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维修改造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82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629314.8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场道面维修改造保养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维修改造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旧道面的复查检测;S2~原材料的选择与检测;S3~配合比调试;S4~铺设第一次油毛毡,对旧道面分仓缝纵向、横向贴缝隔离;S5~独立仓模板的安装;S6~混凝土摊铺前在独立仓内侧沿模板铺设第二次油毛毡;S7~加铺混凝土拌合、运输、摊铺及振捣;S8~混凝土振捣完成后插入拉杆筋;S9~新道面的整平、提浆、抹面及拉毛;S10~道面养护;S11~对于盖被混凝土与旧道面混凝土对缝切割;S12~拆模;S13~切缝完成、混凝土养护期结束及道面干燥后进行扩缝;S14~调直拉杆筋;S15~填仓内壁铺设第三次油毛毡。

    一种针对流塑状~软塑状黏土采用中低能级强夯进行深层置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7337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30714.6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流塑状~软塑状黏土采用中低能级强夯进行深层置换工艺,属于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技术领域,在50-80cm较薄垫层前提下,采用专用夯锤、且采用中低能级强夯直接从深层开始向上置换;专用夯锤包括自上而下连接为整体结构的挂钩器部分、防埋锤加长体部分以及夯锤锤体部分,防埋锤加长体部分高度为2.8米以上,夯锤锤体部分包括上部梯形圆台结构和下部圆柱体结构,夯锤锤体部分外壁均布若干半圆形开敞式通气孔,专用夯锤总高度加两米为设计要求的置换深度。本发明所述工艺以流塑状~软塑状黏土地基强夯置换专用夯锤为基础进行工艺改变,解决了“埋锤”现象,实现了在流塑状~软塑状黏土地基采用中低能级强夯(3000-4000KN.m)进行6米及以上深层置换。

    一种强夯置换处理淤泥回填地基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53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38715.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夯置换处理淤泥回填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两遍点夯置换施工时分别开挖第一出泥口和第二出泥口,淤泥能够从第一出泥口和第二出泥口中排出,减小了场地内部压力,通过逐步增加置换能级,进行两遍点夯置换之后再进行满夯,夯后碾压6遍,提高了施工安全性,穿透淤泥质土层,使得置换深度达到8m,提高了置换材料的送入深度,使软弱土得到加固密实,形成置换墩体增加地基整体性,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此方法成本低、周期短。

    一种机场不停航施工带电管线跨越排水沟原位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679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9621.5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场不停航施工带电管线跨越排水沟原位保护装置,属于排水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机场不停航施工带电管线跨越排水沟原位保护装置,包括支座、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径大于内套管的外径,所述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形成缓冲空间,所述内套管包括下侧内半圆管和上侧内半圆管,所述外套管包括下侧外半圆管和上侧外半圆管,所述下侧内半圆管和上侧内半圆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下侧半转环和上侧半转环,所述下侧半转环和上侧半转环的内侧端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下侧外半圆管和上侧外半圆管的两端均位于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内设置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弹性支撑件。本发明具有对管线保护性能好及便于施工作业的优点。

    一种针对流塑状或软塑状黏土填料的改良和高填方加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532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27833.3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针对流塑状或软塑状黏土填料的改良和高填方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对原地基进行处理、检测;S200~在原地基的基面上铺流塑状或软塑状黏土;S300~铺筑块、碎石,共同形成铺筑层;S400~如此按3‑5m长度循环往复步骤S300,直到形成一个工作面;S500~在上述工作面上,放出强夯置换主夯点;S600~在主夯点附近备夯坑填料用的块、碎石;S700~夯机按测量确定的主夯点机位就位;S800~每个夯点按预定的分遍、每遍分次的单点夯击数进行夯击;S900~进行满夯放样;S1000~满夯施工;S1100~施工检测;S1200~重复S200‑S1100,如此反复,直至回填完成。本发明用夯锤夯击强力掺和方式将块、碎石挤入,达到改良效果,进行高填方填筑。

    一种流塑状~软塑状黏土强夯置换处理专用夯锤

    公开(公告)号:CN11090494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1316063.7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用夯锤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针对流塑状~软塑状黏土强夯置换处理专用夯锤,包括挂钩器部分、防埋锤加长体部分以及夯锤锤体部分,防埋锤加长体部分高度为2.8米以上,夯锤锤体部分包括上部梯形圆台结构和下部圆柱体结构,夯锤锤体部分外壁均布若干半圆形通气孔。本发明解决了流塑状~软塑状黏土地基强夯置换中的“埋锤”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夯锤可在流塑状~软塑状黏土强夯置换处理中,解决因埋锤而无法实施强夯深度置换的问题,可以将强夯这种环保、造价低廉的处理技术,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种露天采矿无序回填区内SDDC抗滑桩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873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904408.6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一种露天采矿无序回填区内SDDC抗滑桩的施工方法,属于露天采矿区生态修复工程中桩基加固技术领域,可解决采矿区无序回填后软弱层与基岩斜坡面形成的滑面地基的抗滑问题,本发明采用深度在60米内的SDDC抗滑桩,桩端入岩部位采用水泥、碎石土混合料夯填,入岩长度为1倍桩径,岩面以上长度分别为1倍和1.5倍桩径,两桩之间结合部位交替错开,避免形成新滑面,其余桩身为普通夯填材料,使其在阻滑区组合形成竖向增强体,可提高结合部位的阻滑安全系数,使地基的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相较于抗滑灌注桩,在节省费用的前提下,解决了采矿区无序回填后软弱层与基岩斜坡面形成的滑面地基,采用SDDC群桩抗滑处理的关键技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