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1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23208.4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人‑桥相互作用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平台,包括自供能传感振动测力平台、分析控制系统;自供能传感振动测力平台包括多个自供能传感测力台和伺服控制电机;自供能传感测力台密布摩擦纳米发电机自供能三向测力块;分析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反馈控制和数据输出三个模块,实时采集自供能传感振动测力平台上的三维人行荷载,基于人行桥有限元模型计算桥梁动力响应,进而反馈控制自供能传感振动测力平台的振动状态模拟桥梁振动实况;最终依据整个加载过程的桥梁动力响应特征评估桥梁振动舒适度。本发明实现计算机端与自供能传感振动测力平台的实时交互,在降低传感能耗的同时,获取更接近真实情况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80032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710540805.9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减速带位置的路用压电俘能器件,包括压电俘能芯片,压电俘能芯片的两侧表面分别设有绝缘胶片,绝缘胶片的外侧设置金属片,位于上表面的金属片与绝缘胶片之间还设有橡胶条,橡胶条分别位于绝缘胶片的两侧,上下两层金属片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压电俘能芯片从绝缘胶片之间引出导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路用压电俘能器件进行试验的试验方法。本发明基于压电材料的力电响应特性和车辆在通过减速带时的作用机理,设计了一款可以利用车辆动能发电的俘能器件,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20965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11400378.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压电俘能系统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无量纲化处理的方式,将影响压电俘能效果的多个参数,组合成几个无量纲参数,从而得到了各无量纲参数之间的关系变化曲线,通过对曲线变化趋势的分析得到优化俘能系统的策略。本发明简化了传统的俘能优化分析,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更利于探讨各个参数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全面地把握系统中的本质关系,对实际工程中俘能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4909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48746.4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静电和压电原理的结构振动自供能索力计,包括索力传感器、风力俘能器、电源管理模块和感知信号无线传输模块。索力传感器安装于拉索上,并与感知信号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基于静电和压电原理产生电势差形成电流,利用所述感知信号无线传输模块将感应的信号发出;风力俘能器与电源管理模块电连接,电源管理模块与感知信号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风力俘能器包括支撑片、钝体外壳、底座、压电片,以及位于钝体外壳内部的固定接触板、滑动接触板、固定在固定接触板上表面的正摩擦发电片、固定在滑动接触板下表面的负摩擦发电片,能够实现为感知信号无线传输模块供电。本装置无需外接电源、无需大量接线、耐久性强、识别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2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3443.4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G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透视畸变补偿的非接触车辆荷载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标定用于非接触式车辆荷载识别的相机内参;计算轮胎侧面与相机像平面的夹角,以及轮辋中心在相机坐标系下发生透射畸变的两个坐标;识别图像中的轮胎‑地面接触线的端点,计算轮辋中心点在轮胎‑地面接触线上的垂直投影;根据空间向量在像平面上的投影关系,结合标定的相机内参和步骤二得到的轮胎侧面与相机像平面的夹角、发生透射畸变的两个坐标,计算得到实际轮胎‑地面接触线的长度;基于此进行车辆荷载识别。本发明可以在不加装任何标记物的情况下,实现非接触式车辆荷载识别中透视畸变的自动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114042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418181.9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发电原理的波浪发电装置,包括岸边的能量捕获机构、摩擦发电机构、支撑限位机构以及电源控制箱。所述的能量捕获机构包括浮球、浮摆、旋转轮、旋转轴;所述的摩擦发电机构包括固定在堤坝上的发电轮盘、正摩擦发电片、负摩擦发电片、插片盘;所述的支撑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所述发电轮盘的竖杆、套设在竖杆上的滑动管套以及垂直连接滑动管套和浮球的横杆;所述的摩擦发电机构经过导线连接至电源控制箱,所述电源控制箱与用电设备连接。利用本发明专利,既可实现对波浪能的吸收与转换,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海岸的能量损耗,减小对海岸的破坏,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73444.9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G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兴趣区域的非接触式公路荷载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相机采集图像中定位汽车轮胎并据此生成多种兴趣区域,从多种兴趣区域中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分别提取轮胎‑地面接触线、轮胎‑轮辋边界线以及轮胎侧壁上的轮胎型号标记;根据识别出的轮胎型号标记查表获得轮胎的固有参数;结合所述轮胎的固有参数和所述轮胎‑地面接触线,计算每个轮胎所在车轴的轴重,对所有轴重求和得到车辆总重。本发明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从而能够实现实时的数据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140426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1418181.9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发电原理的波浪发电装置,包括岸边的能量捕获机构、摩擦发电机构、支撑限位机构以及电源控制箱。所述的能量捕获机构包括浮球、浮摆、旋转轮、旋转轴;所述的摩擦发电机构包括固定在堤坝上的发电轮盘、正摩擦发电片、负摩擦发电片、插片盘;所述的支撑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所述发电轮盘的竖杆、套设在竖杆上的滑动管套以及垂直连接滑动管套和浮球的横杆;所述的摩擦发电机构经过导线连接至电源控制箱,所述电源控制箱与用电设备连接。利用本发明专利,既可实现对波浪能的吸收与转换,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海岸的能量损耗,减小对海岸的破坏,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301781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306864.X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面自供能的交通监控装置,包括压电俘能单元、整流供能电路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及信息显示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路面自供能的交通监控方法,该方法应用上述的交通监控装置,本发明利用压电材料的力电响应特性,将俘能器件埋设在道路面层内,收集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电能,供给道路沿线附属的用电设备;并能通过电信号反演出交通信息,达到交通监控的目的。本发明在不影响路用性能和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道路上废弃能量,产生绿色可再生电能,实现了自给自足、绿色环保的智慧交通新方案;同时大幅减免了监控设备、输电设备等建设、运营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18056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400437.3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L41/04 , H01L41/113 , H02N2/18 , E01C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圆柱形压电陶瓷结构的路面俘能装置,该装置包括了圆柱形压电陶瓷,铜箔导电材料以及MC尼龙保护盒和环氧树脂电子灌封胶相结合的封装部件。相较传统的路面俘能装置,本发明装置简易利于高效规模化生产,且延长了压电陶瓷在高应力循环作用、多雨水、易受化学腐蚀、受光照等交通环境下的使用寿命。为验证路用压电俘能装置可行性,通过UTM试验机进行加载实验,该装置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所产生的能量可为低功率传感器供电,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