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7274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0952366.1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浙贝母的鉴别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对30余批次的浙贝母样本的考察,筛查出浙贝母专属的特征成分,并对其相对含量进行约束,从而达到鉴定浙贝母目的;本发明专属性更强,不但能很好的区分不同加工方法下的浙贝母和混淆品,而且由于约束了色谱峰比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掺伪,在检测效率上也优于其他方法;本发明在特征图谱的基础上,发现不同加工方法下的浙贝母呈现不一样的峰个数,3、7号峰与6号峰的峰面积比值不同,借此可以区分不同加工方法,浙贝母混淆品湖北贝母、皖贝母等因峰缺失且7号峰与6号峰的峰面积比值大于1.0不能满足该项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31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687009.8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寻找抗病毒口服液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的网络药理学方法,涉及药物研究技术领域,具体为寻找抗病毒口服液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的网络药理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实验材料的准备:Biacore X100分子互作分析仪、QA10超纯水仪、5424小型台式离心机、XPE 250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TNF蛋白、ACE2蛋白、连翘苷对照品、CM5芯片、氨基偶联试剂盒、10XHBS‑EP+buffer;S2、溶液配制;该寻找抗病毒口服液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的网络药理学方法,说明抗病毒口服液主要通过连翘苷、槲皮素、山奈酚和木犀草素等成分与ACE2、TNF、AKT1、TP53、IL6等蛋白结合,对病毒起到防治作用,为抗病毒口服液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6727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52366.1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浙贝母的鉴别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对30余批次的浙贝母样本的考察,筛查出浙贝母专属的特征成分,并对其相对含量进行约束,从而达到鉴定浙贝母目的;本发明专属性更强,不但能很好的区分不同加工方法下的浙贝母和混淆品,而且由于约束了色谱峰比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掺伪,在检测效率上也优于其他方法;本发明在特征图谱的基础上,发现不同加工方法下的浙贝母呈现不一样的峰个数,3、7号峰与6号峰的峰面积比值不同,借此可以区分不同加工方法,浙贝母混淆品湖北贝母、皖贝母等因峰缺失且7号峰与6号峰的峰面积比值大于1.0不能满足该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