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紧机构及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277665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71788.4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装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紧机构,包括开口卡箍、穿过开口卡箍的连接件以及将连接件锁紧于开口卡箍上的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锁紧座和连杆;连杆的一端与螺母紧固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具有偏心凸轮的扳手,扳手和连杆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锁止扳手与连杆之间相对转动的防脱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包括动力电池、车身以及上述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中的连接件为固定于车身上的螺栓,锁紧机构的开口卡箍固定于动力电池上。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螺栓与车身固定连接,通过锁紧机构将动力电池锁紧于车身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更换动力电池的时间大幅度缩短。

    一种汽车及其转向器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33475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1811330577.3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螺栓、转向器壳体、稳定杆支架以及副车架,副车架设有转向器安装孔,转向器壳体设有稳定杆连接孔,稳定杆支架设有转向器连接孔,第一螺栓依次连接转向器连接孔、稳定杆连接孔和转向器安装孔;还涉及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转向器安装结构。本发明通过第一螺栓依次将稳定杆支架、转向器壳体和副车架进行紧固连接,使稳定杆支架作为提高转向器壳体与副车架安装连接刚性的加强支撑结构,实现转向器壳体安装点刚性得到提高的同时,使得稳定杆支架与副车架的紧固连接工序可以与转向器壳体与副车架的紧固连接工序合并为同一工序,简化零件数量和工序,提高汽车结构的轻量化水平。

    一种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2757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071082.8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包括车身上的固定座、动力电池、顶升轮盘、锁紧装置以及安装螺杆;安装螺杆具有依次设置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锁紧装置包括固定于动力电池上的安装座和用于将动力电池锁紧于安装螺杆的第二连接段上的卡箍;顶升轮盘套设于第一连接段上,可通过相对转动驱动动力电池朝向固定座移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将动力电池固定于车身的安装螺杆,该安装螺杆通过顶升轮盘即可实现车身与动力电池的位置固定,再通过锁紧装置将动力电池固定于安装螺杆上,完成动力电池与车身的锁止固定,该快换机构成本低、重量轻,对原设计变更少,且该快换机构的生产资源多,可靠性高。

    一种汽车及其转向器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33475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30577.3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螺栓、转向器壳体、稳定杆支架以及副车架,副车架设有转向器安装孔,转向器壳体设有稳定杆连接孔,稳定杆支架设有转向器连接孔,第一螺栓依次连接转向器连接孔、稳定杆连接孔和转向器安装孔;还涉及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转向器安装结构。本发明通过第一螺栓依次将稳定杆支架、转向器壳体和副车架进行紧固连接,使稳定杆支架作为提高转向器壳体与副车架安装连接刚性的加强支撑结构,实现转向器壳体安装点刚性得到提高的同时,使得稳定杆支架与副车架的紧固连接工序可以与转向器壳体与副车架的紧固连接工序合并为同一工序,简化零件数量和工序,提高汽车结构的轻量化水平。

    电芯中间体、电芯、电池及电芯中间体叠片覆盖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64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5475.9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芯中间体、电芯、电池及电芯中间体叠片覆盖检测方法,包括多个第一极片层、多个第二极片层及多个隔膜层;两个极片层分别为正极片层和负极片层;第一极片层具有第一叠片区和第一极耳区,第二极片层具有第二叠片区和第二极耳区;第一极片层和第二极片层依次交替叠置,隔膜层设置在相邻的第一叠片区和第二叠片区之间;各第一极片层的第一极耳区均设有第一定位孔,各第一极片层的第一定位孔连通形成第一通道。通过检测第一通道被遮挡的情况,便可以判断负极Overhang和隔膜Overhang是否满足预定要求,使得电芯中间体只需通过一道检测工序既可以判断负极Overhang和隔膜Overhang是否满足预定要求,这样可以提高检测效率,进而提高电芯和电池的生产效率。

    备胎支架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097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011853.8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本发明备胎支架结构,包括用于连接备胎升降器的拉锁的吊架,以及可竖向滑动地设于吊架上的骨架;吊架上竖向倾斜设有多个滑槽;骨架上对应各滑槽设有导向部;各滑槽内滑设有滑块,滑块可水平滑动地设于相应的导向部上;滑块的一侧位于滑槽外并用于抵接备胎的轮辋的中心孔的侧壁,且滑块的下端设有用于托住轮辋的轴向外侧的支撑件。备胎升降器的拉锁上升时,滑块随吊架的向上移动而向上移动,直至备胎的轮辋的轴向外侧抵压于支撑件时,骨架相对于吊架向下移动且带动滑块水平移动,直至滑块的一侧与备胎的轮辋的中心孔的侧壁抵接,从而使得备胎支架结构能够在备胎的自重作用下实现张紧备胎,进而能保持备胎平衡,方便备胎的升降操作。

    备胎支架结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097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1910011853.8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本发明备胎支架结构,包括用于连接备胎升降器的拉锁的吊架,以及可竖向滑动地设于吊架上的骨架;吊架上竖向倾斜设有多个滑槽;骨架上对应各滑槽设有导向部;各滑槽内滑设有滑块,滑块可水平滑动地设于相应的导向部上;滑块的一侧位于滑槽外并用于抵接备胎的轮辋的中心孔的侧壁,且滑块的下端设有用于托住轮辋的轴向外侧的支撑件。备胎升降器的拉锁上升时,滑块随吊架的向上移动而向上移动,直至备胎的轮辋的轴向外侧抵压于支撑件时,骨架相对于吊架向下移动且带动滑块水平移动,直至滑块的一侧与备胎的轮辋的中心孔的侧壁抵接,从而使得备胎支架结构能够在备胎的自重作用下实现张紧备胎,进而能保持备胎平衡,方便备胎的升降操作。

    副车架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45927U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21302165.X

    申请日:2017-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车架,包括两个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为分体式结构,所述连接部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本副车架将连接部与固定部分开制造,然后通过连接部将两个固定部连接,当副车架用于不同的车型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连接部,通过选择不同长度、不同壁厚、不同截面尺寸的连接部,可适应不同的轮距、刚度、载荷等需求,大大提高了副车架的应用范围,缩短了新车型的研发周期和研发费用,同时由于副车架仅连接部有改变,可极大地保持不同车型汽车操控性的一致性。

    扭力梁、扭力梁式悬架和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06537101U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20116258.7

    申请日:2017-02-07

    Inventor: 黄红光 高旻 华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扭力梁、扭力梁式悬架和汽车,扭力梁包括呈角度设置的两个横梁本体,各所述横梁本体均设有外边缘,至少一所述横梁本体的所述外边缘上设有波浪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波浪形结构的设计相当于增强了应力集中区的结构,并平缓弱化了应力集中区周围的结构,可以有效将应力释放到波浪形结构的两端,即将应力释放到更大的受力面积中,改变了横梁本体的应力集中区,消除横梁本体的刚度局部应力,有效的释放横梁本体应力集中点的应力,降低了横梁本体断裂的失效机率,提高横梁本体的耐久寿命;而且可以保证重量几乎不增加,制作工艺通过修改落料成型模进行修边,还具有单品精度好,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