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45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02670.0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J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体辐射源空腔发射率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包括第一恒温光阑、第二恒温光阑、第一恒温水槽、第二恒温水槽、标准辐射温度计、数字多用表、标准样片、被测黑体辐射源空腔;校准方法步骤为:S1、将控制管道安装完成;S2、令第二恒温水槽内的水温与第二恒温光阑的温度一致;S3、令第一恒温光阑与第一恒温水槽的温度一致;S4、使用标准辐射温度计分别向标准样片、被测黑体辐射源空腔进行照射,记录输出电压一、输出电压二;S5、令第一恒温光阑、第二恒温光阑的温度与第二恒温水槽内的水温一致;S6、重复步骤S4,记录输出电压三、输出电压四;S7、计算发射率,与被测黑体辐射源空腔之前标定的发射率进行对比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234509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011302670.0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体辐射源空腔发射率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包括第一恒温光阑、第二恒温光阑、第一恒温水槽、第二恒温水槽、标准辐射温度计、数字多用表、标准样片、被测黑体辐射源空腔;校准方法步骤为:S1、将控制管道安装完成;S2、令第二恒温水槽内的水温与第二恒温光阑的温度一致;S3、令第一恒温光阑与第一恒温水槽的温度一致;S4、使用标准辐射温度计分别向标准样片、被测黑体辐射源空腔进行照射,记录输出电压一、输出电压二;S5、令第一恒温光阑、第二恒温光阑的温度与第二恒温水槽内的水温一致;S6、重复步骤S4,记录输出电压三、输出电压四;S7、计算发射率,与被测黑体辐射源空腔之前标定的发射率进行对比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370189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113386.3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系统,包括红外感应模块、摄像头模块、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红外测温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和摄像头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测温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A/D转换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模块用于将红外感应模块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到控制模块。本发明实现实时温度采集,充分发挥“红外测温”的便捷性、时效性、安全性等特点,更好服务于社会。
-
公开(公告)号:CN219320234U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20033976.3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广 , 肖哲 , 郭小岩 , 王舵 , 孙威 , 佟俊婷 , 姜天淇 , 王琳 , 魏薇 , 洪滔 , 董佳 , 刘凤健 , 高福生 , 董璐 , 邹振龙 , 智鹏远 , 李智轩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检测报警仪用通气装置,涉及气体检测装技术领域,包括检测操作台,所述检测操作台上部设有通气空腔,所述通气空腔内设有通气机构,所述检测操作台下部设有操作空腔,所述检测操作台下部一侧设有滑动开口,所述滑动开口内设有观察滑槽,所述观察滑槽内滑动插装有透明观察板,所述操作空腔内设有两对夹持机构与储电机构,通过旋拧夹持机构内的旋钮进而夹持检测报警仪,达到夹持不同种气体检测报警仪,通过启动通气机构内的风机使气体进行一个流通,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内有害气体排出,同时通过设计的储电机构可以对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216746444U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23226408.5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J5/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体温检测设备,包括箱体,升降装置、旋转装置和体温检测装置;升降装置设置在箱体内,旋转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上方,可相对于升降装置水平旋转;体温检测装置设置在旋转装置的上方,并可在旋转装置的带动下进行水平转动,实现全方位体温监测;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设置在箱体内,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的一端相连,丝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箱体的侧壁上,丝杆通过正反螺纹连接有第一活动块,第一活动块的上表面与X型支撑架的一端铰接,X型支撑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块铰接,箱体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板,第二活动块活动卡接在升降板上的活动槽中。
-
公开(公告)号:CN202661200U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20353972.5
申请日:2012-07-20
Applicant: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K15/00
Abstract: 一种管式热电偶检定炉用均温块涉及一种配合管式热电偶检定炉使用的均温块结构的改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式热电偶检定炉用均温块;用于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的检定,以改善管式热电偶检定炉温场均匀性,提高轴向、径向温场的技术指标。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一金属圆柱体,其结构要点是:在该金属圆柱体的一底面上开有一个轴向盲孔Ⅰ,在金属圆柱体的另一个底面上设置有轴向盲孔Ⅱ。
-
公开(公告)号:CN219572918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275736.4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广 , 许嘉龙 , 郭小岩 , 洪滔 , 刘凤健 , 姜天淇 , 王琳 , 魏薇 , 王舵 , 董佳 , 孙威 , 佟俊婷 , 王雨时 , 高福生 , 李聪 , 李道波 , 高宏军
IPC: G01B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花纹深度规,一种轮胎花纹深度规,包括测量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测量结构包括量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拨片,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固定拨片将所述固定拨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尺框上,所述固定拨片的底面且位于所述量尺测量槽处设有固定凸起,所述固定拨片的另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器,所述尺框且位于所述固定器方向开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固定器与所述卡扣紧密接触,本装置在使用时,固定拨片上的固定凸起将量尺夹持在量尺测量槽内,减小了读数所产生的偏差,提高了读取数据的精度,在收纳时也可将量尺插入到收纳槽中,便于收纳,防止量尺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218524263U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21983751.6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烙铁温度计校准装置,包括测温探头、活动环、连接部、持握部、导线、校准终端;所述测温探头内包含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电烙铁温度计触电温度以及加热块温度;所述活动环套接于连接部内侧,可在竖直方向上上下滑动;所述连接部固定接在所述持握部上方;所述连接部为空心管状结构,其内接有导线;所述导线将测温探头与校准终端通过电路连接起来。本新型利用活动环对应电烙铁温度计上感温线的支柱,使测温探头紧密贴合温度计测点,同时设置两个温度传感器,利用PID算法快速调节热源温度,克服校准时测温探头接触温度较低的测点时产生的温度瞬变,实现温度计的精确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213516039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2692694.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J5/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体辐射源空腔发射率校准装置,包括第一恒温光阑、第二恒温光阑、第一恒温水槽、第二恒温水槽、标准辐射温度计、数字多用表、标准样片、被测黑体辐射源空腔,第一恒温光阑与第二恒温光阑并排设置,第一恒温光阑、第二恒温光阑中心位置均设置有透光孔,第一恒温光阑内设置有第一容纳腔体且第一容纳腔体与第一恒温水槽相连通,第二恒温光阑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体且第二容纳腔体与第二恒温水槽相连通;标准样片、被测黑体辐射源空腔并排设置在第一恒温光阑的一侧,标准辐射温度计设置在第二恒温光阑的一侧,标准辐射温度计的发射口与透光孔相对应,标准辐射温度计与数字多用表电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9641018U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20275739.8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广 , 许嘉龙 , 郭小岩 , 孙威 , 王舵 , 姜天淇 , 王琳 , 魏薇 , 洪滔 , 董佳 , 刘凤健 , 佟俊婷 , 王雨时 , 高福生 , 邹振龙 , 王景满 , 赵茉楠 , 李聪 , 高宏军 , 李道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量检测用调节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侧壁面安装有调节驱动机构,所述筒体上壁面和下壁面分别安装有进液替换机构和出液替换机构,所述筒体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筒体下壁面为凹形,在需要更换第二圆盘的密封圈时,通过拆卸筒体下壁面的出液口,再通过电机箱内部的电机驱动,从而将第二圆盘旋转到筒体下壁面可更换的位置,此时通过旋拧紧固螺栓,从而将压板在密封圈上壁面进行拆卸,从而将密封圈在第二圆盘上进行拆卸,从而更换新的密封圈在将新的密封圈通过压板进行固定,再通过一对紧固螺栓进行固定,从而解决了这种装置存在不便于更换密封机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