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70458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0021454.0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IPC: G02B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2 , G02B7/09 , G02B9/00 , G02B9/62 , G02B9/64 , G02B13/001 , G02B13/0045 , G02B27/0025 , G02B27/646 , H04N5/2254 , H04N5/23212 , H04N5/232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成像镜头系统和具有该成像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成像镜头系统具有开口光圈以及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像侧透镜组群,像侧透镜组群从开口光圈朝向像侧依次具有负屈光力的第1像侧透镜组、正屈光力的第2像侧透镜组、负屈光力的第3像侧透镜组,第1像侧透镜组、第2像侧透镜组和第3像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组是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的对焦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和(7),0.2
-
公开(公告)号:CN10776540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442972.X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045 , G02B5/005 , G02B13/06 , G02B13/14 , G02B27/0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至少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光学成像系统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具备更大的收光以及更佳的光路调节能力,以提升成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08527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1180401.5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045 , G02B3/04 , G02B5/208 , G02B9/60 , G02B13/06 , G02B13/18 , G02B27/0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至少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其两个表面皆为非球面,其中第五透镜的至少一表面具有反曲点。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具备更大的收光以及更佳的光路调节能力,以提升成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84250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0059580.5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Inventor: 寺冈弘之
IPC: G02B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045 , G02B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秀的光学特性,窄角、小型的6个透镜组成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开始依次配置有: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3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的第4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5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6透镜,所述摄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公式,0.35≦f1/f≦0.50,3.00≦(R5+R6)/(R5‑R6)≦8.00,其中,f:摄像镜头整体的焦距;f1:第1透镜的焦距;R5:第3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第3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80246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1151581.4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建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045 , G02B9/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公开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光圈,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一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关系式:0.70
-
公开(公告)号:CN1096832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25818.9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045 , G02B13/0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和包括该光学镜头的成像设备。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以及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该光学镜头可实现成像质量好、长焦远摄、视场角大、通光孔径大、小型化等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00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80087864.9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零视差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17/04 , G02B13/0045 , G02B13/06
Abstract: 用于相机的透镜组件、相机透镜系统以及相机系统。透镜组件具有从对象侧到图像侧的光路,透镜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光轴并包括第一主透镜的第一透镜组;孔径光阑;以及光重定向构件,其中,光重定向构件布置在第一透镜组和孔径光阑之间,使得光路包括第一光路段和第二光路段,其中,第一光路段和第二光路段形成大于30度的角度,并且透镜组件具有在5度至135度范围内的水平视场。
-
公开(公告)号:CN109425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0991911.3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Inventor: 近藤雅人
IPC: G02B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045 , G02B9/64 , G02B13/006 , G02B13/16 , G02B13/18 , G02B27/005 , G02B1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且广视角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本发明的成像透镜从物体侧依次由正的第1透镜组(G1)、光圈(St)、第2透镜组(G2)、负的第3透镜组(G3)及正的第4透镜组(G4)构成,第1透镜组(G1)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地具有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透镜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透镜,第3透镜组(G3)由负透镜构成,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距离物体进行对焦时,仅第3透镜组(G3)沿着光轴(Z)向像侧移动,满足与第1透镜组(G1)的焦距和第1透镜组(G1)中的最靠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关的规定的条件式。
-
公开(公告)号:CN10942596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57801.6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琬茜
IPC: G02B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025 , G02B9/62 , G02B13/0045 , G02B13/0055
Abstract: 一种光学镜头,其具有一光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从物侧朝向像侧沿着所述光轴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第五透镜元件、第六透镜元件以及像平面,所述第一透镜元件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透镜元件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元件具有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四透镜元件具有第七表面和第八表面,所述第五透镜元件具有第九表面和第十表面,所述第六透镜元件具有第十一表面和第十二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92399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47642.9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3/08 , G02B13/0015 , G02B13/0045 , G02B13/0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望式取像光学透镜组,其技术要点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一使光路弯曲的光学反射元件Ⅰ,其反射面与第一透镜的光轴夹角为30°~60°;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一使光路再次发生弯曲的反射光学元件Ⅱ;及一具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光学反射元件Ⅰ的光线出射面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之间设有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光轴重合且与反射光学元件Ⅱ的反射面的夹角为30°~60°。其能够满足改变光轴方向并提供大的视场角,有效的减去屏幕中摄像头所占面积,在保证成像质量的情况下,配合手机上的机械伸缩机构,提升全面屏的屏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