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2688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710039900.7

    申请日:2007-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叶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制备竹叶提取液粉;b.制备绿茶提取液粉;c.配料、造粒;d.真空干燥、压片成型。本发明分别将竹叶、绿茶经清洗、细胞破壁微细化粉碎为30-50μm细度的浆体,再经乙醇浸提、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真空充氮包装制成竹叶粉和绿茶粉,再与碳酸氢钠及碳酸氢钾、酸味剂、甜味剂、麦芽糊精、硬酯酸镁、蔗糖粉和乙醇溶液均匀混合,经两步法造粒、真空干燥后压片成型,单片或多片包装。与采用一般的复方配制茶相比,本发明更多的保存了竹叶和绿茶的功能成分,且速溶性和吸收性能好,食用非常方便。

    竹叶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40643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39901.1

    申请日:2007-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叶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制备竹叶提取液粉;b.制备绿茶提取液粉;c.配料、造粒;d.真空干燥、压片成型。本发明分别将竹叶、绿茶经清洗、细胞破壁微细化粉碎为30-50μm细度的浆体,再经乙醇浸提、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真空充氮包装制成竹叶粉和绿茶粉,再与碳酸氢钠及碳酸氢钾、酸味剂、甜味剂、麦芽糊精、硬酯酸镁、蔗糖粉和乙醇溶液均匀混合,经两步法造粒、真空干燥后压片成型,单片或多片包装。与采用一般的复方配制茶相比,本发明更多的保存了竹叶和绿茶的功能成分,且速溶性和吸收性能好,食用非常方便。

    竹叶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2688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710039900.7

    申请日:2007-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叶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制备竹叶提取液粉;b.制备绿茶提取液粉;c.配料、造粒;d.真空干燥、压片成型。本发明分别将竹叶、绿茶经清洗、细胞破壁微细化粉碎为30-50μm细度的浆体,再经乙醇浸提、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真空充氮包装制成竹叶粉和绿茶粉,再与碳酸氢钠及碳酸氢钾、酸味剂、甜味剂、麦芽糊精、硬酯酸镁、蔗糖粉和乙醇溶液均匀混合,经两步法造粒、真空干燥后压片成型,单片或多片包装。与采用一般的复方配制茶相比,本发明更多的保存了竹叶和绿茶的功能成分,且速溶性和吸收性能好,食用非常方便。

    竹叶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40643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710039901.1

    申请日:2007-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叶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制备竹叶提取液粉;b.制备绿茶提取液粉;c.配料、造粒;d.真空干燥、压片成型。本发明分别将竹叶、绿茶经清洗、细胞破壁微细化粉碎为30-50μm细度的浆体,再经乙醇浸提、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真空充氮包装制成竹叶粉和绿茶粉,再与碳酸氢钠及碳酸氢钾、酸味剂、甜味剂、麦芽糊精、硬酯酸镁、蔗糖粉和乙醇溶液均匀混合,经两步法造粒、真空干燥后压片成型,单片或多片包装。与采用一般的复方配制茶相比,本发明更多的保存了竹叶和绿茶的功能成分,且速溶性和吸收性能好,食用非常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