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9984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42531.X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40B40/06 , C12Q1/6841 , C12Q2563/107 , C12Q254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识别栽培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的寡核苷酸文库及识别的方法。所述寡核苷酸文库,由SEQ ID NO.1‑2258所示的共2258条寡核苷酸组成。本发明还开了特异识别栽培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的方法,是先用所述的特异寡核苷酸文库制备获得带有荧光标记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共2258个,再利用这些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根据荧光信号识别栽培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利用本发明的整条染色体臂的涂染探针,可以识别水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可以用其分析和研究染色体的重组、畸变和同源基因,也可以研究不同物种来源的染色体之间的进化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420626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56559.5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H1/06
Abstract: 利用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培育高效水稻智能不育系的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水稻CYP81A6基因RNA干扰结构,并与水稻隐性雄性核不育基因的育性恢复基因和花粉失活基因构建成连锁基因,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将其导入相应的不育系中成为智能不育系;2)让该智能不育系自交,在其后代群体中有两类个体,一类是与转基因获得的杂合体同样的可育株,即智能不育系,一类是不带有转基因成分的不育株,且成1:1的比例,在利用该群体配制杂交种的过程中,喷撒磺酰脲类除草剂将非不育株去除,筛选出不育株。
-
公开(公告)号:CN101386858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234929.5
申请日:2008-1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1/00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株型相关基因RL10及其应用。所说的水稻基因RL10,它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它编码F-box蛋白,控制水稻叶片的极性发育和穗部的形态建成。利用该基因能改良现有品种的株型、穗型,提高产量,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69401.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ERS1基因在调控水稻温敏不育中的应用,包括,通过对中籼3037野生型进行基因编辑得到一个不育突变体并将其命名为ers1‑2(glutamyl‑tRNA synthetase),并通过互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ERS1基因和不育表型之间的遗传关系。该突变体表现出典型的温敏不育表型,在高温下的结实率仅为20%,而在低温下的结实率为70%。对该突变体进行进一步的细胞生物学的分析发现,在高温下该突变体的花粉发育和减数分裂进程严重延迟,进而导致雄性不育,而这些缺陷能够在低温下能够恢复,进而赋予该突变体温敏不育的特性。ERS1基因的突变创制了一个水稻中新的温敏不育系,在水稻杂交育种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6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91897.1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水稻不同染色体上重组位置及干涉系数的组合标记及方法,该组合标记包括重组标记HEI10、着丝粒标记CENH3和染色体轴标记REC8,所述重组标记HEI10为LOC_Os02g13810基因。本发明采用免疫荧光结合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利用组合标记来分析水稻染色体重组数目和分布,并通过显微成像的细胞学图片计算干涉系数。通过以上方法,得到了水稻不同染色体上重组位点的分布及其干涉系数,为进一步分析重组频率的遗传机制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水稻育种中重组频率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42993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69239.5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H1/04
Abstract: 提高水稻智能不育系繁种产量的新方法,1)将EPSPS基因的显性突变基因与水稻隐性雄性核不育基因的育性恢复基因、花粉失活基因和使水稻对另一类除草剂敏感的基因构建在载体的同一T-DNA区成为连锁基因,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将其导入相应的不育系中成为智能不育系;2)让该智能不育系自交,利用该群体繁殖智能不育系的过程中,喷撒除草剂草甘膦就可以将不育株去除,获得一致的可育株群体,从而使得智能不育系的繁种产量较不施用除草剂草甘膦时要提高一倍,也较通过色选的方法进行不育与可育籽粒的筛选准确、可靠,而且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85405.8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雄性不育基因PMP1及其应用,采取基因工程手段控制水稻雄性生殖发育,通过突变PMP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或抑制该蛋白的表达产生了新的水稻雄性不育株系,该雄性不育株系在生殖生长阶段完全无花粉产生,但雌蕊可被正常授粉并结实,使得该水稻雄性不育株系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8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73697.2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分子遗传育种领域内一种水稻育性调控基因OsRAD9,所述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水稻育性调控基因OsRAD9的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Mutmap+技术,从一个水稻不育突变体克隆得到OsRAD9基因,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OsRAD9突变后减数分裂过程出现染色体桥和碎片,导致植株不育。本发明的上述OsRAD9基因可应用于水稻育性调控,在水稻遗传育种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22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725242.X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CC染色体组野生稻的鉴定引物和CC染色体组野生稻的鉴定方法。本发明所述鉴定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所述鉴定方法是:采集待鉴定水稻根尖和叶片,提取叶片总DNA;以根尖鉴定染色体数;以鉴定染色体数目为24条的待鉴定水稻的样品叶片总DNA为模板,利用序列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的引物组合对待测样品进行PCR扩增;PCR反应结束后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在317bp处出现特异性扩增条带的样品即为CC染色体组野生稻的阳性判定结果。本发明的方法结果稳定、操作简单、高效而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099849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442531.X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40B40/06 , C12N15/11 , C12Q1/68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识别栽培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的寡核苷酸文库及识别的方法。所述寡核苷酸文库,由SEQ ID NO.1‑2258所示的共2258条寡核苷酸组成。本发明还开了特异识别栽培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的方法,是先用所述的特异寡核苷酸文库制备获得带有荧光标记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共2258个,再利用这些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根据荧光信号识别栽培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利用本发明的整条染色体臂的涂染探针,可以识别水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可以用其分析和研究染色体的重组、畸变和同源基因,也可以研究不同物种来源的染色体之间的进化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