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02377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410818726.6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上人员无需下车、车辆快速通过检测通道的车辆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射线源、前准直器、阵列探测器,前准直器与阵列探测器之间形成检测通道,其中大准直比的前准直器将射线准直成半影区宽度很小的扇形射线束,同时使其全影区宽度与阵列探测器射线入射窗宽度相匹配,既有效利用了全影区射线进行扫描成像,提高了图像质量,又减少了半影区射线和散射线对车上人员的照射,大大降低了乘员辐射剂量。该系统检测剂量低,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辐射安全控制区小,适合普通道路卡口、安检口、海关通道和重要场所车辆出入口等处的高通过率车辆快速安全检查。

    安全检测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9659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06488.9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4 G01N2223/3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检测系统,包括射线源、检测框架和拖动装置,射线源和检测框架之间形成检测区域,拖动装置连接并拖动检测框架沿预定轨迹运动,其特征在于,检测框架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分别设在检测区域的两侧,拖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一组或多组第一传动组件和一组或多组第二传动组件,一组或多组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立柱对应设置并连接,一组或多组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立柱对应设置并连接,所有第一传动组件与所有第二传动组件由同一个驱动组件同步驱动,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同步带动检测框架由待测物的一端运动至另一端,该系统运行平稳、振动小、检测效率高,有效避免了检测噪声大影响检测成像的问题。

    一种降低辐射成像系统检测剂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294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18725.1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辐射成像系统检测剂量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射线源、前准直器、阵列探测器,前准直器与阵列探测器之间为供待检物体通过的检测通道,前准直器将射线源发出的射线准直成片状扇形束,该片状扇形束穿过检测通道后由阵列探测器接收并成像,所述片状扇形束到达对应阵列探测器中每个探测器入射窗时的全影区宽度都与该探测器射线入射窗的宽度相匹配。本发明通过前准直器使片状扇形束全影区宽度与探测器射线入射窗宽度相匹配,既有效利用了全影区射线来扫描成像,减少了进入探测器的无用射线,保证了图像质量,又尽可能减少了照射到被检物体上的射线数量,从而降低检测剂量。

    一种固定式透射辐射成像的车辆自行拖动扫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09308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610681605.0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式透射辐射成像的车辆自行拖动扫描系统,该系统包括:该系统包括:固定式透射检测系统,在该透射检测系统的车辆进入侧设置有倾斜的坡道,该坡道上设置有车辆释放装置;车辆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坡道自行滑行,通过控制坡道倾斜角度和/或滑行长度,使车辆以预定速度通过所述透射检测系统完成检测。本发明避免了驾驶员因随车检测,而受到辐射照射,通过效率高,设备维修便捷。

    安全检测系统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53497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610371885.5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安全检测系统,包括一或多个检测设备,其中: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第一检测射线的第一射线源,该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设置在移动框架的底部,用于使第一检测射线从下面穿过被测物体;射线接收装置包括用于相应地接收穿过被测物体的第一检测射线的射线探测器,该射线接收装置设置在移动框架上;移动框架沿着使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和射线接收装置移动经过被测物体的检测区域的方向运动。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安全检测系统,由于龙门框架可带动射线发射装置和探测器移动,无需通过拖动车辆便可进行检测,并且由于其将射线源可移动地设置于待测物体底部,还有利于待测物体影像的铺展。

    一种板带材的厚度凸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00434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84366.8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5/02 G01B15/04 G01N3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带材的厚度凸度检测装置,属核技术应用领域,该装置包括C型架,安装在C型架上臂内沿待测钢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射线源,安装在C型架下臂内并沿板带材运动方向间隔布置的两排高压充气电离室探测器阵列,安装在两个射线源下方的准直器,该准直器使每个射线源的射线只照射到相应的一排探测器阵列,与所述探测器阵列相连的前置放大器模块,与所述前置放大器模块相连的数据采集机,与所述数据采集机相连的数据处理及显示计算机,保证系统运行与监控的水气服务系统、控制系统。本发明机械结构简单,动态测量精度高,探测器具有温漂小、耐辐照、空间分辨率高、性价比高等优点。

    安全检测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5349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71885.5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安全检测系统,包括一或多个检测设备,其中: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第一检测射线的第一射线源,该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设置在移动框架的底部,用于使第一检测射线从下面穿过被测物体;射线接收装置包括用于相应地接收穿过被测物体的第一检测射线的射线探测器,该射线接收装置设置在移动框架上;移动框架沿着使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和射线接收装置移动经过被测物体的检测区域的方向运动。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安全检测系统,由于龙门框架可带动射线发射装置和探测器移动,无需通过拖动车辆便可进行检测,并且由于其将射线源可移动地设置于待测物体底部,还有利于待测物体影像的铺展。

    一种板带材的厚度凸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00434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84366.8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5/02 G01B15/04 G01N3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带材的厚度凸度检测装置,属核技术应用领域,该装置包括C型架,安装在C型架上臂内沿待测钢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射线源,安装在C型架下臂内并沿板带材运动方向间隔布置的两排高压充气电离室探测器阵列,安装在两个射线源下方的准直器,该准直器使每个射线源的射线只照射到相应的一排探测器阵列,与所述探测器阵列相连的前置放大器模块,与所述前置放大器模块相连的数据采集机,与所述数据采集机相连的数据处理及显示计算机,保证系统运行与监控的水气服务系统、控制系统。本发明机械结构简单,动态测量精度高,探测器具有温漂小、耐辐照、空间分辨率高、性价比高等优点。

    车辆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0237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18726.6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上人员无需下车、车辆快速通过检测通道的车辆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射线源、前准直器、阵列探测器,前准直器与阵列探测器之间形成检测通道,其中大准直比的前准直器将射线准直成半影区宽度很小的扇形射线束,同时使其全影区宽度与阵列探测器射线入射窗宽度相匹配,既有效利用了全影区射线进行扫描成像,提高了图像质量,又减少了半影区射线和散射线对车上人员的照射,大大降低了乘员辐射剂量。该系统检测剂量低,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辐射安全控制区小,适合普通道路卡口、安检口、海关通道和重要场所车辆出入口等处的高通过率车辆快速安全检查。

    组合式射线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6821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61284.0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射线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将g射线源和X射线源与固体线阵探测器、气体线阵探测器及面阵探测器分别借助射线源支架和探测器支架集成在一个刚性基座上,通过不同射线源与不同探测器的组合,分别进行DR扫描成像和断层或锥束CT成像,实现对工件的多能量段、多模式组合检测,能同时满足高检测分辨率、高探测灵敏度、较强的射线穿透能力和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等检测要求,可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工业和科研等领域的高精度射线无损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