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于电芯内的温感线及排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6359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850912.0

    申请日:2019-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置于电芯内的温感线,所述温感线包括金属藕丝和包覆在所述金属藕丝外部的绝缘皮,所述温感线上设有用于测量裸电芯内部温度的测温点,所述测温点为两段及两段以上金属藕丝的连接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置于电芯内的温感线排布方法,通过将温感线内置于裸电芯(样品)内部,以能够在基本不影响裸电芯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实现对电芯样品的内外温度分布情况的测量评估,从而获取电芯外部测点温度与电芯内部最高温度的相应关系,优化电池系统的热管理策略,保证电芯在安全可靠的温度状态下运行。

    一种电芯短路检测夹具、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118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1607173.4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Hi‑pot测试方法难以检测到电芯外层金属杂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芯短路检测夹具,包括导电件和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导电件及所述电芯的正极或负极电连接,所述导电件围合形成有与所述电芯形状相适配的夹持空间,在所述电芯短路检测夹具将电芯夹持于所述夹持空间时,所述导电件的内壁与所述电芯的外壁贴附。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上述电芯短路检测夹具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电芯短路检测夹具及早发现电芯外层杂质的短路风险,提高短路测试的准确性。

    一种电芯短路检测夹具、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118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07173.4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Hi-pot测试方法难以检测到电芯外层金属杂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芯短路检测夹具,包括导电件和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导电件及所述电芯的正极或负极电连接,所述导电件围合形成有与所述电芯形状相适配的夹持空间,在所述电芯短路检测夹具将电芯夹持于所述夹持空间时,所述导电件的内壁与所述电芯的外壁贴附。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上述电芯短路检测夹具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电芯短路检测夹具及早发现电芯外层杂质的短路风险,提高短路测试的准确性。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2932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503053.X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颗粒膨胀收缩导致活性层剥离、容量衰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位于所述集流体外层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沿远离所述集流体的方向,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中负极活性材料的含量连续过渡提升或呈梯度提升。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包括上述负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极片有效改善负极活性材料层与集流体的结合强度,尤其是硅基、锡基等充放电过程体积变化较大的负极活性材料体系,延长电池的充放电寿命,改善电池倍率性能。

    一种硅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0926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130639.0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硅负极包括集流体、包覆于所述集流体的外表面的第一电化学活性层和包覆于所述第一电化学活性层的外表面的第二电化学活性层;所述第一电化学活性层的制材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导电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25℃的粘结剂A;所述第二电化学活性层的制材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导电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25℃的粘结剂B。本发明的硅负极具有双层电化学活性层结构,既能保证电极与集流体的粘结与界面性能,同时通过高模量的刚性粘结剂抑制硅负极的膨胀,故本发明硅负极拥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一种可视化电池壳体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402663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1514953.4

    申请日:2019-0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电池壳体测量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端部开口的第一壳体、设于所述开口端以形成壳体本体的第二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本体上的测量件和用于观察所述测量件的测量结果的观测窗口,所述第二壳体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顶端端部的电池顶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化电池壳体测量装置与传统正常锂离子电池相比,壳体本体具有可视化和测量功能,以能够清楚直观的观察到电池内部物理变化,以清楚看到所需测量的关键数据,且该数据均为无损检测,节省大量人力、物理和时间资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