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绕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791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25329.7

    申请日:2011-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12 H02K3/18 H02K15/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槽满率的提高和小型化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将卷绕m层,在规定的位置处折回,层叠在m层上而向回卷绕m+1层的绕线设为1组,在各齿部之间进行过渡的同时,在绕线区域中一组一组地逐渐卷绕绕线,如果在第1绕线(20A)的n层处超过边界面(16)或者与第2绕线(20B)的距离达到最小绝缘距离(D),则将该位置设为折回位置,将n+1层向回卷绕至根部后,向第2齿部(10B)过渡,如果在第2绕线(20B)的n层处超过边界面(16)或者与第1绕线(20A)的距离达到最小绝缘距离,则将该位置设为折回位置并向回卷绕,将该卷绕动作反复进行大于或等于1组后,向第1齿部(10A)过渡,在最终层以第1绕线与第2绕线(20B)匝数一致的方式,对匝数进行调整而卷绕。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绕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70856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180067591.9

    申请日:2011-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12 H02K3/18 H02K15/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槽满率的提高和小型化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将卷绕m层,在规定的位置处折回,层叠在m层上而向回卷绕m+1层的绕线设为1组,在各齿部之间进行过渡的同时,在绕线区域中一组一组地逐渐卷绕绕线,如果在第1绕线(20A)的n层处超过边界面(16)或者与第2绕线(20B)的距离达到最小绝缘距离(D),则将该位置设为折回位置,将n+1层向回卷绕至根部后,向第2齿部(10B)过渡,如果在第2绕线(20B)的n层处超过边界面(16)或者与第1绕线(20A)的距离达到最小绝缘距离,则将该位置设为折回位置并向回卷绕,将该卷绕动作反复进行大于或等于1组后,向第1齿部(10A)过渡,在最终层以第1绕线与第2绕线(20B)匝数一致的方式,对匝数进行调整而卷绕。

    线性马达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36287C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03110636.6

    申请日:2003-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 H02K1/18

    Abstract: 提供高可靠易组装的线性马达。它包括:定子(21),此定子具有于定子轭铁(22)上沿马达驱动方向按预定间隔设置而极性交替相异的多个永磁铁(23、24),以及可动件(29),此可动件具有沿马达驱动方向配置的多个磁极齿件(25)和卷绕到各磁极齿件(25)上的线圈(28);各磁极齿件(25)的轭铁部(25c)的背侧上形成缺口(25a),缺口经此多个轭铁部(25c)准直排成槽状凹部(26),通过将连接部件(27)配合到此槽状凹部(26)中而将多个磁极齿件(25)连成整体。

    线性马达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29052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610059779.X

    申请日:2003-04-18

    Abstract: 一种线性马达,包括:定子,此定子具有沿上述马达驱动方向延伸的定子轭铁和于此定子轭铁上沿上述马达驱动方向按预定间隔设置而极性交替相异的多个永磁铁;可动件,此可动件与上述定子的永磁铁分隔预定间隙配置,具有沿上述马达驱动方向顺次设置的多个磁极齿件和卷绕到上述各磁极齿件上的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磁极齿件由沿与上述马达驱动方向正交方向排列的多个单位磁极齿件组成,而上述排列的各多个单位磁极齿件在一起于其周围通过卷绕上述线圈而成为整体。

    旋转电机的定子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87915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10025329.7

    申请日:2011-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槽满率的提高和小型化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将卷绕m层,在规定的位置处折回,层叠在m层上而向回卷绕m+1层的绕线设为1组,在各齿部之间进行过渡的同时,在绕线区域中一组一组地逐渐卷绕绕线,如果在第1绕线(20A)的n层处超过边界面(16)或者与第2绕线(20B)的距离达到最小绝缘距离(D),则将该位置设为折回位置,将n+1层向回卷绕至根部后,向第2齿部(10B)过渡,如果在第2绕线(20B)的n层处超过边界面(16)或者与第1绕线(20A)的距离达到最小绝缘距离,则将该位置设为折回位置并向回卷绕,将该卷绕动作反复进行大于或等于1组后,向第1齿部(10A)过渡,在最终层以第1绕线与第2绕线(20B)匝数一致的方式,对匝数进行调整而卷绕。

    直线电动机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00461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003814.2

    申请日:2007-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线电动机,该直线电动机可在单侧式直线电动机和双侧式直线电动机共用磁极齿,同时,可由磁极齿的滑动容易地连接相邻磁极齿。磁极齿(31)具有第1磁极齿(311)和第2磁极齿(312),第1磁极齿(311)具有一对第1铁心部件和第2铁心部件,该一对第1铁心部件和第2铁心部件具有不同高度尺寸的磁轭部和相同高度尺寸的齿部;在一侧对齐各齿部地层叠第1和第2铁心部件,在另一侧对齐各齿部地层叠与上述层叠的第1和第2铁心部件成对的第1和第2铁心部件,使高度尺寸不同的磁轭部相互接触地连接两侧的第1和第2铁心部件,将第1磁极齿(311)的配合部配合到第2磁极齿(312)的接合部。

    直线电动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3425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106458.5

    申请日:2007-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线电动机,该直线电动机可在单侧式直线电动机和双侧式直线电动机共用磁极齿,同时,可由磁极齿的滑动容易地连接相邻磁极齿。磁极齿(31)具有第1磁极齿(311)和第2磁极齿(312),第1磁极齿(311)具有一对第1铁心部件和第2铁心部件,该一对第1铁心部件和第2铁心部件具有不同高度尺寸的磁轭部和相同高度尺寸的齿部;在一侧对齐各齿部地层叠第1和第2铁心部件,在另一侧对齐各齿部地层叠与上述层叠的第1和第2铁心部件成对的第1和第2铁心部件,使高度尺寸不同的磁轭部相互接触地连接两侧的第1和第2铁心部件,将第1磁极齿(311)的配合部配合到第2磁极齿(312)的接合部。

    线性马达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53925A

    公开(公告)日:2003-11-05

    申请号:CN03110636.6

    申请日:2003-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 H02K1/18

    Abstract: 提供高可靠易组装的线性马达。它包括:定子(21),此定子具有于定子轭铁(22)上沿马达驱动方向按预定间隔设置而极性交替相异的多个永磁铁(23、24),以及可动件(29),此可动件具有沿马达驱动方向配置的多个磁极齿件(25)和卷绕到各磁极齿件(25)上的线圈(28);各磁极齿件(25)的轭铁部(25c)的背侧上形成缺口(25a),缺口经此多个轭铁部(25c)准直排成槽状凹部(26),通过将连接部件(27)配合到此槽状凹部(26)中而将多个磁极齿件(25)连成整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