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510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03448.X
申请日:2022-05-09
申请人: 清华大学 , 湘投云储科技有限公司 , 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CA检测的退役电池模组分选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对多个串联连接的退役电池模组进行脉冲充电,并获取各退役电池模组的零响应信号;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对零响应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各退役电池模组的源信号;对源信号进行聚类,得到对多个退役电池模组的分选结果。由此,针对多个退役动力电池模组来自不同车辆的现状,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得到各退役电池模组的源信号,并结合聚类方法得到多个退役电池模组的分选结果,从而,实现对多个退役动力电池模组的快速分选。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82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45509.9
申请日:2021-06-30
IPC分类号: G01R31/36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评估电池荷电状态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充放电参数,其中,充放电参数至少包括:开路电压预测值;获取目标电池中的电池荷电状态与开路电压预测值的状态方程,其中,状态方程用于表征开路电压预测值与所示电池荷电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状态方程以及卡尔曼滤波算法模型对开路电压预测值与开路电压实际值进行误差校正,其中,卡尔曼滤波算法模型用于表征电压预测值与开路电压实际值之间的关系。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在对电池荷电状态评估时对硬件要求较高,且SOC初始值无法确定造成的浪费硬件资源,以及评估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6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54315.5
申请日:2023-04-06
申请人: 清华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7/00 , H02J3/32 , H02J3/00 , H02J13/00 , G01R31/3842 , G01R31/39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数据中心的电池储能系统,涉及电池储能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第一路交流电源、第二路交流电源、电池单元、配电单元、电源分配单元和控制器;两路交流电源均与配电单元连接,配电单元将输入的交流电整流后输出直流电,配电单元和电池单元均与电源分配单元连接,电源分配单元用于向数据中心中各信息通信技术设备供电;控制器用于当第一路交流电源和第二路交流电源均断电时,启动电池单元;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周期性获取各个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获得各个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时间序列,根据每个电池单体的开路电压时间序列计算电池单体的电池剩余电量百分比和当前的容量与出厂容量的百分比。本发明提高了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13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75851.2
申请日:2021-12-31
发明人: 齐小伟 , 陈秀海 , 李昕 , 李永勋 , 陈庆来 , 邹乐 , 李锦川 , 彭博 , 刘帅 , 陈沐乐 , 张育臣 , 王进贤 , 蒋杰 , 慈松 , 王运方 , 周杨林 , 陈悦 , 王子毅 , 陈爱琢
IPC分类号: H02J7/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池充电多重脉宽调制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直流母线、高速开关阵列、可控缓冲电路、可控直流电源和数字控制器;直流母线由若干电池组成为外部负载供直流电;高速开关阵列控制直流母线上每个电池的导通;可控直流电源根据数字控制器输出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调节输出能量大小;可控缓冲电路用于对直流母线滤波;数字控制器用于向可控缓冲电路、可控直流电源和高速开关阵列输出不同脉宽的调制信号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设置高速开关阵列控制直流母线上每个电池,在通过数字控制器控制高速开关阵列,从而对不同电池充入不同的能量,避免了在同一直流母线充电过程中,有电池未充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67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354313.6
申请日:2023-04-06
申请人: 清华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7/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备电电源能效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能效优化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的能量供给任务;能量供给任务为数据中心内多个负载设备当前所需的总功率;采集当前时刻各电池的性能参数及各电源的性能参数;根据当前时刻各电池的性能参数对数据中心内的多个电池进行降序排序,得到当前电池序列;根据当前时刻各电源的性能参数对数据中心内的多个电源进行降序排序,得到当前电源序列;基于能量供给任务,依次控制当前电池序列中各电池的运行状态及当前电源序列中各电源的运行状态。本发明依据电池和电源的性能参数控制各电池及各电源的运行状态,提高了整个数据中心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55746.3
申请日:2023-04-04
申请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32 , G06F30/18 , G06F17/16 , H02J7/00 , G06F113/04 , G06F111/06 , G06F119/02 , G06F119/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重构电池储能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化学储能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建立可重构电池储能系统的最优运行性能函数模型,通过求解得到每个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最优性能参数;然后将每个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最优性能参数代入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拓扑结构优化模型,求解出每个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最优拓扑结构;根据最优拓扑结构控制每个可重构电池网络中可控开关的状态,调整电池网络的电路拓扑,进而调节电池网络的性能参数,改变系统能量输出状态,实现了可重构电池储能系统的优化运行,提高了可重构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5211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745536.6
申请日:2021-06-30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负载电路的负载信息,其中,负载信息至少包括:负载电压以及负载电阻;根据负载电阻确定待启动的电池模组的目标数量;根据负载电压确定目标数量的电池模组的目标导通时间;控制目标数量的电池模组导通目标导通时间,以用于向负载电路进行供电。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ES系统储能电路的连接方式固定,不能根据负载消耗电能的大小对电池模组的工作时间以及所需要参与供电的电池模组的数量进行灵活调整造成的供电方式单一、浪费电池电能、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3022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79217.6
申请日:2021-12-31
发明人: 齐小伟 , 陈秀海 , 李昕 , 李永勋 , 陈庆来 , 邹乐 , 李锦川 , 彭博 , 刘帅 , 陈佳博 , 李瀛澜 , 陈一凡 , 蒋杰 , 慈松 , 王运方 , 周杨林 , 陈悦 , 王子毅 , 陈爱琢
IPC分类号: G06F30/398 , G06F30/27 , H02J7/00 , G06F119/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论的电池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图论方法,对目标电池系统中各电池单元的连接关系及其能量路径特性进行数学抽象,建立电池模型;S2、根据电池模型,获取顶点集合和边集;顶点集合为每个具有独立控制功能的电池单元;边集为从同独立控制逻辑下构成的电池单元的连接关系,即初始电池单元到终端电池单元的能量路径;S3、根据顶点集合和边集,采用电池能量路径优化算法对边集中每条能量路径的权重进行计算,获得权重;S4、对权重中权重值进行排序,从而获得最优的能量路径。本发明通过采用图论方法将将电池系统视为一个能量路径网络同时实现了电池的安全高效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70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42584.X
申请日:2021-06-30
IPC分类号: G01R31/36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故障判断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池在对用电设备的供电过程中的第一剩余容量;确定第一剩余容量的第一变化情况;获取待测电池的类型,确定类型对应的基准电池;将第一变化情况与基准电池的第二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其中,第二变化情况为采集到的基准电池对用电设备供电过程中的第二剩余容量的变化情况;根据第一变化情况与第二变化情况确定待测电池是否发生故障。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在基于肉眼观察的方法或者基于电池的电压电流检测结果对电池的故障状态进行判断造成的判断结果不准确,且缺乏合理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521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45536.6
申请日:2021-06-30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负载电路的负载信息,其中,负载信息至少包括:负载电压以及负载电阻;根据负载电阻确定待启动的电池模组的目标数量;根据负载电压确定目标数量的电池模组的目标导通时间;控制目标数量的电池模组导通目标导通时间,以用于向负载电路进行供电。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ES系统储能电路的连接方式固定,不能根据负载消耗电能的大小对电池模组的工作时间以及所需要参与供电的电池模组的数量进行灵活调整造成的供电方式单一、浪费电池电能、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