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室多元热流体发生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68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13867.X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腔室多元热流体发生器,属于热流体发生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气化腔和至少一个燃烧腔,气化腔与燃烧腔相连通,壳体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燃料入口和出气口,燃料入口与燃烧腔相连通,出气口与气化腔相连通;喷雾组件,包括盘管,盘管设置在壳体内,盘管上设有多个喷嘴,多个喷嘴位于气化腔中;水蒸汽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盘管上的开关件,转动安装在壳体内的传动件,以及弹性安装在燃烧腔内的感应块,感应块与传动件传动连接,传动件与开关件传动连接,开关件根据燃烧腔内的内压调整开关件的开度。使得水蒸气含量与燃料产生气体的速率相适应。

    一种水电站防水淹的水下救生舱

    公开(公告)号:CN117698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32720.5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电站防水淹的水下救生舱,包括救生舱主体,包括壳体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上的中转组件以及设置于壳体组件上的保护组件;轨道部件,包括设置于救生舱主体两侧的轨道组件,设置于轨道组件上的移动组件;连接部件,包括设置于壳体组件上的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上的插接组件;防脱部件,包括设置于移动组件上的驱动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上的防脱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高强度合金材料的救生舱主体,结构强度高,具有较小的外表面积,更加稳定,不容易翻滚或受到外部水流的干扰。由于其相对简单的设计,圆柱形救生舱通常更容易进行维护和操作。这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一种交叉冲击射流散热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771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019385.X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交叉冲击射流散热器及交叉冲击射流散热器,包括,散热组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设于所述壳体端面并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的射流入口和设于所述壳体中部的空槽,所述第一流道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流道;以及,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空槽配合的连通件,所述连通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的孔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在壳体内部卡和多个流道可增强壳体对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效率,并且通过不同射流入口加入不同的冷却液可针对电子元器件不同部位发热不同进行针对性散热,保障电子元器件的稳定运行。

    一种高安全性电池模组及电池散热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9650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88485.X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电池模组及电池散热机构,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热组件,相邻隔热组件之间等距水平设置,隔热组件包括电池和导热片;第二箱体,第二箱体的侧壁与第一箱体的侧壁连接,导热片的一端与电池连接,导热片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侧壁延伸至第二箱体内;本发明通过设置隔热组件使得每块电池之间不连接,同时每块电池产生的热量不互通,从而避免单块电池损坏导致全部电池损坏,提高了电池的散热性和使用寿命。

    一种可散热电池模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5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37430.6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散热电池模组,属于电池模组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盖、把手、伸缩压杆结构、液体流动机构、固定机构和抬升机构。所述箱盖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所述把手设置在箱盖的顶部,所述伸缩压杆结构、液体流动机构、固定机构和抬升机构均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伸缩压杆结构设置在箱体的上部,所述液体流动机构设置在伸缩压杆结构的下部,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液体流动机构的下部,所述抬升机构设置在固定机构的下部。本发明能够将电池作业时产生的热量传输出去。

    一种缓冲减震的储能式动力电池配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37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12933.3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缓冲减震的储能式动力电池配合系统。中心机构包括动力电池组、放置隔板、外接箱体;循环机构,包括传温组件、传温组件两侧的溶液单元、传温组件另一端的传输单元;配合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动力电池组和放置隔板之间的辅助腔室、辅助腔室中心的插入口、位于插入口内壁的限位斜块、限位斜块下方的膨胀气囊。本发明中循环机构采用了相变储能换热器,结构更为简单,免去对气泡泵的额外加热工序,通过热循环将动力电池组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延长了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膨胀气囊提供有效的缓冲作用,限位斜块确保动力电池组被卡接稳固的同时,防止膨胀气囊跑气收缩。

    一种热管散热器检测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149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7070.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散热器检测设备,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解决了对导热管数量较多、排列方式较复杂的热管散热器的特定导热管进行检测时,往往需要拆卸和更换多个连接部件,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导致部件损坏或接触不良,从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问题。该设备包括检测仓、加热板、卡紧机构和热管导热检测机构;加热板设置在检测仓的底部;卡紧机构能够将待测的散热器本体卡紧在检测仓内;热管导热检测机构中的导向壳体设置在检测仓的侧方,螺纹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导向壳体上,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螺纹丝杆连接;螺纹套板套设在螺纹丝杆上,滑动底座固连在螺纹套板上,且与导向壳体滑动连接;检测组件设置在滑动底座上。

    一种带锥形导流板的螺旋弹性束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7928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27574.4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锥形导流板的螺旋弹性束换热器,包括,左封头,所述左封头上设置有热流体进口以及冷流体出口以及设置于封头的连接件;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锥形导流板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进水管水平管;以及,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螺旋弹性束以及设置于两股螺旋弹性束交汇处的空心质量块,还包括出水管水平管以及连接于壳体的法兰,热流体进出口与冷流体进出口设置在不同封头便于提升传热性能,冷流体进入壳体冲击导流板,导流板将冷流体导流冲击空心质量块,由于螺旋弹性束的反弹形成振幅,提升传热性能,本结构采用多个锥形导流板和螺旋弹性束等距分布提升振动强度和均匀性,同时提升壳体内部温度流场均匀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