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料电池的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47839C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610153702.9

    申请日:2006-09-14

    Inventor: 宋泰元 李承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根据燃料电池的发热量机械地自动控制冷却水水位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有连接到燃料电池的堆叠体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的外壳;在外壳中往复移动的移动板,当其沿一个方向移动时,使注入外壳中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出口排到堆叠体,当其沿相反方向上移动时,受到通过冷却水入口进入的蒸汽压力;和沿所述一个方向对移动板施加弹力的弹性件。本热交换器可以在不使用如热传感器、阀或控制器之类的复杂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自动控制由于全负荷工作和部分负荷工作之间的发热量之差别引起的冷却水水位变化。当燃料电池在部分负荷状态下工作时,还可避免流动通道的区域暴露于过热蒸汽中,因而可延长燃料电池的寿命。

    具有内置于堆叠体中的热交换器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087031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610139994.0

    申请日:2006-10-08

    Inventor: 李承宰 宋泰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H01M8/0267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热交换器的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具有适合减小燃料电池占用空间的结构。该燃料电池包括发生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的化学反应的堆叠体和排出在堆叠体中的能量转换过程期间产生的热量的热交换器,其中该热交换器内置于装在堆叠体上的至少一块板中。因此,该燃料电池所占用的空间可以减小到传统外部安装型热交换器的大约一半。

    具有改进的流动通道的冷却板

    公开(公告)号:CN101106199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007706.0

    申请日:2007-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板,对该板中的流动通道进行了改进,从而可减小该板各部分之间的温差。该冷却板的流动通道被形成为使得流动通道的中央部分的体积大于靠近进口和出口的端部部分的体积,因而在任何一个时刻容纳在中央部分的冷却水量多于容纳于靠近进口和出口的端部部分的冷却水量。由于减小了冷却板各部分之间的温差,可减小因热应力引起的热变形,而且还可减小因如被冷却的对象的电阻变化之类的不利影响,进而可确保燃料电池的性能稳定。

    用于燃料电池的双极板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09377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610121559.5

    申请日:2006-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H01M8/1007 H01M8/2484 Y10T428/24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板和具有这种双极板的燃料电池。该双极板包括用于燃料流动的多条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沿燃料流动方向被分为多个部分。经过这些部分的流动通道的总横截面积从燃料入口向燃料出口,减小。在这些部分之间形成多个凸起,这些凸起使经过这些流动通道的燃料混合。借助于本发明的双极板可提高空气在氧浓度减小的部分中的流速、减小流动通道的垂直高度、并通过加大流动通道的总宽度而增加对MEA的氧供应,从而可使双极板的通道中流动的流体浓度保持均匀。

    具有改进的流动通道的冷却板

    公开(公告)号:CN101106199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710007706.0

    申请日:2007-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板,对该板中的流动通道进行了改进,从而可减小该板各部分之间的温差。该冷却板的流动通道被形成为使得流动通道的中央部分的体积大于靠近进口和出口的端部部分的体积,因而在任何一个时刻容纳在中央部分的冷却水量多于容纳于靠近进口和出口的端部部分的冷却水量。由于减小了冷却板各部分之间的温差,可减小因热应力引起的热变形,而且还可减小因如被冷却的对象的电阻变化之类的不利影响,进而可确保燃料电池的性能稳定。

    具有内置于堆叠体中的热交换器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0530799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610139994.0

    申请日:2006-10-08

    Inventor: 李承宰 宋泰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H01M8/0267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热交换器的燃料电池包括发生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的化学反应的堆叠体和排出在堆叠体中的能量转换过程期间产生的热量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内置于设置在堆叠体端部上的一对端板中的至少之一,装有热交换器的端板包括:冷却水储存器,其用于临时储存在堆叠体中循环的冷却水;和二次冷却水流动通道,冷却水储存器包括:二次冷却水流动通道经过的第一冷却水储存器;储存通过与二次冷却水流动通道接触而被冷却的冷却水的第二冷却水储存器;和有选择地开启和封闭连通第一和第二冷却水储存器的流动通道的电磁阀。因此,该燃料电池所占用的空间可以减小到传统外部安装型热交换器的大约一半。

    用于燃料电池的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1083328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610153702.9

    申请日:2006-09-14

    Inventor: 宋泰元 李承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根据燃料电池的发热量机械地自动控制冷却水水位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有连接到燃料电池的堆叠体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的外壳;在外壳中往复移动的移动板,当其沿一个方向移动时,使注入外壳中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出口排到堆叠体,当其沿相反方向上移动时,受到通过冷却水入口进入的蒸汽压力;和沿所述一个方向对移动板施加弹力的弹性件。本热交换器可以在不使用如热传感器、阀或控制器之类的复杂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自动控制由于全负荷工作和部分负荷工作之间的发热量之差别引起的冷却水水位变化。当燃料电池在部分负荷状态下工作时,还可避免流动通道的区域暴露于过热蒸汽中,因而可延长燃料电池的寿命。

    用于燃料电池的双极板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6203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610121559.5

    申请日:2006-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H01M8/1007 H01M8/2484 Y10T428/24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板和具有这种双极板的燃料电池。该双极板包括用于燃料流动的多条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沿燃料流动方向被分为多个部分。经过这些部分的流动通道的总横截面积从燃料入口向燃料出口,减小。在这些部分之间形成多个凸起,这些凸起使经过这些流动通道的燃料混合。借助于本发明的双极板可提高空气在氧浓度减小的部分中的流速、减小流动通道的垂直高度、并通过加大流动通道的总宽度而增加对MEA的氧供应,从而可使双极板的通道中流动的流体浓度保持均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