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23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69534.6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充放一体化控制器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微电网运行参数及指令,根据所述微电网运行参数及指令构建因素耦合模型,并基于面向多种场景下的微电网运行目标,生成优化控制策略;基于所述优化控制策略构建微电网自治运行能量平衡模型,并利用下垂控制方法构建微电网源网荷储调度能量平衡策略;根据能量平衡模型和能量平衡策略设计智能算法轻量化技术和本地控制策略,所述本地控制策略包括电压越限控制和超容控制;根据所述智能算法轻量化技术和本地控制策略设计基于内部总线的光储充放一体化控制器,进行能源监控,制定能源平衡策略,实现源网荷储能量监测和平衡自治。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03826.9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北京博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博威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燃油光伏混合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该燃油光伏混合供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储能模块、燃油发电机模块、能源转换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公开还涉及上述燃油光伏混合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当监测到负载的负载参数和光伏发电模块的发电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基于光伏发电模块的发电参数确定燃油发电机模块的工作参数;基于燃油发电机模块的工作参数控制燃油发电机模块通过能源转换模块向负载供电。本公开能够提高负载增大时系统的供电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77492.5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浙江华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志强 , 刘孝笑 , 刘黎黎 , 陈思 , 林坊辉 , 曾少华 , 黄巍 , 赵帆 , 韩智 , 刘钢 , 沈宏良 , 邵炎君 , 董栋 , 祝祎雯 , 王慧珍 , 邹敏 , 阮培 , 林德彩 , 何胤锋 , 俞灿鑫 , 许君杰 , 刘道鸿 , 陈俊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交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需求调度协同优化的新能源电力交易方法,步骤包括S1:获取充电基本信息数据,所述充电基本信息数据包括所需充电的功率与所需的充电量,得到所需充电时长;S2:根据常规机组的运行成本与新能源机组的运行成本,形成日前调度模型;S3:根据功率平衡约束、常规机组与新能源机组运行约束,形成日内调度模型;S4:根据日前调度模型与日内调度模型,实现有序供电,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增加需求侧用户粘性。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以运行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制定新能源需求侧资源的调控计划,提升新能源主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和配电主动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4419.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成都光谷加佳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加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户一码的光电优势集成智能调控系统,其包括:智能光控模块,用于利用光照强度控制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智能时控模块,用于在用电低谷时段,用市电向储电装置进行充电,在非用电低谷时段,切断储电装置与市电的充电连接;智能容控模块,用于在储电装置充满电的情况下,自动切断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与储电装置的充电连接,或者切断市电与储电装置的充电连接。通过本发明可以使光伏发电与市电优势互补,有利于电网削峰填谷和更稳定运行,也可以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提高了电源系统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02404.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江苏众之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 H02J7/00 , H02J3/38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储能方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PerturbandObserve算法优化混合光伏储能方法,包括负载、光伏发电子系统、储能子系统、控制与管理系统和并网系统;具体控制方法如下:S1、通过气象站获得一天内的光照强度值,通过电压、电流传感器获得一天内的电网净负荷值;S2、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考虑光伏储能容量约束,建立储能SOC控制策略目标函数;S3、利用PerturBObserve算法求解,获得最优控制脉冲序列。本发明通过优化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时机和强度,最大化光伏发电的消纳率,减少弃光现象,并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与此同时,PerturBObserve算法在考虑系统负荷的同时,也能避免储能电池的过度充放,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对电池寿命管理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81575.1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特变电工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级联变流器控制方法、设备、供电系统、介质及程序产品,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公开的级联变流器控制方法:在级联变流器进入低电压穿越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级联变流器所在供电系统的预设负序电压抑制需求;若预设负序电压抑制需求为进行负序电压抑制,则利用零序电压注入策略,控制级联变流器,以使级联变流器保持功率平衡;若预设负序电压抑制需求为不进行负序电压抑制,则利用负序电流注入策略,控制级联变流器,以使级联变流器保持功率平衡。本申请使得级联变流器在低电压穿越期间的控制策略,与级联变流器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更符合,提高了级联变流器控制方法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232585.X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日立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能量串。每个能量串包括电压适配器,该电压适配器包括多个分布式子电压适配器单元,每个子电压适配器单元具有初级侧和次级侧。每个能量串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的初级储能块。多个分布式子电压适配器单元的初级侧和初级储能块被配置为交替地串联连接。储能系统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的至少一个次级储能块。多个子电压适配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子电压适配器单元的次级侧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次级储能块中的一个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3769.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江苏晶控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江联(苏州)工业自动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相光储电力弹簧的模型预测控制系统,S1、建立三相电力弹簧拓扑结构‑三相光储电力弹簧,将逆变器能量来源由理想电压源调整为光储能源;S2、为调节光储系统使其输出稳定电压,以控制三相光储电力弹簧实现和原有电力弹簧相同的功能;S3、采用锁相环生成参考值以使得电压参考值和关键性负载电压相位相同;S4、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实现关键性负载电压稳定至参考值处。本发明在原有的电力弹簧拓扑上进行了创新,加入了光储后大大提高了光伏利用率;运用的模型预测控制,在光照和电网电压的双重波动下,能够精确的控制关键性负载的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75963.9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分布式储能的配电网故障主动预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配电网的数据监测,获取配电网运行参数数据,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状态时序预测模型,通过所述模型预测配电网未来运行参数数据;通过所述模型预测配电网未来运行参数数据时,所述模型中的注意力机制对隐藏状态序列进行加权组合,以突出关键时间步的信息,通过获得的预测数据判断配电网关键参数是否越限;构建基于分布式储能的协同控制模型,根据配电网关键参数是否越限,选择对应的分布式储能运行策略,对配电网故障进行主动预处理;本发明基于分布式储能的配电网故障主动预处理策略,对于提高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0731.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思极飞天(兰州)云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46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考虑清洁能源的低碳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包括明确优化规划的目标,分析系统的能源需求,明确物理、技术、经济和环境方面的约束条件;对系统中可用的各类能源资源进行评估,基于地理和气候条件评估各类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和可用性,结合能源需求分析确定各类能源的供应方式,提出多能源协同供应方案;建立多能源系统的数学模型,模拟系统的运行情况,评估各能源形式的贡献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目标,构建综合目标函数,根据设备性能、能效、环保法规,设置系统运行的约束条件。本发明具备优化多能源协同供应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