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体制备的3D打印智能备牙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673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32455.7

    申请日:2024-12-26

    Inventor: 周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体制备的3D打印智能备牙设备,属于牙体制备技术领域,包括打印设备本体以及套设在打印设备本体上的输送齿盘,输送齿盘的底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支撑台设置在地面上,地面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输送齿盘啮合的驱动齿轮,打印设备本体的顶端圆周设置有多个放置座,放置座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盘。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输送齿盘,输送齿盘上设置多个放置座,在其中一个放置座配合打印设备本体对瓷块进行剪切时,其余放置座可以进行瓷块定位固定,使得待打印的瓷块轮流经过打印设备本体,使得陶瓷牙体的打印、烧结以及上釉形成流程化,显著提高陶瓷牙体打印效率。

    一种吸唾管
    3.
    发明公开
    一种吸唾管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43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43693.8

    申请日:2025-02-10

    Inventor: 吴薇 郭月 陈俊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唾管,涉及口腔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吸唾负压管路组件、接头机构、吸唾端头机构、唾液防回流机构和负压管防护机构,吸唾负压管路组件包含有形变负压管、连接环、硬质接管和负压接口,所述形变负压管的顶部向左弯折并且通过连接环连接硬质接管的一端,所述形变负压管的底端设置有负压接口;接头机构安装在硬质接管远离连接环的一端;吸唾端头机构包含有吸唾头、中部吸唾防堵组件和侧吸唾防堵组件,该吸唾管,可以避免吸到口腔黏膜造成口腔黏膜出血,吸唾管挂在患者的嘴角时嘴角限位保护机构能够让患者的不适感降低,且吸唾管使用后取出口腔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唾液、血液滴落。

    托槽粘接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6951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589543.6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槽粘接方法,涉及正畸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托槽粘接方法,包括确定各个正畸托槽的网底与牙齿的粘接间隙的厚度,粘接间隙的厚度满足当牙齿被矫治至目标牙形后,穿过各个正畸托槽的牙丝满足直丝弓要求。然后根据粘接间隙的厚度以及当前牙形,确定正畸托槽的初始目标位置。接着根据正畸托槽的初始目标位置获取正畸定位器,再利用正畸定位器固定正畸托槽相对于牙齿的位置,并利用粘接剂填充粘接间隙。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托槽粘接方法能够在矫治完成后,牙丝处于平顺的弧装,从而满足直丝弓要求。因此该托槽粘接方法能够保证良好的粘接效果。

    用于个人护理设备孔口的磁流变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6928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80058380.8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一种用于与个人护理设备(10)一起使用的喷嘴(14),包括:(i)喷嘴壳体(50/52),该喷嘴壳体限定中心通道(54),液体和/或空气流经由该中心通道被导向,并且包括所述中心通道的端部处的壳体孔口(56);(ii)磁流变液体壳体(58),位于所述喷嘴壳体在所述壳体孔口处的至少部分的上方,并且包括具有可调整直径孔口(59)的尖端,所述液体和/或空气流经由所述孔口排出,其中所述可调整孔口可在至少第一直径与第二直径之间调整;以及(iii)一个或多个磁体(62),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磁流变液体壳体中的磁流变液体(60),以在所述可调整直径孔口的所述至少第一直径与第二直径之间调整。

    用于医用冲牙器的液压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5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70598.2

    申请日:2024-12-04

    Inventor: 吴明明 李开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用冲牙器的液压检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一端设置检测筒,接收到的水流会从检测筒向外流出;两个旋转件,均放置在检测筒内,且沿检测筒的轴向分布,且每个旋转件的轴线均与检测筒轴线同轴;每个旋转件的中心均开设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侧壁上设置导向槽,导向槽与检测筒轴线之间形成夹角;每个旋转件的外侧壁还设置金属件;两个霍尔检测元件,均固定设置在检测筒的外侧,且分别对应两个旋转件的外侧壁;端盖,安装在检测筒上,用于封堵检测筒;端盖中心设置第二通孔;喷嘴,设置在端盖上,且与第二通孔连通。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检测冲牙器冲水压力的大小。

    一种口腔修复智能排龈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48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09051.6

    申请日:2025-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修复智能排龈器,用于解决现有排龈操作中,医师需要手动测量并裁剪排龈线,增加了临床操作时间及难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机身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机身的第一端部设置有排龈头,机身的内部安装有缠绕有排龈线的线筒,机身的第一端部开设有出线口,线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件,机身靠近出线口的位置设置有切线组件;机身的第一端部还设置有摄像头,切线组件、第一驱动件以及摄像头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摄像头识别患者的牙齿形状及位置后向控制模块传输第一信息,控制模块根据第一信息计算得到牙齿的总龈缘长度,从而控制第一驱动件驱使线筒释放与牙齿的总龈缘长度相对应长度的牙龈线,并控制切线组件将牙龈线进行切断。

    一种用于全口义齿修复的印模、全口义齿及制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482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80616.5

    申请日:2024-12-05

    Inventor: 叶辉 陈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全口义齿修复的印模、全口义齿及制取方法。采用计算机建模软件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控制印模材料厚度的印模终止器,通过在个别托盘组织面设计契合口内粘膜形状且具有一定厚度的突起结构,以限制印模材料的厚度,从而使患者口内印模拥有均匀厚度,保证了无牙颌终印模的制取精度;同时,将个别托盘与诊断义齿设计为一体结构,在获取无牙颌终印模的同时,可以辅助医生获取患者咬合关系,以将传统流程中制取终印模及记录颌位关系这两个步骤合二为一,简化了临床流程,且降了低操作过程的经验依赖性及技术敏感性,从而提高了无牙颌修复流程中两个关键步骤的准确性。

    矫治正锁合牙齿隐形牙套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48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82345.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宋可然

    Inventor: 宋可然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牙齿矫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矫治正锁合牙齿隐形牙套的设计方法,包括:通过牙颌扫描数据生成数字化牙颌模型;基于数字化牙颌模型,设计具有解除锁合状态的矫治正锁合牙齿隐形牙套,矫治正锁合牙齿隐形牙套包括牙套本体,牙套本体上具有与锁合状态牙齿位置对应的功能部,功能部用于带动单颗或多颗呈锁合状态的牙齿向正常位置移动;确定矫治正锁合牙齿隐形牙套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设置在与功能部相邻的牙套咬合面上,第二支撑部设置在与第一支撑部相对一侧的牙套咬合面上,其中,牙套咬合面与牙齿的咬合面对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用于将上颌牙套本体和下颌牙套本体的咬合面支撑起一定的距离。

    产生表示目标牙齿布局的数字数据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48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0990887.2

    申请日:2023-08-07

    Inventor: 武慧凯 郁雯科

    Abstract: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执行的基于WALA脊产生后牙和尖牙至少之一的水平向目标位的方法,其包括:获取表示患者初始牙齿布局下的上、下颌牙列的第一三维数字模型;利用经训练的第一深度神经网络标注所述第一三维数字模型的上颌牙列模型或下颌牙列模型的WALA脊以及各牙齿的选定关键点;以及利用经训练的第二深度神经网络基于所述WALA脊以及各牙齿的选定关键点,产生所述第一三维数字模型的第一牙列的后牙和尖牙至少之一的水平向目标位,所述第一牙列是所述上颌牙列或所述下颌牙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