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15233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390416.5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加藤哲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铆钉的铆接装置及该铆钉的拆卸方法,能够比较容易拆卸一次铆接后的铆钉并且在相同孔上再次铆接铆钉。该铆接装置使用铆接用金属件(4)紧固插通两个具有板状部分的被安装部件(51、52)的铆钉孔(51A、52A)的铆钉(2)并将其挤压变形,从而将被安装部件(51、52)固定为一体,其中,从铆钉(2)的上方挤压的上侧金属件(4)在挤压面的中心部分具备前端呈锥状的突起(41),铆钉(2)形成为上侧金属件(4)的突起(41)进入的锥槽(22)通过被上侧金属件(4)的挤压面(4A)挤压的前端面(21)的中心部分,并且,从锥槽(22)向铆钉(2)的主体轴部(2B)的轴线方向切入规定深度而形成切入槽(23)。
-
公开(公告)号:CN10391778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180074662.8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4C29/028 , F04C2230/604 , F04C2240/809 , F04F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置型压缩机,能够由抽油泵实现油更稳定的供给。旋转式压缩机(10)在密闭容器(12)内设有:电动元件(14);压缩机构部(18),其通过电动元件的旋转轴驱动;储油槽(15),其在密闭容器内的底部构成;抽油泵(80),其位于压缩机构部的与所述电动元件相反的一侧,利用使用了从压缩机构部排出的制冷剂的抽吸效果将油从蓄油槽向旋转轴吸引。将由压缩机构部压缩的制冷剂经由旋转轴(16)内向电动元件的压缩机构部相反侧的密闭容器内排出,将密闭容器内的制冷剂从压缩机构部的电动元件相反侧向密闭容器外排出,并且以电动元件侧高于压缩机构部侧的方式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213225C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01143635.2
申请日:2001-12-1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B2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23 , F04B25/00
Abstract: 一种多汽缸压缩装置,在不加大轴承板的吸入口的情况下,可增大外壳内的气体流入量。在承接曲柄轴(9)的轴承板(12)上,在圆周方向等距设有多个吸入口(12a)。在轴承板(12)的上部安装有略呈倒皿状的覆盖材(14),覆盖住前述多个吸入(12a),并和轴承板12之间形成密闭空间S,且在覆盖材(14)的上部中央处设有比吸入口(12a)更大的导入口(14a)。在此导入口(14a)上安装有气体供给管(15),以和气体供给源(未图示)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379181A
公开(公告)日:2002-11-13
申请号:CN01143635.2
申请日:2001-12-1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B2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23 , F04B25/00
Abstract: 一种多汽缸压缩装置,在不加大轴承板的吸入口的情况下,可增大外壳内的气体流入量。在承接曲柄轴(9)的轴承板(12)上,在圆周方向等距设有多个吸入口(12a)。在轴承板(12)的上部安装有略呈倒皿状的覆盖材(14),覆盖住前述多个吸入(12a),并和轴承板12之间形成密闭空间S,且在覆盖材(14)的上部中央处设有比吸入口(12a)更大的导入口(14a)。在此导入口(14a)上安装有气体供给管(15),以和气体供给源(未图示)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615233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110390416.5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加藤哲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铆钉的铆接装置及该铆钉的拆卸方法,能够比较容易拆卸一次铆接后的铆钉并且在相同孔上再次铆接铆钉。该铆接装置使用铆接用金属件(4)紧固插通两个具有板状部分的被安装部件(51、52)的铆钉孔(51A、52A)的铆钉(2)并将其挤压变形,从而将被安装部件(51、52)固定为一体,其中,从铆钉(2)的上方挤压的上侧金属件(4)在挤压面的中心部分具备前端呈锥状的突起(41),铆钉(2)形成为上侧金属件(4)的突起(41)进入的锥槽(22)通过被上侧金属件(4)的挤压面(4A)挤压的前端面(21)的中心部分,并且,从锥槽(22)向铆钉(2)的主体轴部(2B)的轴线方向切入规定深度而形成切入槽(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