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高耐蚀镀镍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42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66965.0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耐蚀镀镍钢带,其包括基板和覆盖于基板表面的Fe‑Ni合金层,所述基板除含有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还包含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如下化学元素:C:0.055~0.1%、0.25<Si≤0.45%、Mn:0.30~0.55%、0<S≤0.01%、Cu:0.22~0.40%、Ni:0.08%~0.25%、Cr:0.30~0.50%、0.015<Al≤0.055%,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厚度小于1μm的镀镍层。相应地,本发明还涉及低成本高耐蚀镀镍钢带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低成本高耐蚀镀镍钢带在降低镀镍层厚度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整体耐蚀性,有效降低镀镍钢带生产原材料成本。

    一种35kg级别冷轧耐低温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60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21687.X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5kg级别冷轧耐低温薄钢板,其含有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此外其还含有质量百分含量如下的各化学元素:C:0.04~0.08%;Mn:0.30~0.60%;Al:0.02~0.06%;Nb:0.015~0.030%;Ti:0.005~0.020%。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35kg级别冷轧耐低温薄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1)冶炼和铸造;(2)热轧:在加热阶段,控制板坯加热温度为1220℃~1280℃,板坯保温时间≥150min;(3)酸洗和冷轧;(4)连续退火:控制退火均热温度为770~810℃,均热保温时间为100~180s;(5)平整。本发明所述的35kg级别冷轧耐低温薄钢板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

    一种高熵合金粉末及制备方法以及高熵合金涂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04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892067.0

    申请日:2021-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合金粉末,其含有质量百分比如下的下述化学元素:Co:25‑30%;Cr:18‑24%;Fe:10‑30%;Ni:5‑20%;Mn:8‑12%;W:1‑3%;Mo:1‑2%;Si:1‑2.5%。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高熵合金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1)采用球磨机对各合金原料进行球磨;(2)烘干:烘干温度为120‑200℃。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高熵合金粉末制备高熵合金涂层的方法,其包括步骤:(1)对工件进行预热;(2)采用激光器在工件表面熔覆所述高熵合金粉末以形成高熵合金涂层。利用本发明所述的高熵合金粉末可以配合激光熔覆技术制备高熵合金涂层,该高熵合金涂层可用于服役特种环境零件的修复以及表面强化,进而提高零件的耐磨耐腐蚀性能,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一种模组背板凸包二道次成形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1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901629.9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组背板凸包二道次成形加工方法,包括预成形的第一道次和整形为设计形状的第二道次,第一道次采用以凸包设计中心为中心轴线,按中间山谷形两侧山峰形的峰‑谷‑峰造型为旋转曲面冲压成形;沿中心轴线,旋转曲面包括相对于中心轴线中心对称的谷形第一段圆弧及依次向外的峰形第二段圆弧、坡形第三段圆弧和连接背板表面的第四段圆弧;第一段圆弧弧底距背板的高度h1=1/2H,H为凸包设计高度;第二段圆弧弧顶距背板的高度h2=3/4H,第二段圆弧弧顶距离中心线的距离Rc=1/2Rb,Rb为凸包设计的下台面半径;第二段圆弧半径r6=1/4H,第一段圆弧半径r5=Rb^2/(8r6)‑r6/2;以第四圆弧与连接背板处距离中心轴线的距离为底部成形区半径Rb2,其满足:Rb2=Rb1+ΔR,ΔR为预成形半径增量。

    一种空调柜机后背板压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74744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48166.X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柜机后背板压型结构,包括后背板本体,后背板本体内侧板面冲压有压槽,压槽沿后背板本体外侧板面凸出并形成加强筋,压槽的槽体呈“锯齿”型走向,以“锯齿”相邻齿边的夹角为θ1,其齿边最大直线长度L=L0/cos(θ1/2)*k0,L0为后背板本体的有效宽度,k0为分布系数,k0=0.7~0.9;θ1取30°~40°;以压槽槽宽为w1,“锯齿”齿尖处压槽中线位的圆角半径R=W1/2+Δr,Δr为倒角增量,Δr=2~4mm;w1取30~50mm;压槽槽底断面呈单周期的正弦波曲线,正弦波曲线峰高hs=h0*k1,k1为正弦波高系数,k1=0.2~0.3;h0为压槽中线位槽体基准深度,h0=1~5mm;正弦波曲线波长W2=W1‑2*h0*Ctg(θ0),θ0为压槽槽壁与槽口所在平面的夹角,θ0=30°~5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