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3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2225.0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IPC: E21B47/00 , G01L5/00 , E21B47/00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岩石力学的应力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应力测量及数字岩石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目标区域内应力传感器测量的应力数据,以及应力传感器的坐标,然后将应力数据以及应力传感器的坐标,输入生成的目标区域地层和应力传感器模型中,获得坐标对应的应力大小和方向,最后基于预设的应力集成算法,分别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坐标对应的应力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区域内不同地层的连续应力场。由此,在提高了目标区域应力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应力数据处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131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65597.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 , 库尔勒金川矿业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2 , G06T17/0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判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数字岩心的孤岛工作面冲击危险评价方法,采用小直径取芯与大直径卸压钻孔结合的方法,既能获取孤岛工作面危险区域实体煤心,又能观察大直径卸压钻孔裂隙分布与坍缩的情况,更能利用大直径卸压钻孔进行孤岛工作面卸压解围,减弱冲击地压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基于熵权法对开采中的孤岛工作面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能够更加直观的分析当前开采状态是否安全。本发明中评价对象更具体、评价指标更具针对性,评价因素更为科学合理,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评价区域的冲击危险状态。本发明立足于煤矿实际需求,指导煤矿开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4316.8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顶板的物理力学参数以及所述顶板与煤层对应的刚度参数;获取煤层的煤体峰值强度;获取煤层超前支撑压力峰值位置到煤壁的距离;基于所述顶板的物理力学参数、所述顶板与煤层对应的刚度参数和所述煤体峰值强度,获取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发生的判别阈值;基于所述煤层超前支撑压力峰值位置到煤壁的距离值和所述判别阈值,对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进行监测。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对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进行便捷、有效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36249.8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应力异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应力异常识别方法包括:获取一个或多个周期内各液压支架的应力数据,并根据不同周期内的应力数据确定液压支架的应力变化因子;根据应力变化因子和预设的增大因子确定优化因子,并根据优化因子训练异常识别模型,得到目标异常识别模型;将当前周期内各液压支架的应力数据输入目标异常识别模型中,得到应力异常识别结果,解决现有技术中应力异常识别不准确的问题,及时检测出应力异常情况,避免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99027.0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1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6/9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数字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多要素信息的矿井向量化表征方法,包括提取多个矿井中节点、属性和关系表示为图结构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特征向量并分类、归一化;利用学习参数矩阵统一维度、通过消息传递网络更新表征;合并、采用多层神经网络解码;利用多层图卷积生成矿井向量化表征。本发明应用图神经网络模型将矿井中的节点和边转化成向量表示,实现了矿井多要素信息的全面、精准表征;得到的向量化表征可以应用于后续的下游任务,使得矿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更加高效和精准。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24246.5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21F17/18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煤柱型冲击地压的检测方法,包括:确定煤矿井下顶板岩梁的顶板岩梁跨度值、顶板岩梁刚度值,及顶板岩梁与上覆岩层自重简化的均布载荷值,确定煤矿井下煤柱的煤柱高度值、煤柱宽度值、煤体软化模量及煤柱变形量,根据均布载荷值和煤柱变形量,确定应力位移比,根据煤柱宽度值、煤柱高度值、顶板岩梁刚度值、顶板岩梁跨度值及煤体软化模量,确定第一阈值,在确定应力位移比等于第一阈值时,根据顶板岩梁跨度值、煤柱宽度值、煤柱高度值、顶板岩梁刚度值及煤体软化模量,确定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在满足第一条件时,确定煤矿井下发生煤柱型冲击地压。从而可以准确地确定煤柱型冲击地压检测的判断条件,提升煤柱型冲击地压的检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026750.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相似模型多尺寸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平面相似模型多尺寸加载装置包括:基架、压板、第一加载组件和第二加载组件,压板包括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压板还包括多个导向部,多个导向部中的一部分在压板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于第一端部,多个导向部中的另一部分在压板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于第二端部,在压板的高度方向上相邻两个导向部之间限定出在压板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压板的导向槽;第一压板组包括两个压板,第二压板组包括两个压板,第一加载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压板组的两个压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二加载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压板组的两个压板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本发明具有适配性好和试验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8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280880.7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单轴试验机的监测孔隙水压力及横向渗透率的实验装置,其包括上加载盘,所述上加载盘具有第一通道;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上加载盘的顶部;下承载盘,所述下承载盘具有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测试样件,所述测试样件具有第四通道,所述测试样件的顶部抵触于所述上加载盘的底部,所述测试样件的底部抵触于所述下承载盘的顶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托盘,所述下承载盘放置于所述托盘内;以及端口装置,所述端口装置包括导水管、阀门和压力表。本发明不仅简化了横向渗透率和孔隙水压力的测量,而且可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55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470952.4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监测层状试样分层界面处的变形场的方法,包括: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的制备:采用不同种类的树脂材料分层浇筑得到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相邻两层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之间喷涂有散斑点;位移场监测分析:采用DIC监测设备对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开展试验分析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的分层界面处的变形场。本发明通过浇筑环氧树脂、聚氨酯材料得到软硬相间的透明层状试样以模拟需要测试的层状试样,将散斑监测点设置在试样内部分层界面处,利用DIC监测设备进行应变场监测分析,实现了对层状试样分层界面处的位移场和应变场的监测,并可进一步分析得到试样软硬相间分层界面处的应力和变形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15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35192.0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向四面静动组合加载的二维模型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台刚性基架、模型夹持单元、静态加载单元及动态加载单元,模型夹持单元、静态加载单元与动态加载单元分别组合安装于试验台刚性基架上;模型加持单元包括上均布加载压板、下均布加载压板、左均布加载压板、右均布加载压板、透明刚性挡板、滑动螺栓口、螺栓;静态加载单元包括加载油缸、进液口、出液口、活塞、静态加载杆、压力传感器、压头及稳压器;动态加载单元包括电液伺服作动器和冲击杆。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二维平面试验模型两向四面等压或者非等压的静态加载、两向相同或不同的波形、波频、幅值等参量的动态加载,以及在两向静载基础上任意时刻叠加不同参量的动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