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87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3548.2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IPC: C07C263/10 , C07C265/04 , C07C265/08 , C07C265/12 , C09K11/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异氰酸酯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稀土上转换材料的异氰酸酯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稀土金属盐与配体混合溶解在无水乙醇或无水乙二醇中,溶剂热反应,制得稀土纳米颗粒;将制得的稀土纳米颗粒在450‑550℃煅烧后,得到稀土上转换材料;向有机胺类化合物的溶液中加入所述稀土上转换材料,稀土上转换材料占有机胺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1%‑10%,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制备得到异氰酸酯。本发明通过稀土上转换材料的光转换特性,使得异氰酸酯反应在低能近红外光激发下顺利进行,具有反应温和、设备要求低、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80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596791.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IPC: C07C265/12 , C09K19/12 , C09K19/18 , C09K19/30 , C09K19/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低介电损耗的液晶化合物、组合物和高频组件,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imgabs0#其中R选自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10的烯基或烯氧基、氟化烷基、氟化烯基和环烷基或含环烷基取代的烷基;X1~X8为甲基或氢,且X1~X8中至少有两个取代基是甲基;Z1和Z2分别选自单键、‑C≡C‑、‑CH=CH‑、‑CF=CF‑和‑CH2CH2;A环为苯环、环己烷或环己烯,其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还可以被甲基或卤素取代;n=0、1或2。本发明液晶化合物及其组合物不仅具有超低的介电损耗和高的品质因子,还具有宽的向列相温度区间、较低的粘度,适用于滤波器、移相器、相控阵雷达以及5G通信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26597.1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39/54 , C07C227/04 , C07C229/60 , C07C201/12 , C07C205/58 , C07C263/10 , C07C26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除草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氯‑4‑氟‑5‑(3‑甲基‑2,6‑二氧代‑4‑(三氟甲基)‑3,6‑二氢嘧啶‑1(2H)‑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异氰酸酯为原料构建尿嘧啶环,用其方法制备的中间体可以用来制备结构式为式(Ⅰ)的新型高效尿嘧啶类除草剂,其具有稳定的化除草活性,合成路学性质和更好的线简单,在农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在所述方法中使用的中间体化合物,以及用于生产所述中间体化合物的方法。#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1956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524837.2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山东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263/10 , C07C265/10 , C07C265/12 , C07C265/14 , C07C265/04 , C07C265/08 , B01J12/00 , B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气相反应器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及气相反应器。气相反应器具有用于分别通入胺和光气的进料通道、用于提供反应的反应区、骤冷区,方法包括使胺和光气在气相反应器的反应区内反应形成异氰酸酯,以及使异氰酸酯在气相反应器的骤冷区内冷却,并且气相反应器还包括气体吹扫机构,气体吹扫机构具有气体出口,气体出口所在的高度与进料通道的出口处所在高度差小于等于70cm,方法还包括在反应过程中经气体吹扫机构吹出惰性气体,以在反应区的内壁上形成自上而下且贴着反应区的内壁流动的气流。采用该方法合成异氰酸酯,可以抑制反应器内壁固体沉积物的形成,实现反应器的自清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45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3839.9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重庆普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IPC: C07C231/12 , C07C235/80 , C07C231/10 , C07C263/10 , C07C26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阿托伐他汀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以苯胺和光气为原料异氰化反应,再与3‑甲基‑2‑丁酮等原料一锅法合成阿托伐他汀中间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已有方法比,步骤简化,减少了物料的损耗,收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703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06609.5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7C271/28 , C07C271/30 , C07C271/24 , C07C271/12 , C07C271/38 , C07C269/04 , C07C263/04 , C07C265/14 , C07C265/12 , C07C265/10 , C07C265/04 ,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新材料化学品领域,首次披露了一类新颖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制备,以及其用于合成异氰酸酯的用途。该类氨基甲酸酯由胺和二氧化碳在合适烯烃存在下直接缩合制备得到,其在加热条件下热分解为异氰酸酯和相应的醇;该醇可以经由已知方法重新转换回收为烯烃和水。因此,上述反应序列的本质是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异氰酸酯并副产水的净反应,这是一个高度环境友好和资源利用型异氰酸酯绿色制备创新工艺流程,该工艺是异氰酸酯安全高效和低成本合成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1362835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310696.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苏州科晟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267/00 , C07F5/06 , C07C209/68 , C07C211/52 , C07C263/10 , C07C265/12 , C08K5/29 , C08L67/02
Abstract: 一种具有阻燃和抗水解功能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分子结构通式如下: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代表氢或烷基,X1,X2,X3各自独立地代表氯、溴或氢,且氢个数最多一个。本发明通过在芳香族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中引入卤元素,使化合物同时具有抗水解和阻燃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06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80055784.1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IPC: C07C68/02 , C07C69/96 , C07C263/04 , C07C265/08 , C07C265/10 , C07C265/12 , C07C265/14 , C07C269/00 , C07C271/04 , C07D251/54 , C07D263/44 , C07D295/20
Abstract: 一种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适合于实施该制造方法的流动式反应系统,所述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为基于流动式反应的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三光气溶液导入到流路(I)内,该三光气溶液在流路(I)内流通的过程中与固定化于流路(I)内的至少一部分的固体催化剂接触而产生光气溶液,使该光气溶液与在流路(II)内流通的含活性氢化合物溶液合流,并且在叔胺的存在下在反应流路内向下游流通并进行反应,从而在该合流液中得到羰基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78092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80001258.X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42 , H01M10/0569 , H01M4/134 , H01M4/133 , H01M10/0525 , C07F7/02 , C07F19/00 , C07C265/12 , C07F9/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其包括充当HF清除剂的化合物;以及涉及一种藉由包括所述非水电解质溶液来改善循环寿命特性和高温存储特性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44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278256.9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9K19/18 , C07C263/10 , C07C263/16 , C07C26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苯基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产率高;所述的联苯基液晶材料结构式为:通过化合物1与化合物2合成;所述的化合物1结构式为:所述的化合物2结构式为:合成过程如下:在反应容器中投入化合物1,化合物2,以及4‑二氧六环,粉末状碳酸钾,四(三苯基膦)钯升温回流反应一段时间,反应完毕降温至10‑20℃,加入乙酸乙酯,过滤除去盐,滤液浓缩至干;加入乙酸乙酯和水,搅拌一段时间后静置分层,水层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浓缩至干,加石油醚升温回流一段时间,降温至0‑5℃,搅拌结晶,过滤干燥得到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