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学测量的新型混凝土材料裂缝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74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1878.9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测量的新型混凝土材料裂缝测试装置,属于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把手,还包括拍摄机构,拍摄机构包括设置于外壳下方的位置调整组件,位置调整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摄像头,风控机构,风控机构设置于外壳上方,吸附机构,吸附机构包括均匀开设于外壳下方的吸附孔,吸附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活塞,外壳内部设置有滑动驱动组件,吸附孔远离风控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该发明具备能被稳定固定在倾斜混凝土表面,且能避免强风对设备的影响,进而提高设备测试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混凝土裂缝测试装置无法被稳定固定在倾斜混凝土表面,且无法应对强风环境对设备的影响,进而影响设备测试效果的问题。

    一种电缆附件橡胶件智能化检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745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55871.1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缆附件橡胶件智能化检验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和显示组件,工作平台上表面设有顶置伸缩口,顶置伸缩口内部滑动装配有电控升降式切换平台。本发明的一种电缆附件橡胶件智能化检验装置通过采用电控式平移外加转动的方式来控制光学检测探头在电缆附件橡胶件内部进行平移,对转动过程中的电缆附件橡胶件内壁进行检测,可以准确检测其内部尺寸和缺陷,提升检测精度;通过可以调节间距的电控式滚动支撑组件,可以适配不同规格的电缆附件橡胶件,使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对内部和外部补光照明,可以提升检测效果。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织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745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7443.9

    申请日:2024-11-29

    Inventor: 薛忱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织带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工业相机获取织带正反面的动态图像,调整曝光时间和光源亮度,生成采集图像;对所述采集图像进行分割与增强处理,提取织带缺陷区域的图像特征序列,生成标准化图像数据;将所述标准化图像数据输入深度学习模型,识别缺陷区域,并输出缺陷位置、置信度和面积;基于所述缺陷参数生成NG信号,传递至PLC控制贴标机对缺陷区域进行标记,同时将缺陷数据存储并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本发明通过高精度图像采集与深度学习算法的结合,实现织带表面复杂缺陷的精准识别与实时反馈,显著降低误报率与漏检率,提升检测效率与织带生产质量。

    一种面向纱线在线巡检的移动成像机器人及智能检测系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45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1962.6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织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纱线在线巡检的移动成像机器人及智能检测系统方法。移动成像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车身、移动模块、校准模块以及成像模块;移动模块包括两个沿水平向呈间隔设置的导向轮以及挂载滑轮,两个导向轮设于机器人车身的下端,挂载滑轮设于机器人车身朝向纺纱机架的侧壁面上;校准模块包括旋转部,第一直线活动部以及第二直线活动部,旋转部沿上下向的轴线转动安装至机器人车身上,第一直线部沿第一水平方向活动安装至旋转部上,第二直线部沿第二水平方向活动安装至第一直线部上;成像模块设于第二直线部上,成像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工业相机以及光源,工业相机上设有远心镜头。

    一种适用于极片产品前工序的毛刺检测方法、系统及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9574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76757.2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极片产品前工序的毛刺检测方法、系统及平台。本明方案通过方法生成并获取与极片产品待检测前工序相对应的第一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分别生成第二数据和第一控制数据;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分别依次生成相对应的第二控制数据和第三控制数据;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数据,实时检测极片产品并生成相对应的第三数据;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为与极片产品相对应的毛刺检测数据,以及与所述方法相应的系统和平台;能够清除极片产品表面的存在的干扰因素,提高极片产品表面的检测精度和毛刺状态的检测精度,由此实现对极片产品表面检测的效率和效果。

    船体外侧状态检测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74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38327.0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船体外侧状态检测系统,包括两个采集分单元、可视化输出模块和云数据库,两个所述采集分单元分别独立与可视化输出模块和云数据库通信连接,所述采集分单元用于对船体的两侧进行对称分布,以便于进行更加高效的图像采集。该发明通过将视觉采集单元分别独立布置在船体的两侧,以多点同步检测的方式对船体表面信息进行采集,快速高效,并且通过将采集的数据导入分别对应的分析主机进行处理,由于采用对两侧船体的数据进行分离处理最后汇总输出,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采用组合时采集端,适用环境更加丰富,保证采集精度的同时提高了整体的检测效率,同时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自主化学习处理方式提高了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优点。

    金相杂质识别和杂质识别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74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14546.5

    申请日:2023-08-30

    Inventor: 廖环宇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金相杂质识别和杂质识别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通过对金属试样的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图像进行杂质表相特征提取,可得到同一杂质的颗粒度大小不同的杂质表相特征,使得杂质的表相特征具有不同精细度的呈现。精细度不同的杂质表相特征,可使得金相夹杂物的表相特征和表面污染物的表相特征区分度更明显,更便于区分杂质是金相夹杂物还是表面污染物。因此,根据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图像包含的杂质表相特征,可区分金属试样包含的杂质是金相夹杂物,还是表面污染物,即可识别金属试样包含的杂质类型。这样,在对金相夹杂物进行金相评级时,可排除表面污染物的干扰,有助于提高夹杂物的金相评级的准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