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片连接结构及电池包

    公开(公告)号:CN107959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711233570.5

    申请日:2017-11-30

    发明人: 陆群 景座正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换热片连接结构及电池包,涉及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换热片连接结构,其包括:首连接管,其第一端用于与水循环设备连接,侧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用于与电池包内多个换热片中位于第一侧最先输入循环水的换热片的进水口或者出水口连接;中间连接管,其第一端与首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侧壁设置有第二连接口,用于与多个换热片中位于中部的换热片的进水口或者出水口连接;尾连接管,其第一端与中间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封闭,侧壁设置有第三连接口,用于与多个换热片中位于第二侧最后输入循环水的换热片的进水口或者出水口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换热片对电池包散热而无连接结构的技术问题。

    车身框架、车身总成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74740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156626.4

    申请日:2019-03-01

    发明人: 陆群 魏文达

    IPC分类号: B60K1/04 B62D21/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框架、车身总成及车辆,涉及车身框架技术领域,解决了电动汽车中由于在座椅下方放置标准电池箱使得轴间地板前后分离,降低车身框架刚度,导致车辆发生碰撞时,缺乏传力通道,无法进行前后受力传导,削弱车身框架刚强度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身框架,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设置在车身底部,用于承托标准电池箱;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上下层叠设置且相互支撑,构成容纳标准电池箱的容纳空间,且第二框架在远离第一框架的方向上凸起用于安装座椅。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两部分上下设置,在二者中间框出了标准电池箱的容纳空间,同时使得前后轴之间存在力的传导通道,增强了车身框架的刚强度。

    提示充电口盖未关闭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1102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185672.7

    申请日:2019-03-12

    发明人: 王克坚 袁广升

    IPC分类号: B62D25/24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示充电口盖未关闭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预判定充电口盖是否处于第一状态;若否,则等待第一预设时长t1,再次判定车辆是否处于第一状态;若否,则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指为所述充电口盖未关闭,并且车辆未处在充电的状态。在预检测充电口处在未关闭并且车辆未充电的情况下,开始进行计时,并在计时第一预设时间t1后再次检测充电口的状态,若再次检测时充电口仍未关闭,并且车辆仍然处在未充电状态下,则判定充电口盖处在非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未关闭状态,此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用户;以减小充电口盖未正确关闭而造成的异物进入充电口、充电口堵塞或者高压器件被破坏的概率。

    动力电池的充电方法、装置、电动车辆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26546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000914.X

    申请日:2020-09-22

    发明人: 王克坚 付雪军

    IPC分类号: B60L53/60 B60L53/31 B60L58/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方法、装置、电动车辆和电子设备。该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动力电池当前的第一温度;识别第一温度小于最低可充电温度,则控制充电桩暂停启动向动力电池充电的充电流程;控制充电桩向电池管理系统提供电流,以加热动力电池;继续监测动力电池的第二温度,识别第二温度达到最低可充电温度,则控制充电桩启动充电流程向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方法,能够避免动力电池低温充电可能产生的动力电池充电效率低、损坏动力电池容量等问题,控制充电桩向电池管理系统提供电流,以加热动力电池,能够提高动力电池的温度,保证了动力电池充电的可靠性,也有利于提高电动车辆的安全性能。

    一种车身边梁总成自动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940301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267168.1

    申请日:2019-04-03

    IPC分类号: B23K31/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边梁总成自动焊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车身边梁总成的车身A柱及其各部件组装好后进行焊接,从而形成A柱总成;将焊接好的A柱总成的第一端按照反变形焊接方式焊接于边梁合件第一端的端头上,其中,焊接前进行组装定位时将A柱总成的第二端相对预定位置朝向远离边梁合件第二端的方向偏转预设角度;门槛前加强斜梁焊接于A柱总成与边梁合件之间,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本发明中,通过合理的控制A柱总成、边梁合件与门槛前加强斜梁之间的焊接顺序,从而有效地将减少了焊接变形,提高了尺寸精度;将A柱总成的第一端按照反变形焊接方式焊接于边梁合件第一端的端头上,抵消了A柱总成的焊接变形,有助于控制车身边梁总成尺寸。

    一种电池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21118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129523.9

    申请日:2019-02-21

    发明人: 王克坚 穆浩淼

    IPC分类号: H01M10/44 H02J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对电池进行充电,在预设充电时间周期后获取电池当前的充电电流值;根据所述当前的充电电流值获取电池的第一单体电压值;根据所述第一单体电压值调整预设的拟合曲线的控制参数,并根据调整后的控制参数对应的拟合曲线确定调整的充电电流,以按照预设的电流调整时间周期对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调整,直至电池当前的充电电流值达到最小充电电流阈值;获取电池的第二单体电压值;根据所述第二单体电压值确定电池进入充电末期,以最小充电电流阈值进行充电。本发明通过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使得电池在充电末期以0.1C充电电流进行充电,能够保证电池充入更多的电量,实现了高效地对电池进行充电。

    接触器触点粘连的冗余判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90768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1340170.9

    申请日:2018-11-12

    发明人: 王克坚 张晓明

    IPC分类号: G01R31/32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触器触点粘连的冗余判断方法及系统。该该冗余判断方法包括:在接触器断开并延时预设时间后,采集接触器的主触点的前端电压和后端电压;在接触器断开后,获取接触器的辅助触点输入电压;根据主触点的前端电压和后端电压及接触器的辅助触点输入电压,比较确认接触器的粘连状况和主动放电状况。本发明通过主触点的前端电压和后端电压结合辅助触点输入电压进行判断,区分判断接触器为粘连状态还是正常工作状态,避免接触器辅助触点形变导致的误判致使接触器无法正常上电,从而提高了接触器触点粘连判断的准确性和触点状态反馈的可靠性,避免辅助反馈触点意外失效和接触器粘连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以提升整车高压安全性及可靠性。

    电动汽车的车速控制方法和车速控制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27856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1038731.X

    申请日:2018-09-06

    发明人: 陆群 付朝英

    IPC分类号: B60L15/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车速控制方法和车速控制系统及车辆,所述车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车控制器计算车辆所需扭矩,并向电机控制器发送扭矩命令;电机控制器计算车辆扭矩,并判断车辆扭矩和车辆所需扭矩之间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预定的第一扭矩差值;如果是,则执行扭矩命令,否则,控制驱动电机进行限扭矩输出;在电机控制器执行扭矩命令之后,整车控制器判断车辆实际扭矩与车辆所需扭矩之间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预定的第二扭矩差值;如果否,则向电机控制器发送限扭矩指令,以便电机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进行限扭矩输出。由此,能够分别通过电机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对车辆的状态进行监控,以保证电动汽车的动力输出安全性和系统可靠性。

    一种铝合金前机舱总成焊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01463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810950122.5

    申请日:2018-08-20

    IPC分类号: B23K31/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前机舱总成焊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分别单独制作出前上防撞梁连接总成及其余零部件,其中,所述前上防撞梁连接总成包括:前上防撞梁合件,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左前防撞梁连接板总成和所述右前防撞梁连接板总成的上端部,前上防撞梁合件可相对于左前防撞梁连接板总成或右前防撞梁连接板总成移动;B:将所有零部件安装至工装上;C:将前上防撞梁合件固定;D:焊接连接所有零部件。通过工艺顺序优化,完成前上防撞梁合件的安装,同时,前上防撞梁合件在前机舱总成焊接的过程中还起到了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梁的作用,能有效控制前机舱Y向的焊接变形量。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0835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01810.0

    申请日:2020-09-22

    发明人: 王克坚 容毅楠

    IPC分类号: B60L15/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其中,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目标车速和目标加速度以及当前车辆的当前车速;根据目标车速和当前车速的车速差计算得到计算电机扭矩;根据目标加速度计算得到当前车辆以目标加速度行驶所需的需求电机扭矩;根据计算电机扭矩和需求电机扭矩将计算电机扭矩或需求电机扭矩确定为输出电机扭矩。该方法同时根据目标车速和目标加速度对车辆进行控制,从而可以保证车辆的车速和加速度均在目标范围内,使车辆行驶更平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