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塑转子、电机及通风机

    公开(公告)号:CN11238316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1071596.6

    申请日:2020-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塑转子、电机及通风机,包塑转子包括转子壳体,设置于转子壳体底部的包塑体,与包塑体连接的转子轴,包塑体包覆转子壳体的底部,转子壳体、包塑体、转子轴一体成型,转子壳体底部对应转子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注塑流道,转子壳体底部还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注塑流道,转子轴与所述包塑体连接的一端沿径向设置有第三注塑流道。本发明的第一注塑流道和第二注塑流道的分布均匀合理,实现了注塑过程中的均匀填充,便于注塑过程中包塑体与转子壳体的可靠结合,提升了包塑工艺的可靠性。同时转子轴设置有第三注塑流道,从而转子壳体、包塑体和转子轴可整体注塑成型,简化了工艺,提高了装配精度。

    一种外转子电机定子及其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238315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086328.1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定子及其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齿,所述定子齿包括齿靴,所述齿靴的外弧面偏心圆与转子的内壁面形成阶梯渐变气隙,所述气隙的径向最大宽度为a,最小径向宽度为b,且a≥2b,所述齿靴的倾斜角位于气隙径向最大宽度处且偏离齿中侧,其倾斜角气隙径向宽度为c,且2b≥c>b,所述齿靴的倾斜角所占轴向角度为β,β≤0.05α,所述齿靴的内表面偏心圆偏心距为d,偏心角度为γ,偏心圆半径为e,定子中心线齿高为H,定子齿宽为f,齿靴内表面高L=d+e,f≤3*(H‑L)=3*(H‑d+e),其中,d≤e≤1.5d、γ=倍数 一种电机,所述电机的定子槽数及级数为偶数,且电机满足

    转子铁芯、转子、电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3923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15723.X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子铁芯、转子、电机,其中一种转子铁芯,包括第一冲片体及多个第二齿体,所述第一冲片体具有内侧环体以及沿所述内侧环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齿体,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齿体之间均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齿体,所述第二齿体的周向两侧分别与与之相邻的第一齿体之间形成磁钢槽,所述第二齿体齿根与所述内侧环体之间具有间隙。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转子铁芯、转子、电机,第二齿体与内侧环体之间具有间隙,能够有效防止相邻磁极之间的短路造成的漏磁现象发生,提升电机的性能。

    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348919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887865.4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其中的电机转子包括内铁芯、外铁芯,外铁芯与内铁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外铁芯上具有靠近内铁芯的第一轴向通孔以及远离内铁芯的第二轴向通孔,还包括固定体、减震体,固定体具有穿行于第一轴向通孔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穿行于第一间隙的第二固定部,减震体具有穿行于第二固定部与内铁芯之间的第一减震部以及穿行于述第二轴向通孔的第二减震部。根据本发明,固定体通过第一固定部能够对外铁芯形成可靠的轴向及径向定位,同时减震体则通过第一减震部以及第二减震部提升了整个电机转子的减震效果,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的重量集中于外铁芯导致动平衡差、强度差等问题,提升电机转子的整体动平衡及稳定性。

    一种包塑转子、电机及通风机

    公开(公告)号:CN11238316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071596.6

    申请日:2020-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塑转子、电机及通风机,包塑转子包括转子壳体,设置于转子壳体底部的包塑体,与包塑体连接的转子轴,包塑体包覆转子壳体的底部,转子壳体、包塑体、转子轴一体成型,转子壳体底部对应转子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注塑流道,转子壳体底部还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注塑流道,转子轴与所述包塑体连接的一端沿径向设置有第三注塑流道。本发明的第一注塑流道和第二注塑流道的分布均匀合理,实现了注塑过程中的均匀填充,便于注塑过程中包塑体与转子壳体的可靠结合,提升了包塑工艺的可靠性。同时转子轴设置有第三注塑流道,从而转子壳体、包塑体和转子轴可整体注塑成型,简化了工艺,提高了装配精度。

    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34891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87865.4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其中的电机转子包括内铁芯、外铁芯,外铁芯与内铁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外铁芯上具有靠近内铁芯的第一轴向通孔以及远离内铁芯的第二轴向通孔,还包括固定体、减震体,固定体具有穿行于第一轴向通孔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穿行于第一间隙的第二固定部,减震体具有穿行于第二固定部与内铁芯之间的第一减震部以及穿行于述第二轴向通孔的第二减震部。根据本发明,固定体通过第一固定部能够对外铁芯形成可靠的轴向及径向定位,同时减震体则通过第一减震部以及第二减震部提升了整个电机转子的减震效果,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的重量集中于外铁芯导致动平衡差、强度差等问题,提升电机转子的整体动平衡及稳定性。

    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348919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887859.9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其中的电机转子包括内铁芯、外铁芯,外铁芯环绕内铁芯的周向设置且外铁芯与内铁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中填充有第二减震体,外铁芯包括中间铁芯段以及处于中间铁芯段的两端的端部铁芯段,端部铁芯段包括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上分别具有轴向上连通的第一轴向流通部、第二轴向流通部且第一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与第二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不相等,第一轴向流通部与第二轴向流通部内填充有第一减震体。根据本发明,第一减震体能够形成台阶面结构,提升了第一减震体对外铁芯的支撑强度以及连接强度,进而提升了整个电机转子的减震效果即电机转子的整体动平衡、稳定性。

    一种外转子电机定子及其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2383156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1086328.1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定子及其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齿,所述定子齿包括齿靴,所述齿靴的外弧面偏心圆与转子的内壁面形成阶梯渐变气隙,所述气隙的径向最大宽度为a,最小径向宽度为b,且a≥2b,所述齿靴的倾斜角位于气隙径向最大宽度处且偏离齿中侧,其倾斜角气隙径向宽度为c,且2b≥c>b,所述齿靴的倾斜角所占轴向角度为β,β≤0.05α,所述齿靴的内表面偏心圆偏心距为d,偏心角度为γ,偏心圆半径为e,定子中心线齿高为H,定子齿宽为f,齿靴内表面高L=d+e,f≤3*(H‑L)=3*(H‑d‑e),其中,d≤e≤1.5d、γ=A*α,α=360°/N,其中,A表示倍数,N表示定子齿数;一种电机,所述电机的定子槽数及极数为偶数,且电机满足

    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348919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110887846.1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其中的电机转子包括内铁芯、外铁芯,外铁芯环绕内铁芯的周向设置且外铁芯与内铁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中填充有第二减震体,沿内铁芯的轴向,外铁芯至少包括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第一铁芯段上具有第一轴向流通部,第二铁芯段上具有第二轴向流通部,第一轴向流通部与第二轴向流通部在轴向上连通,且第一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与第二轴向流通孔的通流截面积不相等,第一轴向流通部与第二轴向流通部内填充第一减震体。根据本发明,第一减震体能够形成台阶面结构,提升了第一减震体对外铁芯的支撑强度以及连接强度,进而提升了整个电机转子的减震效果即电机转子的整体动平衡、稳定性。

    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8919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87859.9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其中的电机转子包括内铁芯、外铁芯,外铁芯环绕内铁芯的周向设置且外铁芯与内铁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中填充有第二减震体,外铁芯包括中间铁芯段以及处于中间铁芯段的两端的端部铁芯段,端部铁芯段包括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上分别具有轴向上连通的第一轴向流通部、第二轴向流通部且第一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与第二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不相等,第一轴向流通部与第二轴向流通部内填充有第一减震体。根据本发明,第一减震体能够形成台阶面结构,提升了第一减震体对外铁芯的支撑强度以及连接强度,进而提升了整个电机转子的减震效果即电机转子的整体动平衡、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