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0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40997.9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学领域,涉及一种超支化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超支化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是由式Ⅰ所示的单体自缩聚反应制得;#imgabs0#式Ⅰ中,#imgabs1#为衍生自引发剂的三臂结构单元;#imgabs2#为由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开环加成聚合得到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链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本发明采用三乙基硼烷催化剂与TBD或DBU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为催化剂,高效催化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单体共聚制备一种新结构的超支化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提高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溶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201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67713.4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拓烯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IPC: C08G6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除聚碳酸酯原料中残留小分子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聚碳酸酯原料进行诱导结晶的步骤以及固相脱挥的步骤;所述方法先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聚碳酸酯原料进行诱导结晶,有效提高了聚碳酸酯的结晶度,有利于后续固相脱挥,再对结晶后的聚碳酸酯材料进行固相脱挥,有效脱除了聚碳酸酯原料中残留的小分子,使得处理后得到的聚碳酸酯材料无毒无害、安全性较高,且还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可以在食品、包装以及医疗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行业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39832.3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DMC催化剂激活不顺,或瞬间激活后易爆聚、安全风险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链转移剂/DMC催化剂混合液加入第一环管反应器中,升温到115~135℃,加入环氧化物进行DMC催化剂激活后,温度降到70~90℃;b.通入环氧化物和CO2,压力1~5MPa,温度70~85℃,内压反应;c.泵入由至少两个环管反应器串联的环管反应装置,继续通入环氧化物和CO2,压力1~5MPa,温度70~85℃,内压反应;c.气液分离,气相经净化处理后回收至CO2储罐,液相经精制处理后得到聚醚碳酸酯多元醇产品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693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80051352.2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64/18 , C08G81/00 , C08G77/448 , C08G6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缩聚生产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的连续方法,其中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个薄膜蒸发器,其中这种至少一个薄膜蒸发器在圆周处包含至少两个刮片元件,它们在各自的所述至少一个薄膜蒸发器中旋转。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使低聚碳酸酯与羟芳基封端的聚硅氧烷反应以提供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也称为SiCoPC。该方法的特征进一步在于,在低聚碳酸酯与羟芳基封端的聚硅氧烷使用至少一个薄膜蒸发器的反应中,遵循特定的工艺参数。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具有在聚硅氧烷域的同时窄尺寸分布下的大聚硅氧烷域的小体积比例,并且特征在于良好的机械性质,特别是在根据ISO 7391/ISO 180A的缺口冲击试验中的韧性断裂行为,良好的可加工性,例如在注射成型或挤出中,和良好的可流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77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80032127.4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G64/20
Abstract: 本文披露了一种用于通过使光气和一种或多种双酚在液相中反应制备界面聚碳酸酯的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容器和反应器内部构件,其中至少反应器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和/或反应器内部构件的表面的一部分由包含钯的钛合金制成或包覆。
-
公开(公告)号:CN11726419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94637.4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格掺杂碱性金属氧化物及其作为聚碳酸酯催化剂的应用。该材料包含碱性金属氧化物以及掺杂入其晶格中的金属离子,所述碱性金属氧化物为碱土金属或过渡金属中任意一种的氧化物,所述金属离子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IA、IIB、VIIB和VIII族中至少一种元素的离子。通过调整对碱性金属氧化物进行晶格掺杂,调控碱性氧化物碱强度及活性位点分布等催化剂表面微环境,采用该催化剂制备得到的聚碳酸酯具有较高分子量、窄分子量分布和较好色相。
-
公开(公告)号:CN1152867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876512.9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兼具耐低温冲击性、高耐热性和高折射率的共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含如下结构:1)来源于式(I)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式中,X1、X2分别独立的表示氢原子、C1‑C10的亚烷基、C6‑C20的亚芳基,X1、X2相同或者不同,优选二者相同;2)来源于双酚A的结构单元。本发明共聚碳酸酯可应用在对材料耐温变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特殊领域,避免因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材料出现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427480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80003372.2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旭化成株式会社
IPC: C08G64/20
Abstract: 一种聚碳酸酯制造装置的组装方法,所述聚碳酸酯制造装置包含多个装置要素,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制造装置的组装方法包含:对进行研磨和清洗后的装置要素的开口部进行养护,其中,利用相当于抛光轮#400的研磨剂对所述装置要素的与内部液体接触的金属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研磨,并且将所述研磨后的金属表面清洗至成为通过使所述金属表面与无纺布接触的检查而在无纺布上不附着污渍的状态;和在防尘罩内将所述装置要素的开口部与其它装置要素的开口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9253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64321.4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脂肪族共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该脂肪族共聚碳酸酯,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imgabs0#其中,R1为C3‑C10的亚烷基,R2为脂环族基团。本发明将特定的脂环族单体引入到脂肪族聚碳酸酯分子链中,得到了新型的脂肪族共聚碳酸酯。本发明中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热稳定性等性能,具有较好的热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38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502385.8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方式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工序A:将双酚化合物、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混合,得到含有双酚化合物的碱金属盐水合物固体以及双酚化合物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的悬浮液,分离悬浮液得到双酚化合物的碱金属盐水合物和双酚化合物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工序B:工序A得到的双酚化合物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与溶有光气的惰性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溶有聚碳酸酯低聚物的反应液;工序C:工序B得到的反应液与工序A得到的双酚化合物的碱金属盐水合物混合进行反应,加入封端剂、催化剂完成缩聚反应得到聚碳酸酯。能够显著减少水的消耗,并且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和很好的批次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