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加热沉积炉及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2968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605748.9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气加热沉积炉及系统,包括炉体以及用于给炉体内的待增密物件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炉体上部设置有贯穿至炉体内腔的出气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伸入炉体内部用于散热的至少一个辐射管以及通过燃烧出气管中的尾气给所述辐射管加热的燃烧器。将沉积炉的加热方式改为燃气辐射管形式,燃料以沉积炉尾气为主,天燃气为辅,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电能,又将沉积炉尾气作为热源对沉积炉进行加热,同时燃气辐射管出来的燃烧烟气对碳源气进行预热,真正做到沉积炉系统的节能环保。

    一种虹吸式自增压喷火炉芯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576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1911381493.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贾钰

    Inventor: 贾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虹吸式自增压喷火炉芯及使用方法,包括混合腔和增压腔,恒压增压仓,恒压增压仓开在增压腔内;恒压增压仓燃气入口,恒压增压仓燃气入口开在增压腔,并通过管道与恒压增压仓连通;燃气喷咀,燃气喷咀连接在增压腔顶部,燃气喷咀共有若干个;喷咀燃气通道,喷咀燃气通道开在燃气喷咀内,连通外界和恒压增压仓;燃气混合腔开在混合腔内,且贯通混合腔,燃气混合腔数量与燃气喷咀数量对应,且燃气喷咀伸入燃气混合腔内,燃气混合腔上端为喷火口。通过燃气在经过燃气喷咀内的喷咀燃气通道时形成高速燃气射流,高速燃气射流带动虹吸式增氧口处的空气进入燃气混合腔,来提高燃气混合腔内的氧气供给量,从而产生更大的热值。

    一种压力容器筒体内壁加热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164932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010462941.2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筒体内壁加热工装:包括连接杆、套筒、旋转支座、支腿及滑动座,连接杆的侧部设有烧嘴且一端连接于套筒,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基座,套筒的外部通过轴承连接于旋转支座,支腿至少有三根,支腿的一端铰接于旋转支座,另一端设有用于沿压力容器内壁轴向滚动的导轮,旋转支座的端部中心还设有螺杆,滑动座套接于螺杆,螺杆还通过螺纹连接于螺母,螺母连接滑动座,滑动座通过撑杆铰接于支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通过支腿支撑产品的内壁,当操作烧嘴旋转时,烧嘴距离压力容器内壁的距离始终不变,本发明可通过操作连接杆使导轮沿着压力容器轴向滚动,即可使烧嘴处于不同的加热位置,满足不同部位的加热需求。

    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天然气掺氨的燃烧器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41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57713.2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天然气掺氨的燃烧器及运行方法,包括内筒和外筒,外筒同轴套设于内筒的外部;内筒的内部设置有中心管和中心氨气管,内筒的末端设置有稳焰器;外筒的内部设置有依次同轴套设的内二次风管道和外二次风管道;内二次风管道内部环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包括内氨气管和内天然气管的内燃气管,外二次风管道内部环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外天然气管组成的外天然气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氨燃烧特性较差以及大气污染物NOx排放量高的问题,本方案采用多级供氨方式,可以使氨气输送更加平稳均匀,大大提高掺氨比例,从而增强燃烧效果;形成高温回流区助于氨气裂解,从而使燃烧效果更加高效和稳定。

    一种具有防振荡措施的离散氢燃料喷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1234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16059.7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具有防振荡措施的离散氢燃料喷嘴结构,包括喷嘴板、氢燃料喷嘴、第一燃料通道、第二燃料通道和吹扫孔,喷嘴板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空气喷射口,氢燃料喷嘴设置在喷嘴板上,氢燃料喷嘴沿第二方向设置有氢燃料喷射口,氢燃料喷射口与空气喷射口相对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存在夹角;第一燃料通道的一端与喷嘴板连接,且第一燃料通道与空气喷射口连通;第二燃料通道的一端与氢燃料喷嘴相连接;吹扫孔设置有多个,多个吹扫孔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喷嘴板上,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一燃料通道的轴线方向相同,即垂直于喷嘴板的方向,第二方向与喷嘴板的表面平行;本发明提升了燃烧稳定性,有效防止回火和燃烧振荡。

    旋转火焰多层分级尾缘双回流低氮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1494184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555935.0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火焰多层分级尾缘双回流低氮燃烧器,包括风箱组件、燃烧器进风口、中心燃料枪、旋流稳焰器、外围燃气进口、燃气集合器、外围燃气枪和点火枪;燃烧器进风口安装在风箱组件上,通过隔板将助燃风分成三级进入风箱组件内中外三层,形成三级空气分级;旋流稳焰器安装在中心燃料枪上,多根外围燃气枪安装在燃气集合器上,燃气集合器与外围燃气进口连接,形成中心旋流火焰;在燃烧器尾缘处设置有扩散锥及扰流片,形成尾缘双回流。本发明通过内中外三层空气分级、中心旋流火焰与尾缘斜向烟气回流和助燃风钝体回流的尾缘双回流相耦合,实现NOx和CO的超低排放并保证燃烧稳定。

    甲醇制氢燃烧蒸发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563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24033.6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制氢燃烧蒸发器,属于高温蒸汽设备领域,技术方案是包括甲醇制氢装置和氢燃料蒸发装置,甲醇制氢装置包括制氢催化罐,所述制氢催化罐内安置有若干根反应催化管和加热管,所述氢燃料蒸发装置包括氢气燃烧器、蒸发器、甲醇蒸发器、中温加热器和冷凝器,所述氢气燃烧器的燃烧方向朝向下方的蒸发器,所述甲醇蒸发器的出液端通过甲醇蒸汽管与制氢催化罐内的甲醇蒸汽腔连通,所述氢气燃烧器的进气端与制氢催化罐内的氢气缓冲腔连通。在本申请中甲醇制氢装置和氢燃料蒸发装置协同作用,氢气燃烧器余热汽化甲醇使其进入甲醇制氢装置后无需加热就可以稳定高效制氢,实现协同增效、降低能耗;逆向燃烧使高温燃气滞留提高热传递效率。

    一种花瓣型微扩散氢燃料喷嘴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426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878047.1

    申请日:2024-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花瓣型微扩散氢燃料喷嘴,包括:第一进气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喷嘴板,花瓣型喷嘴设置在喷嘴板上,花瓣型喷嘴包括多个空气通孔,多个空气通孔沿周向均匀分布,用于将第一进气通道中的空气沿第一方向向外喷出;第二进气通道设置在第一进气通道中,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设置有氢燃料喷嘴,氢燃料喷嘴设置在花瓣型喷嘴中,氢燃料喷嘴的外侧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喷射微孔,喷射微孔与空气通孔一一对应设置,喷射微孔用于将第二进气通道中的氢燃料沿第二方向向外喷出,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本发明有效规避了氢燃料燃烧中可能出现的“回火”问题,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提高了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燃烧器以及锅炉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285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0072480.2

    申请日:2021-01-20

    Inventor: 杨国东 吴立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燃烧器以及锅炉,该燃烧器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垂直布置外筒,且外筒嵌设有纵向凸伸出外筒的内筒;依次纵向贯穿内筒、外筒的中心喷管,中心喷管自由端形成向内筒的敞口边沿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一引流部,第一引流部形成供内筒内的气体经由内筒的敞口流通的气体流通空隙;横向布置于内筒的敞口处且与第一引流部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二引流部。本发明解决现有燃烧器喷出的火焰使靠近燃烧器喷头的炉腔区域温度低、远离燃烧器喷头的炉腔区域温度高导致炉墙内侧的保温材料及炉墙外侧的金属等材料受到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金属疲劳的问题,并有助于降低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

    新型节能烧嘴
    10.
    发明公开
    新型节能烧嘴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599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61664.9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刘翠霞

    Inventor: 刘翠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烧嘴:包括烧嘴本体,烧嘴本体上设有出焰孔和排气孔,烧嘴本体内设有燃气通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燃气通道、进气通道与出焰孔相连通,排气通道与排气孔相连通;烧嘴本体上连接有热交换本体,热交换本体内设有若干个沿热交换本体高度方向延伸的进气管组和排气管组,进气管组和排气管组交替排列设置;进气管组与进气通道相连通,排气管组与排气通道相连通。排气口排出的废气在经过排气管组时会将热量传递至热交换本体,然后对经过进气管组的助燃空气预热,从而实现废气热量的回收,减少燃气用量,实现节能减排的要求;同时,由于进入的助燃空气被预热,可以减小燃烧室内的温差波动,保证金属的热处理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