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29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2328.0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任大峰 , 张菲茜 , 张慧芳 , 盛旭婷 , 袁舒梦 , 潘宗成 , 王培培 , 门启明 , 张超 , 刘畅 , 巢孟科 , 肖茂磊 , 行如意 , 杨星 , 张梦龙 , 张伟 , 史志龙 , 丁志伟 , 曹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管式换热器,包括芯筒,芯筒的两端对称式设有前端和后端,芯筒的周侧环绕式布置有若干换热管束集,换热管束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端和后端,前端与芯筒之间、后端与芯筒之间分别设有折空区,换热管束集的两端分别于折空区内进行弯折。本发明技术方案:1、实现每区单独形成热交换布局,且各层之间管束数量相同,无法各区均布时通过交错分区实现各区总数量相差最大为1,保证了各区基本相同的换热能力;2、通过设置折空区及内层管束、中间管束折弯设计,实现取消管箍的固定方式,避免使用管箍带来的扰流及失效等问题;3、换热管的折弯为立体空间结构或无直段的连续性过渡,后折的弯会因为延展性影响先折弯的形变数据,采取划分折弯区,通过模拟变形及试验校正对折弯区一次成型,解决了换热管形状记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25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40214.4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六自由度摇摆装置摇摆台试验件固定工装及安装方法,固定工装包括支承平台以及至少两个可调安装组件,支承平台一端与试验台架相连接;每一可调安装组件沿支承平台的竖向具有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试验件的底端以及第一安装端均可拆卸安装于支承平台的另一端,第二安装端与试验件的顶端相连接;可调安装组件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之间的间距可调,以安装不同高度的试验件。本申请可调安装组件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距离可调,如此可以适配安装不同的试验件,适应性更广,且试验件顶部和底部均被可调安装组件相固定,由此试验件与支承平台之间的安装强度得以提升,有效提高了试验件紧固性能以及试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180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74949.3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能装置用隔热部件,它包括金属合金隔热壳体,在金属合金隔热壳体内布设有至少一层具有低导热特性的陶瓷隔热板,金属合金隔热壳体之间的接口通过焊接或者法兰密封,金属合金隔热壳体与陶瓷隔热板形成金属合金包覆陶瓷的夹心隔热结构;利用金属合金的耐高温、耐腐蚀和耐压等特性以及陶瓷的低导热率、紧密型和优良的力学性能,两种材料之间在堆内压力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隔热效果,避免在事故条件下(金属包壳出现裂缝或破损)隔热功能丧失的风险,在苛刻的工况下稳定长期运行;提高了耐压能力,增加隔热部件整体结构的强度,降低机械加工和装配成本,减轻重量,还降低了隔热层因应力应变过大的风险;明显减小隔热层的厚度,从而减小隔热部件的尺寸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921300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523177.9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B05B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1/3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流式喷雾器,包括喷雾器壳体和旋水芯;所述喷雾器壳体设有内腔;所述旋水芯安装在所述喷雾器壳体的内腔的上部;所述旋水芯设有多个螺旋槽流道。本发明提供的旋流式喷雾器,流量大、压差小,结构简单可靠,综合喷雾性能好,用于将冷却水雾化,适用于CAP1400压水堆核电厂的稳压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287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98673.3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01M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型管束热交换器抗震试验装置,包括:地震试验台;支撑架组件;所述支撑架组件设置在所述地震支撑台上,用于支撑C型管束热交换器;支撑壳体组件;所述支撑壳体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组件上,用于将C型管束热交换器和所述支撑架组件连接在一起;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设置在所述地震试验台上,位于所述支撑架组件的一侧;所述框架组件和所述支撑架组件配合,对C型管束热交换器支撑。本发明提供一种C型管束热交换器抗震试验装置,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可直接用于CAP系列以及300MWe等不同堆型、不同材料的C型管束热交换器及其特殊的支撑条支撑形式的抗震性能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6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3027.0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5B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雾设备,适于安装在稳压器或波动箱的冷却液入口处,喷雾设备包括:筒体,筒体的上端具有进液口,筒体的下端具有出液口,筒体内部包括旋流区域、混合区域和收缩区域;外嵌旋水芯,外嵌旋水芯设置在筒体的旋流区域内,外嵌旋水芯包括中空的分割筒和多个外嵌螺旋叶片,多个外嵌螺旋叶片位于分割桶靠近进液口一端的外表面上;内嵌旋水芯,内嵌旋水芯设置在分割筒内远离进液口的一端,内嵌旋水芯包括支撑柱和多个内嵌螺旋叶片,多个内嵌螺旋叶片位于支撑柱的外表面上;其中,冷却液适于通过多个外嵌螺旋叶片进入混合区域,和/或通过分割桶和多个内嵌螺旋叶片进入混合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71614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22229.2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95 , B05B3/085 , B22F3/1055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材制造的核电站稳压器喷雾器旋水芯,其包括:旋水芯主体,其为圆柱状;及旋水分流板,其沿所述旋水芯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包括至少两个螺旋叶片;其中相邻的所述螺旋叶片围成螺旋槽流道,且所述增材制造的核电站稳压器喷雾器旋水芯经配置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进行增材制造。本发明提供的增材制造的核电站稳压器喷雾器旋水芯,设有多个螺旋槽流道,为不锈钢增材制造一体式结构,并且这种新型的旋水芯结构简单可靠、制造工艺简单、材料利用高、制造周期短、制造成本低,能够实现流量大、压差小的设计要求,综合喷雾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694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122236.2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改性的核电站稳压器喷雾器旋水芯,其包括:旋水芯主体,其为圆柱状;及旋水分流板,其沿所述旋水芯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包括至少两个螺旋叶片;其中相邻的所述螺旋叶片围成螺旋槽流道,且所述表面改性的核电站稳压器喷雾器旋水芯经配置以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本发明提供的表面改性的核电站稳压器喷雾器旋水芯,在采用不锈钢制造成形后进行表面非金属离子渗入处理,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且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够有效提高喷雾器的寿命和运行可靠性,并且这种提高旋水芯耐磨耐腐蚀耐疲劳性的表面改性技术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09705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319404.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加热罐、电加热套、换热管、水箱、排气管道和第一加水管道。所述换热管具有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竖直段设置于所述水箱中,两水平段从水箱的同一侧穿出后分别与所述加热罐的顶部和底部相连,从而形成回路;所述电加热套套设在所述加热罐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水平段相连;所述第一加水管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水平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管内和管外壁,以及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管内热电偶、管外壁热电偶和水箱热电偶。本发明能够完全模拟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运行过程,且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9705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19404.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加热罐、电加热套、换热管、水箱、排气管道和第一加水管道。所述换热管具有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竖直段设置于所述水箱中,两水平段从水箱的同一侧穿出后分别与所述加热罐的顶部和底部相连,从而形成回路;所述电加热套套设在所述加热罐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水平段相连;所述第一加水管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水平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管内和管外壁,以及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管内热电偶、管外壁热电偶和水箱热电偶。本发明能够完全模拟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运行过程,且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