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根系功能分离的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668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35998.7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一种红薯根系功能分离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通过水培或者潮湿环境促使红薯插条基部生长点完成吸收须根系的分化与发育;步骤二、将完成分化的吸收须根系红薯插条,移植于湿润疏松的土壤或者栽培基质中,确保须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满足红薯正常的生长需要,等到红薯藤蔓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在空中容器中进行空中压条,促使红薯藤蔓空中压条处不定根结薯;步骤三、在空中悬挂的容器内红薯块根生长达到观赏规格后,剥离容器及容器内栽培基质露出内部薯块,实现空中结薯观赏效果。红薯插条基部水培诱导分化形成吸收根系完成后,移栽入疏松土壤等栽培基质中仅保留吸收功能,不会再脱分化形成薯块,后期维护管理轻简化,不需要额外的人力物力。

    一种玄参增产的管理试验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47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907041.9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玄参种植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玄参增产的管理试验方法,本发明提出的玄参增产的管理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土壤条件、水肥条件一致的田块进行试验;S2、对玄参子芽进行播种工作,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S3、在玄参生长的特定时期进行合理的施肥;S4、对玄参进行常规的田间管理;S5、对玄参进行病虫害防治;S6、对试验玄参进行详细的田间记录;S7、对试验玄参的生育期进行准确记载;S8、采收加工并记录。该玄参增产的管理试验方法通过科学的选地、种子处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能够为玄参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玄参的产量和品质。

    一种土茯苓育苗方法及培育容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2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32190.3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茯苓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茯苓育苗方法及培育容器,包括用于承载的并联支架组件,所述并联支架组件的内侧卡接有用于育苗的培育组件,培育组件包括盛接灌溉水的蓄水池,蓄水池的两侧上部均安装有可伸缩的卡接件,蓄水池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侧滑动套设有育苗件,育苗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固定杆上的耳件,且固定杆的外侧套设有用于抵触耳件以及育苗件的第一弹簧,两组耳件之间固定安装有侧面中空设置的升降板。本发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种植过程中的批量调节,实现光照条件的调节,还能够实现批量添水并能够避免水体滞留影响根系的生长,确保土茯苓育苗过程的有效正常生长。

    一种应用ABT生根粉防治马铃薯黄萎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226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80117.9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ABT生根粉防治马铃薯黄萎病的方法,包括将ABT生根粉加入酒精中充分溶解,加蒸馏水稀释后备用;将苗龄2周的Désirée和中薯19试管苗取出,剪去根系,将马铃薯茎基部在ABT生根粉中浸泡后种植在水培盒中,观察马铃薯根系生长情况,筛选合适浓度的ABT生根粉备用;种植Désirée和中薯19试管苗,待植株长至4~6片真叶时,制备非苜蓿轮枝菌Vn011孢子悬浮液,浇灌在马铃薯茎基部;接种病原菌3天后,浇灌ABT生根粉在马铃薯茎基部;接种病原菌20天、30天、40天后统计病情等级,计算病情指数;接种病原菌50天后收获马铃薯测产,观察统计马铃薯根系生长情况。本发明利用ABT生根粉促进马铃薯根系和植株的迅速生长,达到防治马铃薯黄萎病的目的。

    一种太空诱变魔芋实生种子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3466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1726591.1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空诱变魔芋实生种子的培育方法,属于魔芋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太空诱变魔芋实生种子培育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缺少魔芋实生种子太空诱变后的培育技术问题,能够显著提高太空诱变魔芋实生种子的萌发率,同时使得幼嫩、珍稀的太空诱变魔芋实生种子幼苗快速适应外部环境、进而提高魔芋幼苗的成活率,使得珍贵的太空诱变种子得以延续和利用。本发明通过对太空诱变魔芋实生种子的前处理,为诱变成功提供种子质量保障,与前述步骤共同发挥作用,最终提升太空诱变魔芋实生种子的育种效率。

    一种立架尼龙网格种植葛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08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1707122.5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一种立架尼龙网格种植葛根的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依次包含以下步骤:整地起垄、扦插育苗、移栽定植、搭架铺网,整枝引蔓、施肥、露头选根、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本发明确定株距为30~35cm,行距为160~200cm,可使两行葛蔓有充足空间展开叶子,保证葛根最大面积进行光合作用。本发明的种植密度确定为1300‑1400株,可以保证整个葛种植基地群体结构合理,有足够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其立架尼龙网格式引蔓在有限空间内增大了葛根光合作用的叶面积,有利于葛根生长膨大,同时,也可以增加葛根种植密度,提高了葛根产量、土地使用率和葛农的经济效益。

    一种林下天麻仿野生栽培技术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85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10241.5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麻栽培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林下天麻仿野生栽培技术,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具有一定坡度且间伐过的杉木林,含腐殖质丰富土壤为栽种区域,采用穴栽;选盐麸木树种的枝条,斜砍成8‑10cm长短节,用0.25%硝酸铵液浸泡10min后捞出,在栽培场地挖穴长、宽、深为1m、1m、0.33m坑,其中麻种用量500g/穴,麻种大小8‑10g,菌材用量19.5‑20.5㎏/穴,下种后覆盖3‑5cm壤土,再覆盖4cm的树叶;在8月选用直径6‑10cm木材,截取规格长20cm的断木,蜜环菌菌包和断木按1:10的重量比,在指定地点按照指定规格挖穴培养蜜环菌菌材,并在第二年的1月下天麻种;在之后每年的10‑11月份采收,本发明天麻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天麻的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