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环路热管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60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12048.2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环路热管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储液罐、温度控制单元、第一电磁阀、工质泵、蒸发器入口预热器、燃料电池堆、第二电磁阀、冷凝器以及冷凝器出口预热器,其中,温度控制单元设置在储液罐上,用于对储液罐内的液体工质的温度进行调节,燃料电池堆具有液体工质通道,储液罐的出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蒸发器入口预热器连接后,与液体工质通道的进口连接,液体工质通道的出口通过第二电磁阀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与冷凝器出口预热器连接后,与储液罐的进口连接,工质泵用于提供液体工质流动的动力。巧妙利用了两相态换热能力强的特点,提高了冷却效率。

    一种纳米流体微通道光伏光热一体化蒸发器/集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9494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1472533.1

    申请日:2020-12-15

    Inventor: 张涛 陈思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微通道光伏光热一体化蒸发器/集热器,其主要由玻璃盖板、纳米流体及其流道、微通道、光伏电池、保温材料层、边框所组成。本发明将微通道与基于光谱分频的纳米流体‑PV/T集热器结合;将微通道浸入纳米流体中,置于两块光伏电池正中间,可精简集热器的传热热阻及结构,并保证低遮挡。微通道与纳米流体流道尺寸匹配,传热速率高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无论自然循环还是强迫循环下都可保证流道内的换热效果。同时可根据应用需求,能同时作为集热器(微通道内为单相工质)及蒸发器(微通道内为两相工质)使用。

    一种纳米流体微通道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949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72532.7

    申请日:2020-12-15

    Inventor: 张涛 陈思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微通道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其包括,由太阳能热泵子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子系统以及二者共用组件蒸发器,其中:太阳能热泵子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储水箱、冷凝盘管、节流阀及其连接管道;太阳能光伏发电子系统包括蒸发器、控制器、蓄电池及其连接线路;与现有技术相比,微通道的引入使得纳米流体的吸热与热泵的蒸发冷却有机结合,使纳米流体在流道内形成自然对流,无需额外增设动力循环系统;微通道直接浸入纳米流体中,置于PV层压上方,可精简NF‑PV/T蒸发器的结构及传热热阻,同时微通道尺寸很小,可保证低遮挡;蒸发器内微通道的尺寸与封闭纳米流体流道的厚度匹配,可保证流道内的换热效果。

    一种纳米流体微通道光伏光热一体化蒸发器/集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9494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72533.1

    申请日:2020-12-15

    Inventor: 张涛 陈思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微通道光伏光热一体化蒸发器/集热器,其主要由玻璃盖板、纳米流体及其流道、微通道、光伏电池、保温材料层、边框所组成。本发明将微通道与基于光谱分频的纳米流体‑PV/T集热器结合;将微通道浸入纳米流体中,置于两块光伏电池正中间,可精简集热器的传热热阻及结构,并保证低遮挡。微通道与纳米流体流道尺寸匹配,传热速率高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无论自然循环还是强迫循环下都可保证流道内的换热效果。同时可根据应用需求,能同时作为集热器(微通道内为单相工质)及蒸发器(微通道内为两相工质)使用。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法的中压配电网参数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13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57793.4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法的中压配电网参数辨识方法,通过量测装置获取配电网节点电压幅值、注入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已知配电网拓扑的情况下,根据量测节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利用Dijkstra算法从末节点前向推导得到配电网首节点的总功率;再其次利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从首节点后向推导,得到配电网中的每条支路的支路功率;通过得到的支路功率,利用电压损耗计算公式和线性回归算法得到近似的参数辨识结果;最后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状态方程与量测方程,将采样得到的sigma点集代入状态方程与量测方程,求解卡尔曼增益系数,更新状态向量,迭代得到精确的配电网参数辨识结果。本发明方法辨识精度高,为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支撑。

    一种脱除烟气中氯代甲烷和汞的复合脱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988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24979.6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脱除烟气中氯代甲烷和汞的复合脱除装置,该复合脱除装置由进气端至出气端依次分为进气区、脱除区和出气区;脱除区内包括设有紫外灯和吸附板的一级脱除区以及设有喷雾器和水槽的二级脱除区;吸附板设有若干间隔排布的栅条,形成气流通道;栅条表面涂覆有光催化剂;紫外灯设置于吸附板侧边,紫外灯的照射范围覆盖吸附板;喷雾器设置于吸附板下游,水槽设置于喷雾器的喷雾路径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复合脱除重金属汞与氯代甲烷的缺陷,实现了燃煤烟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汞重金属污染物以及氯代甲烷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处理,从而避免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威胁。

    一种酸性电镀铜添加剂及其应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703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01853.7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电镀铜添加剂及其应用,所使用的新型添加剂为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其在电镀铜过程中主要起到整平作用。电镀铜溶液包括加速剂、抑制剂和整平剂。其中加速剂为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抑制剂为聚乙二醇‑6000(PEG‑6000),整平剂为所述的新型电镀铜添加剂。本发明使用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作为电镀铜盲孔整平剂可以很大程度的缩短电镀时间,对于不同深宽比的盲孔皆可实现完美填充。使用新型添加剂电镀可获得无缝隙和空洞的盲孔电镀铜填充,且镀层表面光亮平整,无空洞和夹缝的产生,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太阳能光热光伏复合式集热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425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66358.5

    申请日:2022-09-01

    Inventor: 王柳雅 张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热光伏复合式集热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端部加厚且为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用于放置支撑设备,所述底座加厚一端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吸收光热光伏的太阳能管;防护集热装置;本发明中,通过防护集热装置的设置,实现在光热效率不高的环境时,集热板紧贴太阳能管的侧壁,将太阳能管的侧壁进行包裹防护,减少太阳能管受到外界损伤,以及灰尘杂质附着的情况,减少能量逸散,当环境内光热效率提高时,在气囊受热膨胀的同时,集热板将会两侧张开,通过集热板内部设置的集热镀层,对接收的光热能量进行折射集中,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使得设备在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集热效率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聚光型PV/T换热器、聚光型PV/T热泵系统及其热泵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1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28868.0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光型PV/T换热器、聚光型PV/T热泵系统及其热泵运行方法,包括接入蓄电池的光伏组件以及位于光伏组件外周且沿光伏组件的正面向上延伸的聚光单元,其中,光伏组件的背面通过吸热板与微通道换热单元的表面A导热连接,且微通道换热单元的表面B与空气换热单元导热连接;微通道换热单元设有用于制冷工质流通的工质流道,工质流道接入外部热泵系统,使得聚光型PV/T换热器选择性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太阳能辐射的热流密度、单位面积太阳能发电转化效率以及吸收利用率,且在应用时能够实现综合利用太阳能以及空气源,在夜间没有太阳辐照时也可以单独从空气中获取热量,实现全天持续制热;还可根据制冷需要实现制冷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