效果主要影响因子;步骤四、用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不同独立参数的响应,得到不同试验条件的试验组合;步骤五、以模拟样品为基础,开展实验室小试试验,等技术特征。本发明方法更加简便、对操作人员数理知识要求较低,且以数据作为依托,以统计学原理作为支撑,着重解决了由于地下复杂环境所带来的模型不确定性问题和数理计算困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32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55257.0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大型溞的全沉积物毒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沉积物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得到沉积物样品;2)沉积物样品去毒,得到原位空白沉积物样品,并用其稀释对应的沉积物样品,得到多组等质量、但沉积物样品浓度不同的混合样品;3)将混合样品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制成多组备用混合液;4)将多组备用混合液分别匀速加入至多组氯化钙溶液中,交联形成固定化全沉积物,润洗后移入含有大型溞的标准稀释水中,持续培养并定期记录大型溞的死亡个数;5)根据大型溞的生物效应和沉积物的被稀释比例计算沉积物的致死中浓度LC50,判断沉积物毒性等级。该利用大型溞测定全沉积物毒性的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灵敏。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30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18578.3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毒性评价的藻类培养的均匀光照装置,包括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内部设置在有自动控温系统;所述培养箱本体内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网板层;所述网板层为下层网板和上层网板平行设置构成的内空腔的结构网层,所述网板层的上层网板上表面均匀排布设置若干与培养箱本体垂直的合金横杆,所述网板层内部的下层网板上均匀排布设置若干条状光源,所述条状光源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与合金横杆对应。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毒性评价的藻类培养的均匀光照装置,控制藻类急性毒性中的光照条件,使处于培养箱中的培养物接受同等强度的有效光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99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854356.1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土壤中类异戊二烯醌的提取分离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脂溶性物质提取组件、萃取剂浓缩组件和洗脱剂分离组件。通过脂溶性物质提取组件,先将土壤、萃取剂和脱水剂通过进料口倒入腔体中,在通过电机带动叶轮研磨土壤,将腔体内的脂溶性物质转移到萃取剂中;通过设置第一泵,使得萃取剂经过第一输液管提升至萃取剂浓缩组件中,接着通过萃取剂浓缩组件浓缩萃取液中的有机物,最后打开电磁阀的电源,使得第二输液管中的提取液通过第二泵提升进入到洗脱剂分离组件中进行进一步分离和洗脱。在本发明的提取分离下,可以萃取全部土壤中的类异戊二烯醌,并且减少极性杂质的干扰,增加实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23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205389.2
申请日:2019-11-29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针对现阶段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溶解氧未合理控制导致脱氮除磷效果差的问题,本方法采用厌氧/好氧SBR反应器,通过优化控制曝气流量,使反应器内溶解氧(DO)浓度在0mg/L~2.5mg/L,保障反应器在低压低氧环境下稳定运行,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本方法使厌氧/好氧SBR反应器在运行中降低了系统对溶解氧的需求,且通过优化控制曝气流量,实现溶解氧浓度的合理控制,与纯氧曝气、高压曝气及长时间高功率的曝气方式相比,本方法更为科学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302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218578.3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毒性评价的藻类培养的均匀光照装置,包括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内部设置在有自动控温系统;所述培养箱本体内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网板层;所述网板层为下层网板和上层网板平行设置构成的内空腔的结构网层,所述网板层的上层网板上表面均匀排布设置若干与培养箱本体垂直的合金横杆,所述网板层内部的下层网板上均匀排布设置若干条状光源,所述条状光源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与合金横杆对应。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毒性评价的藻类培养的均匀光照装置,控制藻类急性毒性中的光照条件,使处于培养箱中的培养物接受同等强度的有效光源。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3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38117.7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7/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飞行时间质谱鉴别蓝藻细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待鉴别蓝藻细胞样品进行前处理;(2)将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滴入样品板上,再滴入基质溶液,室内风干;(3)将步骤(2)得到的样品板放入飞行时间质谱测定仪进行测定,以核糖体蛋白质作为生物标识物,测定出的图谱与所选择的特征核糖体蛋白理论峰值进行比对后实现对蓝藻种类的鉴别。用本新发明方法,可以快速、简便、直接地测定蓝藻细胞,并进行分类鉴别,结果准确,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测定程序可以标准化,最终实现蓝藻鉴别的在线、程序化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