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91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73257.5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G06F40/30 , G06F40/289 , G06F40/216 , G06F40/194 , G06F16/35 , G06N20/10 , G16H50/20 ,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关键词生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关键词生成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信息处理终端,依次执行文本预处理模块、词向量训练模块以及语义距离计算模块后,进行客观词汇网络构建,确定心理学语义指标,进而实现关键词生成;文本相似性分析包括文本预处理、词向量训练、语义距离计算及权重分析;文本预处理包括文本分词、词性标记、情绪词分析及词频统计,词向量训练包括参数设置、训练算法及语料库,语义距离计算包括段落/页面、句子、词组及单词,权重分析包括词向量加权和关键词提取。本发明利用文本相似性分析、心理学语义指标分析以及机器学习预测分析等步骤,减少待挖掘文本的标注量,节约人力成本,且提高了关键词抽取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6412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811307283.9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的个体核心特质预测系统及方法,识别模块,用于甄别出与各个核心特质紧密相关的多模态数据变量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预测模型建立模块,用于通过机器学习手段,融合多模态特征,建立对相应目标变量具有实际预测效果的预测模型;验证模块,用于通过样本内部交叉验证,及跨样本外部验证后,保留信效度良好的预测模型作为预测系统的核心,并搭载配套的智能化平台,能够导出评估报告,并对相应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多模态融合后的特征集合对目标变量进行预测,不仅能考虑各模态数据间的交互作用,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各模态指标的优势,增加对目标变量的预测效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299865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1034545.9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G06Q10/06 , G06F40/289 , G06F40/30 , G06Q50/26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语义分析的心理测评系统及方法、信息数据处理终端,包括信息及参数设置模块、题库和题目呈现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语料库和常模模块、语义网络计算模块和可视化反馈模块等。本发明将语义网络理论、文本挖掘等方法应用于创造力测评,并开发适用于在线测评和计算机计分的测评软件,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的纸笔测验。得到实验证据支持、个体评价基于大样本常模数据、测评简洁且友好,可广泛运用于创造力的科学研究、学校的创新教育、企业研发人员的选拔与评估等,为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46412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07283.9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的个体核心特质预测系统及方法,识别模块,用于甄别出与各个核心特质紧密相关的多模态数据变量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预测模型建立模块,用于通过机器学习手段,融合多模态特征,建立对相应目标变量具有实际预测效果的预测模型;验证模块,用于通过样本内部交叉验证,及跨样本外部验证后,保留信效度良好的预测模型作为预测系统的核心,并搭载配套的智能化平台,能够导出评估报告,并对相应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多模态融合后的特征集合对目标变量进行预测,不仅能考虑各模态数据间的交互作用,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各模态指标的优势,增加对目标变量的预测效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29986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34545.9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语义分析的心理测评系统及方法、信息数据处理终端,包括信息及参数设置模块、题库和题目呈现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语料库和常模模块、语义网络计算模块和可视化反馈模块等。本发明将语义网络理论、文本挖掘等方法应用于创造力测评,并开发适用于在线测评和计算机计分的测评软件,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的纸笔测验。得到实验证据支持、个体评价基于大样本常模数据、测评简洁且友好,可广泛运用于创造力的科学研究、学校的创新教育、企业研发人员的选拔与评估等,为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