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159511U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20086453.5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瑞迩威(北京)轨道技术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光辉 , 禹雷 , 王亚男 , 寇胜宇 , 王会永 , 王伟华 , 高增增 , 冉蕾 , 丁静波 , 张艳 , 高志国 , 王汉民 , 王聚光 , 梁延科 , 岳彤 , 刘记功 , 张一 , 李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筋连接套筒用密封塞,包括堵塞柱、连接块和多个用于增大堵塞柱与钢筋连接套筒摩擦力的紧塞环,堵塞柱的顶端固定在连接块的底部,多个紧塞环套设在堵塞柱上,堵塞柱可插接在钢筋连接套筒内,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钢筋连接套筒上的密封塞,属于钢筋连接技术技术领域,能够标记钢筋连接套筒的位置并且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套筒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21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74434.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Q50/08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结构受力的桥梁墩台沉降限值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铁道工程运营与维护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数据集;基于数据集中桥梁和轨道结构的实际尺寸建立桥梁‑轨道结构空间有限元模型;将第一沉降值代入模型,计算得到桥梁上无砟轨道力学特性相关指标值;在模型中,在第一沉降值基础上增加沉降量;获取不同相关指标达到限值时所对应得到的第二沉降值,选择第二沉降值最小所对应的相关指标为敏感指标;计算各个桥梁墩台高度的变化量的累积值,计算累积值和第二沉降值最小值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大小进行不同等级的预警。本发明的优点是:以轨道结构部件受力变形为控制条件,对铁路桥梁沉降区段桥梁墩台的沉降限值进行计算并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7702.1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魏广宁 , 姚一鸣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昆 , 王伟华 , 金占东 , 高志国 , 杨军 , 王汉民 , 孙永华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空间坐标系并放入生成的道床单元三维模型;S2,构建道床单元中道床的下层筋分布;S3,对不同股道的轨枕进行分组,并对得到的轨枕组进行排序,得到顺序轨枕组;S4,计算得到道床的中层筋分布;S5,计算得到道床上层筋分布;S6,再次判断所述道床单元的类型,构建无底座道床钢筋分布;S7,构建底座的钢筋分布和组合结构的钢筋分布。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BIM模型内的信息和三维形式,根据道床和底座的实际结构智能创建钢筋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操作繁琐、难以修改、逻辑复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43759.1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监测设备施工方法,包括现场踏勘,确定仪器、设备的安装方案与布线方案;仪器、设备安装,将通信供电数据处理集成设备安装在机柜内,再将机柜和传感器安装在预设的安装位置;接线与布线,采用电缆桥架与钢软管相结合的方式固定线缆,汇聚于机柜;位移标识喷涂,在视频监测靶点喷涂清晰且便于识别的位移标识;防水防锈处理,采用硅酮密封胶在螺栓孔、防护装置缝隙处进行防水防锈施工作业;本发明通过形成一套合理的监测系统施工作业流程及方法,提高了监测系统施工作业效率,增强了监测系统施工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2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48027.9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王伟华 , 韦凯 , 臧传臻 , 韦臻 , 程杰 , 王奇胜 , 陈长丰 , 王聚光 , 王玉昆 , 高志国 , 李中海 , 郭臣 , 蔡君君 , 武希涛 , 姚章军 , 卢宁 , 岳彤 , 李建森 , 王显 , 谢梦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18/2131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路实际运营敏感频带的钢轨谐振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铁路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铁路现场的运营条件进行运营轨道的病害特征测试,获取实际运营状态下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信号;将振动信号分别输入频域特征识别算法中,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将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通过定点理论进行优化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将谐振器设计理论、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及振动主频信息中的最低幅值输入多目标优化算法中计算得到钢轨谐振器设计参数。本发明可根据现场的主要轨道动力伤损特征,提出对应的钢轨动力谐振器动力学参数,同时实现对多个轨道病害主振频带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404256.9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一鸣 , 魏广宁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琨 , 王伟华 , 肖锐 , 徐鹏 , 刘杰 , 高志国 , 王汉民 , 赵长石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 张宝文 , 王健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S1,创建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三维模型;S2,三维建模;S3,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X筋分布;S4,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Y筋分布;S5,根据读入的钢筋网片分布方案,将S3、S4得到的底座X筋、Y筋布置方案进行网片划分;S6,计算自密实混凝土层的钢筋分布;S7,计算限位凹槽加强筋:S8,生成限位凹槽周围的防裂筋布置方案;S9,重复步骤S2‑S8,完成其它轨道板单元的钢筋智能建模。该方法提高了建模效率,避免了人工布置钢筋产生的错误,能够通过参数设置动态调整建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09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67702.1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魏广宁 , 姚一鸣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昆 , 王伟华 , 金占东 , 高志国 , 杨军 , 王汉民 , 孙永华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空间坐标系并放入生成的道床单元三维模型;S2,构建道床单元中道床的下层筋分布;S3,对不同股道的轨枕进行分组,并对得到的轨枕组进行排序,得到顺序轨枕组;S4,计算得到道床的中层筋分布;S5,计算得到道床上层筋分布;S6,再次判断所述道床单元的类型,构建无底座道床钢筋分布;S7,构建底座的钢筋分布和组合结构的钢筋分布。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BIM模型内的信息和三维形式,根据道床和底座的实际结构智能创建钢筋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操作繁琐、难以修改、逻辑复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69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04256.9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一鸣 , 魏广宁 , 王奇胜 , 徐凌雁 , 寇胜宇 , 程杰 , 王会永 , 王玉琨 , 王伟华 , 肖锐 , 徐鹏 , 刘杰 , 高志国 , 王汉民 , 赵长石 , 刘轲 , 张荣鹤 , 张晓波 , 郭臣 , 张宝文 , 王健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S1,创建典型区间地段铁路无砟轨道三维模型;S2,三维建模;S3,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X筋分布;S4,计算底座上层和下层的Y筋分布;S5,根据读入的钢筋网片分布方案,将S3、S4得到的底座X筋、Y筋布置方案进行网片划分;S6,计算自密实混凝土层的钢筋分布;S7,计算限位凹槽加强筋:S8,生成限位凹槽周围的防裂筋布置方案;S9,重复步骤S2‑S8,完成其它轨道板单元的钢筋智能建模。该方法提高了建模效率,避免了人工布置钢筋产生的错误,能够通过参数设置动态调整建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674434.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Q50/08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结构受力的桥梁墩台沉降限值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铁道工程运营与维护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数据集;基于数据集中桥梁和轨道结构的实际尺寸建立桥梁‑轨道结构空间有限元模型;将第一沉降值代入模型,计算得到桥梁上无砟轨道力学特性相关指标值;在模型中,在第一沉降值基础上增加沉降量;获取不同相关指标达到限值时所对应得到的第二沉降值,选择第二沉降值最小所对应的相关指标为敏感指标;计算各个桥梁墩台高度的变化量的累积值,计算累积值和第二沉降值最小值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大小进行不同等级的预警。本发明的优点是:以轨道结构部件受力变形为控制条件,对铁路桥梁沉降区段桥梁墩台的沉降限值进行计算并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218580370U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22641786.8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继军 , 尤瑞林 , 刘伟斌 , 高睿 , 王彦辰 , 王云林 , 宁娜 , 王梦 , 高志国 , 张镇 , 伍卫凡 , 张海磐 , 杜香刚 , 范佳 , 刘海涛 , 赵磊 , 施成 , 易强 , 袁家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砟轨道埋入式轨枕,属于轨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轻枕本体及多个连接件,轻枕本体为长方体结构;多个连接件间隔固定在轻枕本体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轻轨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固定多个连接件,可以增强轨枕本体与现浇道床之间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性能,提高轻枕本体与现浇道床的连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