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66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05852.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镁‑二茂铁系二次电池阴极电解液,溶剂为有机醚类,电解质盐为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镁(II),电活性物质为二茂铁及其衍生物。本发明将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合二为一制备阴极电解液体系,该电池体系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可逆性和快速的镁离子反应动力学,具有较高的体积比容量,环保无污染。这种设计体系为镁二次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前瞻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推动镁二次电池的基础研究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类型的高能量密度多价金属离子电池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6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49686.6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无机镁盐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能源电池制备技术领域。上述可充镁电池无机镁盐电解液包括电解质盐无机镁盐、有机醚类溶剂和电解液添加剂有机磷分子。本发明通过在无机镁盐电解液中引入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有机磷分子,优化调控电解液中镁离子的溶剂化结构以及电解液本身溶解性问题,在镁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镁离子固态电解质导电层,提高镁离子电导率,减少镁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同时降低电解液的电化学极化能垒,提高可充镁电池的可逆性和氧化稳定性。本发明电解液只需要在醚类溶剂中加入单一无机镁盐以及有机磷添加剂搅拌便可配制成电解液,不需要额外添加剂和除水剂,制备方法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33453.7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6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可充镁电池的电解液和可充镁电池,所述电解液包括电解质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有机溶剂为有机醚类溶剂,电解质盐为镁盐,添加剂为有机磷分子。本发明通过在三氟甲磺酸镁(Mg(OTf)2)醚基类电解液中引入具有极端电子丰富度的有机磷分子来调节改善电解液中镁离子的溶剂化鞘,取代部分醚基溶剂分子与Mg2+配位,在镁金属表面形成镁离子导电界面,增强Mg2+的传输能力,降低镁负极溶解/沉积的过电位,提高Mg2+动力学性能和可逆性。本发明所述电解液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和后处理等工序,大大降低了工艺成本,同时提高了可充镁电池的可逆性和充放电稳定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474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52436.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6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复合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解液包括有机醚类溶剂、电解质镁盐和添加剂,添加剂为磺酰亚胺类添加剂或磷酸酯类添加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通过在含电解质镁盐的有机醚类溶剂电解液中引入磺酰亚胺类添加剂,在各成分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下显著提高电解液的动力学性能,有效调控电解液镁离子的溶剂化结构,加速电解质镁盐的溶解,提高镁离子电导率,以实现镁对称电池在高电流密度下的可逆电化学循环,同时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通过继续引入磷酸酯类添加剂,在镁金属表面形成富含磷的镁离子导电界面膜,增强Mg2+的传输能力,降低镁负极溶解/沉积的过电位和势垒,从而提高非对称电池的电化学可逆性和库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3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78573.8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nventor: 李小岗 , 宋思雨 , 钱立 , 张艺娴 , 李俊 , 姜笑 , 宗宇杰 , 陆耀康 , 程兰兰 , 田予晴 , 刘艳 , 岳勇震 , 徐周阳 , 王国政 , 金国庆 , 山姆·王 , 袁爱华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镁‑锂复合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上述电解液包括有机醚类溶剂、电解质镁盐和锂盐类添加剂,其中,电解质镁盐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01‑1.0M,锂盐类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01‑1.0M,电解质镁盐与锂盐类添加剂的摩尔比为0.5‑3:1。本发明通过在含电解质镁盐的有机醚类溶剂电解液中引入锂盐类添加剂,Li+较快的扩散和迁移速率可以显著提高电解液的动力学性能,Cl‑可以调控Mg2+在负极界面的溶剂化结构,降低镁负极溶解/沉积的过电位,提高电化学可逆性,从而提高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寿命,同时电化学窗口拓宽至稳定的4.0V;并且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和后处理等工序,大大降低了工艺成本,同时提高了可充镁电池的可逆性和充放电稳定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2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72137.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可充镁硫电池的复合电解液和可充镁硫电池,通过在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镁(II)(Mg(TFSI)2)醚基类电解液中引入具有高度电子离域的大π键特性的二茂铁系活化剂来改善和重构电极/电解液界面,既可以改善硫正极和电极液界面的相容性,对多硫化物起到固定限制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活化镁负极表面,增强Mg2+的传输能力,降低镁负极溶解/沉积的过电位,提高Mg2+动力学性能和可逆性。本发明所述电解液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和后处理等工序,大大降低了工艺成本,简化了工艺操作,同时提高了镁硫电池的可逆性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