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道树种植方法及树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8133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266046.7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道树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欲栽种行道树的地方开挖树穴;b、在树穴的底部铺上配方土和青石粒的混合物以形成底层,其中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2:8;c、在底层的上部布置栽植装置并铺上配方土和青石粒的混合物以形成中间层,并在中间层预留用于将行道树种植于其中的种植坑,其中所述栽植装置位于中间层内,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5:5;d、将欲栽种的行道树种入所述种植坑中并用体积比为5:5的土和青石粒的混合物填实;e、在中间层的上部铺上青石粒以形成上层。本发明还提供了适于上述种植方法的树穴结构,其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和对水肥的吸收,能够为行道树提供与其匹配的生长环境。

    一种适于银杏的栽植系统及栽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870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0218443.3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银杏的栽植系统和栽植方法,该栽植系统包括:树穴:及栽植基质,所述栽植基质包括:生长层,所述生长层由体积比为(5‑8):5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形成,并预留有用于银杏种植于其中的种植坑,所述生长层的质量含水量为25‑40%;以及养护装置,设置于所述生长层,所述养护装置为中空柱状件,所述中空柱状件中填充有适于银杏生长的营养液和壤土的混合物。在栽植系统的生长层中布置中空柱状件实现了前期加入的营养液可以慢慢渗出,也便于后期注入各种营养液和药剂,大大降低了银杏养护的人工和机械成本,并且也增加了栽植系统的载荷。

    一种适于广玉兰的栽植系统及栽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8699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0217920.4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广玉兰的栽植系统和栽植方法,该栽植系统包括树穴及栽植基质,该栽植基质包括:下层,位于所述树穴的底部,所述下层由体积比为(1‑2):9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形成;中间层,位于所述下层的上部,所述中间层由体积比为(4‑5):5的配方土和填充颗粒的混合物形成,并预留有用于广玉兰种植于其中的种植坑,所述中间层的质量含水量为65‑75%;以及上层,位于所述中间层的上部,所述上层由填充颗粒形成。栽植基质的3层结构,具有适宜的孔隙度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对水肥的吸收,能够为广玉兰提供与其匹配的生长环境。

    一种行道树种植方法及树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8133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66046.7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道树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欲栽种行道树的地方开挖树穴;b、在树穴的底部铺上配方土和青石粒的混合物以形成底层,其中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2:8;c、在底层的上部布置栽植装置并铺上配方土和青石粒的混合物以形成中间层,并在中间层预留用于将行道树种植于其中的种植坑,其中所述栽植装置位于中间层内,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5:5;d、将欲栽种的行道树种入所述种植坑中并用体积比为5:5的土和青石粒的混合物填实;e、在中间层的上部铺上青石粒以形成上层。本发明还提供了适于上述种植方法的树穴结构,其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和对水肥的吸收,能够为行道树提供与其匹配的生长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