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06998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735621.2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 C05F17/0081 , C05C3/00 , C05F17/02 , C05F17/02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强化连续式发酵方法及装置,即发酵原料从进料口进入均匀设置有中空穿孔电极对阵列的发酵腔中,发酵原料切割通过中空穿孔电极对后设置在中空穿孔电极对之间,通过中空穿孔电极对向发酵原料中鼓入气体进行曝气,保证不同阶段发酵原料处于充分均匀混合状态,在15~70℃发酵过程中,向中空穿孔电极对施加微电压,同时在发酵过程中,对发酵原料施加磁场,上述发酵采用连续式发酵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发酵过程中收集渗滤液、挥发氨、发酵产物,用于制备肥料和副产品;本发明发酵方法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优良,操作过程简便,资源利用价值高,解决了传统发酵方法产品质量难控制、发酵过程产生环境污染、发酵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5842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294531.4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2F11/12 , C02F11/00 , C02F11/02 , C02F11/04 , C02F101/20 , C02F101/30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废物半原位固液分离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以新鲜养殖废物为原料,通过对传统式圈舍进行局部改造,实现养殖污染物及时高效固液分离,被截留在固液分离板上固体进行电极强化半原位好氧堆肥,养殖废物中有机质、重金属及抗生素在电化学作用下得到降解,堆肥产物可直接出售或返田;下漏液体进入储液槽,后经电助微电解多级滤床处理,多级滤床将微电解、电场、微生物及滤床填料吸附作用有机结合,可大大降低养殖废水的色度、COD、BOD、NH3-N、TP浓度及粪大肠杆菌数量,可达到返田标准,从而固、液养殖废弃物分别得以资源化利用;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劳动强度低、畜禽舒适度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5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00074.X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种繁育集成设备,其包括发酵箱体,发酵箱体顶部设置有接种口、带密封盖的投料口、压力阀,发酵箱体外侧套设有夹套壁,发酵箱体与夹套壁之间的腔室通过管道与蒸汽发生器连通且管道上设置有温控开关,该腔室底部通过排水管道与设置在发酵箱体下方的集水箱连通,发酵箱体底部安装有出料口,发酵箱体内设置有1个以上的电动搅拌器、电加热棒,发酵箱体内底部设置有空气分布器,空气分布器通过管道与空压机连通;本发明能实现了精确的环境控制、简化操作,并且易于维护,提高了菌种培养的成功率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0764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19384.X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养殖废弃物资源有效利用的一体化生态圈舍,其包括圈舍主体,所述圈舍主体包括墙体、顶棚;圈舍主体内包括养殖区、养殖废物固液分离区、尿液利用区,圈舍主体外设置有半原位堆肥区,养殖废物固液分离区设置在养殖区和尿液利用区之间,半原位堆肥区设置在尿液利用区一侧;该装置用于农户零星厩养产生的养殖废物的处置,可大大提高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外排的养殖污染负荷;本发明通过生态圈舍将养殖废物高效就地干湿分离、粪便固体半原位好氧堆肥、尿液发酵制作有机营养土等功能集成为一体,使得粪尿不在圈舍堆积,养殖废物有效转化为资源,具有安全卫生,污染物排放少,操作维护简单,资源化利用性强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85624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0543426.X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09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强化脱除有机废物中重金属及POPs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先将有机废物制成浆液,再对浆液施加磁场,促使浆液中的重金属和POPs向水溶态转化,将有机废物浆液分离为两种组分;之后对浆液施加电场,在电迁移的作用下让水分子和不断转化为水溶态的重金属及POPs向电场阴极区迁移,同时有机废物组分向电场阳极区迁移,实现两组分的分离;再对有机废物浆液过滤并脱水,最终得到无害化低含水率的有机废物;本发明方法和装置不仅可以高效去除有机废物中的大颗粒杂质、部分重金属及POPs,还能将有机废物的含水率降到30%~50%,从而突破了传统有机废物处理方式中效率低,起效慢,不具有一体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0817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7667.9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碳化集木醋液回收一体化装置,其包括热解碳化箱体,热解碳化箱体内由隔离支撑层分隔为碳化室、燃烧室,U型物料拖箱活动设置在隔离层上方且位于碳化室内,燃烧室底部放置有燃料放置格栅,热解碳化箱体顶部设置有3根以上的通气管道,通气管道通过阀门Ⅰ、气体汇集管与支管Ⅰ连接,支管Ⅰ与木醋液回收单元连通且支管Ⅰ出口延伸至回收液下方,木醋液回收单元上部开有出气口且通过支管Ⅱ、气体分流管以及分支管道连通至燃烧室侧壁上的燃气进口处,通气管道通过支管Ⅲ、阀门Ⅲ连通至燃烧室侧壁上的燃气进口处;燃烧室底部通过管道与鼓风机连接,燃烧室另一侧开有排气口;本发明装置能实现产碳、产木醋液和热解气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4607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810261086.1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喉口文丘里管强电离放电脱硫脱硝装置,其包括气气换热器、吸收液储存罐、旋转喷雾器、烟气混合室、可调喉口文丘里管、喷淋塔,烟气混合室设置在可调喉口文丘里管入口处,可调喉口文丘里管出口与喷淋塔连通,旋转喷雾器设置在烟气混合室入口处,吸收液储存罐通过旋转喷雾器与烟气混合室连通,气气换热器通过管道与烟气混合室连通,氧气调节室设置在气气换热器与烟气混合室之间的管道上,喷淋塔顶端的烟气出口通过气气换热器与烟囱连通,喷淋塔底部设置有吸收液排放口;该装置同时脱硫脱硝,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且文丘里喉管可调,提高烟气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7288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384589.4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热式好氧发酵处理有机废物中重金属的方法,以有机废物为发酵原料,经预处理后加入到发酵反应器中,反应器中设置有一组以上的阴极和阳极,其中阳极固定不动,阴极旋转,阴极和阳极通电后,对预处理的发酵原料施加电场,阴极的转动带动发酵原料循环流动,阳极析出氧气,氧气含量增加,pH降低,并且产生大量自由基,促进好氧发酵反应的进行;由于阴极的转动,阳极与阴极上的极片发生平行、错开的交替变化,从而产生脉冲电流,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同时施加连续的曝气,驱动发酵原料循环流动,使富含重金属的有机废物保持悬浮状态,电流的热效应使反应器达到一个持续自热的状态,实现有机废物中重金属的去除与富集;该方法重金属电捕集率高、发酵周期短、操作简单以及产物资源化利用率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246071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261086.1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喉口文丘里管强电离放电脱硫脱硝装置,其包括气气换热器、吸收液储存罐、旋转喷雾器、烟气混合室、可调喉口文丘里管、喷淋塔,烟气混合室设置在可调喉口文丘里管入口处,可调喉口文丘里管出口与喷淋塔连通,旋转喷雾器设置在烟气混合室入口处,吸收液储存罐通过旋转喷雾器与烟气混合室连通,气气换热器通过管道与烟气混合室连通,氧气调节室设置在气气换热器与烟气混合室之间的管道上,喷淋塔顶端的烟气出口通过气气换热器与烟囱连通,喷淋塔底部设置有吸收液排放口;该装置同时脱硫脱硝,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且文丘里喉管可调,提高烟气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7174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121828.5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12N13/00 , C12P5/02 , C02F11/00 , C02F11/04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有机废物中重金属及抗生素快速去除的方法,以有机废物为发酵原料,经预处理后加入到厌氧发酵反应器中,该反应器内设置有1组以上的螺旋片状电极组Ⅰ,该螺旋片状电极组Ⅰ通电后产生磁场,反应器内还设置1组以上的螺旋片状电极组Ⅱ,螺旋片状电极组Ⅱ作阳电极,配合阴电极使用,产生电场;螺旋片状电极组Ⅰ与螺旋片状电极组Ⅱ交替设置在厌氧发酵反应器内;螺旋片状电极组Ⅱ与阴电极通过轴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或固定在装有伺服电机的单轴丝杆滑台上;该方法具有发酵周期短、CH4产气率高、POPs去除率高、重金属电沉积率高、操作简单以及产物资源化利用率高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