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30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20621.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赵晓曼 , 刘昆朋 , 高奇思 , 张霖 , 刘龑 , 周元刚 , 刘波 , 罗俊 , 段祥玥 , 郑春菊 , 郭天昀 , 甘明 , 陈湫林 , 申峻 , 包光伟 , 王瑞果 , 杨俊秋 , 李诗勇 , 张莎莉 , 杨超 , 姜蓉蓉 , 李俊文 , 陆禹初 , 杨建兰 , 刘秉聪 , 潘文见 , 黄彦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测算系统及方法,涉及电力设备监测与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并进行预处理;通过按键输入模块输入油温表实测的油温、电流互感器实测的电流、变压器参数等数据;通过计算模块计算出变压器的绕组热点温度;通过控制面板进行显示。本装置为独立手持设备,不涉及与电力设备的连接,工作人员可随身携带。不涉及与主变的连接,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也能保证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本装置基于绕组热点温度算法,也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其准确精度不随运行年限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2824.3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郭天昀 , 包光伟 , 张霖 , 王瑞果 , 甘明 , 班朝晖 , 林轩安 , 陈湫林 , 李俊文 , 高奇思 , 段祥玥 , 申峻 , 杨建兰 , 周元刚 , 刘波 , 姜蓉蓉 , 郑春菊 , 罗俊 , 刘聂天和 , 章海 , 万成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频耐压试验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式耐压装置,包括:试验变压器部分,包括第一变压组件和第二变压组件,所述第二变压组件堆叠在第一变压组件的上方,形成插接;保护部分,套接于第一变压组件和第二变压组件的外部,用于起到防护作用;通过采用两个单独的小变压器串联串联,从而大幅度减少整体体积,同时将整体重量拆分,更加便于运输,提高使用的便捷性;两组变压器采用堆叠串联的方式,实现电压成倍增加,能应对35KV以上的耐压实验使用,同时有效的减少现场接线数量,提高安全性;保护部分既可以对两组变压器进行支撑避免倒塌又可对安装位置进行限制,使其触点对接更加准确,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9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53307.6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郭天昀 , 包光伟 , 张霖 , 王瑞果 , 甘明 , 班朝晖 , 林轩安 , 陈湫林 , 李俊文 , 高奇思 , 段祥玥 , 申峻 , 杨建兰 , 周元刚 , 刘波 , 姜蓉蓉 , 郑春菊 , 罗俊 , 刘聂天和 , 章海 , 万成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涉及变压器串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验变压器串接结构及串接方法,包括:变压器部分,包括第一变压组件和第二变压组件;串接部分,设置于第一变压组件和第二变压组件之间,用于将两者采用堆叠式接触串联;保护部分,套接于变压器部分的外部,用于起到防护作用;本发明采用圆柱形的保护部分对两个堆叠的变压器进行支撑和保护,解决了传统工频耐压试验设备的安装弊端,有效的降低了整体体积,且分化重量,起到便于携带的作用;采用贴合式触点导电串接的方式,对接速度更快、更准确,无需人工接线,效率更高,同时解决了现场线束拖拉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确保作业的安全、规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15246.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段祥玥 , 郑春菊 , 罗俊 , 张霖 , 姜蓉蓉 , 申峻 , 薛静 , 潘文见 , 杨俊秋 , 郭天昀 , 张莎莉 , 陆禹初 , 赵晓曼 , 甘明 , 李俊文 , 李佳 , 孙学文 , 王瑞果 , 周元刚 , 杨超 , 魏臻 , 靳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护罩安装的绝缘操作杆头,包括轴体单元和支撑单元。本发明可以调整夹持尺寸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不同尺度大小的绝缘防护罩,并通过主轴组件使操作杆头在碰触到所需保护电气设备时代表绝缘防护罩已经安装接近底部,在主轴组件碰触到电气设配时会使夹持组件收缩以渐渐将绝缘防护罩放置在安装位置,可以更加方便的确认安装距离使经验不够丰富的工作人员可以更简单的判断绝缘防护罩与电气设备的距离,同时通过碰触电气设备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操作失误损伤电气设备或者绝缘防护罩,以及防止误触导致意外触电等状况发生增加了工作人员操作时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