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冲压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163482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80068138.3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冲压生产线。冲压成型品(200)的制造方法包括将金属板冲压成型为预成型品(100)以及将上述预成型品(100)冲压成型为冲压成型品(200),该预成型品(100)具备预成型底板部(110)、第1预成型纵壁部(120a)、第2预成型纵壁部(120b)、上述第1预成型纵壁部(120a)、处于上述第2预成型纵壁部(120b)之间的预成型棱线部(130)、以及处于上述预成型底板部(110)与上述第1预成型纵壁部(120a)以及上述第2预成型纵壁部(120b)之间的鼓出部(140),该冲压成型品(200)具备底板部(210)、与上述底板部(210)邻接的第1纵壁部(220a)、与上述底板部(210)邻接的第2纵壁部(220b)、以及处于上述第1纵壁部(220a)与上述第2纵壁部(220b)之间的棱线部(230)。

    冲压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14745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780040282.X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经过第1工序、第2工序以及第3工序,不产生褶皱、裂纹地制造L型冲压部件,在该第1工序中,利用坯料保持件(73)和冲模(71)夹持并保持拉伸强度为1180MPa以上的坯料(8)中的要成形为弯曲部外侧的部分,并且利用垫板(74)和冲头(72)夹持并保持坯料(8)中的要成形为顶板(11)的部分,在该第2工序中,通过利用弯曲模(75)弯曲成形弯曲部(1a)的内侧的纵壁(14)、凹棱线(17)以及凸缘(15),从而在坯料(8)中的要成形为冲压部件(1)的弯曲部(1a)的内侧的凸缘(15)的部分的附近形成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于增加坯料(8)的向要成形为弯曲部(1a)的内侧的凸缘(15)的部分流入的流入量的材料流入促进部,在该第3工序中,使冲模(71)向配置有坯料保持件(73)的方向移动而拉深成形弯曲部(1a)的外侧的纵壁(12)、凹棱线(16)以及凸缘(13)。

    压制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5216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80061656.6

    申请日:2017-10-05

    Abstract: 该制造方法包含第1阶段和第2阶段,在该第1阶段中,设为垫板保持状态,在完成第1阶段之后,在该第2阶段中,进行垫板拉深成形。在垫板保持状态下,(a)垫板(13)和冲头(11)保持坯料(15)的要成形为顶板(21)的部分,冲模(14)和坯料保持件(12)保持坯料(15)的要成形为凸缘(25)的部分,(b)在存在于坯料(15)的要成形为第1部分的部分的特定压制方向截面中,坯料保持件(12)的与坯料(15)抵接的抵接面的压制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比垫板(13)的与坯料(15)抵接的抵接面的压制方向上的位置靠垫板(13)与冲头(11)排列的排列方向上的冲头(11)所在的那一侧的位置,(c)上下反转截面角度超过0°且为80°以下,(d)在与特定压制方向截面不同的压制方向截面中,垫板(13)的与坯料(15)抵接的抵接面的压制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比坯料保持件(12)的与坯料(15)抵接的抵接面的压制方向上的位置靠所述排列方向上的垫板(13)所在的那一侧的位置。

    汽车部件的碰撞性能评价方法以及其所使用的部件碰撞试验机

    公开(公告)号:CN102472683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4291.6

    申请日:2010-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8 G01M17/00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的碰撞性能评价方法以及其所使用的部件碰撞试验机。该汽车部件的性能评价方法具备:利用部分构造CAE模型进行解析,在上述部分构造CAE模型中求出碰撞性能评价参数的值的运算步骤,所述部分构造CAE模型是将组合了车辆中作为评价对象的部件与进行上述部件的碰撞试验的碰撞试验机的模块模型化后得到的模型;决定上述部分构造CAE模型的边界条件的运算步骤;根据上述部分构造CAE模型的上述边界条件,决定部件碰撞试验机的试验条件的运算步骤;和根据上述部件碰撞试验机的上述边界条件,使用上述部件碰撞试验机的实物和上述部件的实物进行碰撞试验的试验步骤。

    模具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480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880079092.3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模具装置具备:间隔构件,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固定板;和摆动装置,其设置于第1模具单元,且使间隔构件摆动。固定板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冲头在冲压方向上移动,压料器设置成,能够相对于阴模在冲压方向上移动。间隔构件能够在不与第2模具单元接触的原位置与防止位置之间摆动,该防止位置是防止压料器与固定板之间的冲压方向上的距离成为预定距离以下的位置。在冲压方向上,将从第2模具单元朝向第1模具单元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将该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第2方向,在该情况下,摆动装置随着固定板相对于冲头向第1方向相对地移动而使间隔构件从原位置朝向防止位置摆动。

    构造构件、构造构件制造方法及构造构件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283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80080748.0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该构造构件(W1)使用构造构件制造装置来制造,该构造构件制造装置具备:第1夹压部(10),具有相互相对配置且能够开闭的第1下夹压构件(11)及第2上夹压构件(12);第2夹压部(20),具有与第1下夹压构件(11)及第2上夹压构件(12)对应地相互相对配置且能够开闭的第3下夹压构件(21)及第4上夹压构件(22);以及夹压部驱动单元,其能够使第1夹压部(10)及第2夹压部(20)彼此以使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位置对应的方式相对分离。即,构造构件(W1)通过利用所述夹压部驱动单元使第1夹压部(10)与第2夹压部(20)相对分离的构造构件制造方法来制造。

    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坯料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309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80099377.X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坯料。该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第1冲压模具(100)的支承面(140)和第3冲压模具(300)的支承面(340)夹持坯料(10);以及将第2冲压模具(200)压入第1冲压模具(100)而对坯料(10)进行拉深成型,第1冲压模具(100)的冲压孔(123)的边缘的棱线(130)具备弯曲延伸的弯曲区域(131),当定义了规定的角端部(11)时,坯料(10)的交点(M)与交点(N)之间的角端部(11)包括线段(MO)和线段(NO)的前部,角端部(11)的一部分位于线段(MO)和线段(NO)之间的区域的外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