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送风机、空调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43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80102954.1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离心送风机具备:叶轮,其具有主板、环状的侧板、以及多个叶片,多个叶片的一端与主板连接,另一端与侧板连接,且多个叶片在以主板的假想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以及涡壳,其具有形成为涡旋形状的周壁、以及具有形成吸入口的喇叭口的侧壁,涡壳收纳叶轮,多个叶片分别形成为翼长从主板侧朝向侧板侧变短,多个叶片分别具有:内周端,其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上位于旋转轴侧;外周端,其在径向上位于比内周端靠外周侧的位置;第一翼部,其构成包含外周端且出口角形成为90度以下的角度的叶片,并与侧板连接;以及第二翼部,其包含涡轮翼,涡轮翼包含内周端并且构成后向叶片,在沿旋转轴的轴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二翼部在旋转轴的轴向上靠主板侧的一部分比喇叭口向内侧突出,多个叶片形成为由各自的外周端构成的叶片外径比喇叭口的内径大。

    离心式鼓风机、鼓风装置、空调装置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9590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880100152.5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离心式鼓风机具备被旋转驱动的风扇(2)和收纳风扇的涡旋式壳体(4),涡旋式壳体具有周壁(4c),所述周壁以与舌部(43)的交界为涡旋起始部(41a)而形成为漩涡状,所述舌部使自所述风扇吹出的空气流分流,在将周壁中的、周壁与风扇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成为最小的位置定义为最接近部(41c)的情况下,周壁具有缩小部(4d)和鼓出部(4c1),所述缩小部形成为使周壁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在风扇的旋转方向上从涡旋起始部到最接近部靠近,所述鼓出部在缩小部与最接近部之间使周壁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扩大。

    叶轮、多翼送风机及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108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980095561.5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叶轮具备:被旋转驱动的主板、与主板相向地配置的环状的侧板以及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的一端与主板连接,另一端与侧板连接,并在以主板的假想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多个叶片中的每一个具有:内周端,其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上位于旋转轴侧;外周端,其在径向上位于比内周端靠外周侧的位置;西洛克叶片部,其包括外周端,并构成出口角形成为大于90度的角度的向前叶片;涡轮叶片部,其包括内周端并构成向后叶片;第一区域,其位于比旋转轴的轴向上的中间位置靠主板侧的位置;以及第二区域,其位于比第一区域靠侧板侧的位置,多个叶片中的每一个形成为第一区域中的叶片长比第二区域中的叶片长更长,在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中,径向上的涡轮叶片部的比例大于西洛克叶片部的比例。

    叶轮、多翼送风机及空调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356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80098503.0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一种叶轮(10),所述叶轮与具有驱动轴的马达连接,具备:主板(11),其具有形成有供驱动轴插入的轴孔(11b1)的毂部(11b);环状的侧板(13),其与主板相向地配置;以及多个叶片(12),其与主板和侧板连接,并在主板的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主板具有:第一面部(11a),其设置有多个叶片;第二面部(11c),其设置于毂部与第一面部之间的区域,并相对于第一面部在旋转轴的轴向上形成为凹形状;以及多个凸部(20),其设置于第二面部,并在轴向上延伸。

    空气调节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635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89617.0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离心送风机具备具有圆盘状的主板和多个叶片的风扇、以及收纳风扇的涡旋壳体,涡旋壳体具备排出部和具有侧壁、周壁以及舌部的涡旋部,与在风扇的旋转轴的垂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中具有对数螺旋形状的基准周壁的离心送风机比较,周壁在成为周壁与舌部的交界的第1端部以及成为周壁与排出部的交界的第2端部处,旋转轴的轴心与周壁之间的距离L1和旋转轴的轴心与基准周壁之间的距离L2相等,在周壁的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距离L1为距离L2以上的大小,在周壁的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具有距离L1与距离L2的差值LH的长度构成极大点的多个扩大部。

    室内机及空调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9115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780064743.7

    申请日:2017-10-3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室内机具备:送风部,其在具有矩形状的吹出口的外壳收容有具有多个叶片的叶轮;热交换器,其与从送风部送出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以及侧方侧开放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具有上部引导件和下部引导件,所述上部引导件配设在吹出口的上缘部与热交换器的上端部之间而成为气体的流路,所述下部引导件配设在吹出口的下缘部与热交换器的下端部之间而成为气体的流路。

    叶轮、多翼送风机及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10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80095561.5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叶轮具备:被旋转驱动的主板、与主板相向地配置的环状的侧板以及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的一端与主板连接,另一端与侧板连接,并在以主板的假想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多个叶片中的每一个具有:内周端,其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上位于旋转轴侧;外周端,其在径向上位于比内周端靠外周侧的位置;西洛克叶片部,其包括外周端,并构成出口角形成为大于90度的角度的向前叶片;涡轮叶片部,其包括内周端并构成向后叶片;第一区域,其位于比旋转轴的轴向上的中间位置靠主板侧的位置;以及第二区域,其位于比第一区域靠侧板侧的位置,多个叶片中的每一个形成为第一区域中的叶片长比第二区域中的叶片长更长,在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中,径向上的涡轮叶片部的比例大于西洛克叶片部的比例。

    涡轮风扇、送风装置、空气调节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304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880099112.3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涡轮风扇具有:主板,被驱动旋转;以及多个叶片部,在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主板。多个叶片部具有:配置在主板的一方板面侧的多个第1叶片部;以及配置在主板的另一方板面侧的多个第2叶片部。将多个第1叶片部的每一个中连结位于主板的径向的旋转轴侧的第1内周侧端部与位于主板的外缘侧的第1外周侧端部的假想直线定义为第1叶片弦长,将多个第2叶片部的每一个中连结位于主板的径向的旋转轴侧的第2内周侧端部与位于主板的外缘侧的第2外周侧端部的假想直线定义为第2叶片弦长,此时,在旋转轴的轴向上距主板的距离彼此相等的位置,第1叶片弦长

    离心送风机以及空调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24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80106264.9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离心送风机具备叶轮以及涡壳,叶轮具有:主板;侧板;以及多个叶片,涡壳具有涡旋形状的周壁和具有喇叭口的侧壁,并收纳叶轮,多个叶片各自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上具有:内周端;外周端;西洛可翼部,其构成前向叶片;涡轮翼部,其构成后向叶片;第1区域,其位于比旋转轴的轴向上的中间位置靠主板侧的位置;以及第2区域,其位于比第1区域靠侧板侧的位置,多个叶片各自在第1区域中的翼长形成得比在第2区域中的翼长要长,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涡轮翼部在径向上所占的比例形成得比西洛可翼部在径向上所占的比例大,在将多个叶片的比在多个叶片的轴向上的侧板侧的端部处由多个叶片各自的内周端构成的叶片内径靠外周侧的部分定义为外周侧叶片部的情况下,外周侧叶片部形成为,叶片的翼厚在径向上随着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变薄。

    离心送风机、送风装置、空调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0189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880096395.6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离心送风机具备:具有主板和多片叶片的叶轮以及收纳叶轮的涡旋壳体,涡旋壳体具备形成排出口的排出部和涡旋部,所述涡旋部具有形成有吸入口的侧壁、周壁以及在排出部的端部与周壁的涡旋开始部之间构成曲面并将气流引导到排出口的舌部,舌部具有位于与主板相向的部分的第一区域部和相对于第一区域部位于侧壁侧的第二区域部,第一区域部具有第一顶点部,所述第一顶点部是第一连接直线的二等分线与构成舌部的曲线的交点,所述第一连接直线将涡旋开始部与端部连结,第二区域部具有第二顶点部,所述第二顶点部是第二连接直线的二等分线与构成舌部的曲线的交点,所述第二连接直线将涡旋开始部与端部连结,在将连结旋转轴与第一顶点部的假想的直线定义为第一直线,将连结旋转轴与第二顶点部的假想的直线定义为第二直线的情况下,第二直线比第一直线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