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77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92231.6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92 , G06N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质效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配电网储能优化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运行数据确定状态空间和奖励函数;将状态空间和奖励函数输入储能优化调控模型中,得到最优储能调控策略;根据选址定容信息,采用牛顿‑拉夫逊配电网潮流计算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以线路损耗和电压波动性最小为目标进行多次迭代,确定最优选址定容方案;将最优储能调控策略和最优选址定容方案应用于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模拟场景,将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实际场景的质效指标与模拟场景的质效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实际场景的质效评估结果。本申请能准确、全面地实现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的质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28981.0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S1、建立系统运行总成本的期望目标函数;S2、建立系统的约束条件;S3、根据约束条件求解目标函数,得到调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本发明可以实现调峰资源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5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49651.8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北京计科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分析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新能源送出的综合价值评估方法,构建了新能源送出综合价值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型;基于已知的电源规划结果获取装机数据,结合已经构建的综合价值评价模型,采用生产模拟方法,考虑各主体发电运行成本、排放成本和新能源外送成本等因素,以某时段内最小化调度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一种用于新能源送出的综合价值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对一定时段内的各环节资源进行综合优化,并根据已构建的评估模型计算综合价值指标,全面、客观量化各主体真实价值和新能源送出的综合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796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153956.6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6Q10/047 , G06Q10/0631 , G06Q10/3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电网企业的减排方案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各类电站的碳排放量估计值;建立目标区域的电站碳排放模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年化碳排放量和年度碳排放配额之间的差值;获取目标区域的未来天气情况,分析是否符合第一减排路径;根据火电站的碳排放气体和废弃原材料回收装置的安装情况,分析是否符合第二减排路径;根据火电站的原材料采购点是否可变更,分析是否符合第三减排路径;据火电站的原材料采购点是否可变更,分析是否符合第四减排路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针对我国现有电站的能源结构特点及各自独特的碳排放环节,建立不同的碳排放模型,充分考虑传统发电站和新能源电站之间的碳排放环节的差距,并建立同等电力下的传统电站和新能源电站的碳排放差额计算方式,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减排路径,优先考虑通过发电站之间的出力协调来降低目标区域的碳排放量,从而降低电网企业的额外减排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51134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45149.7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计科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大规模送出的成本评价模型,第一步,建立新能源大规模送出的运行成本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确定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第三步,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新能源大规模送出的各层次方面的问题赋予权重;第四步,确定指标权重后,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本发明基于各指标对电场运行成本评价的影响和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技术运行指标,利用指标体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可行的评价方法,着力解决了新能源大规模送出运行指标中的层次复杂和标准化缺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562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31401.1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CHP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的CCHP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包括:CCHP综合能源系统组成及各单元模型;构建考虑新能源消纳的CCHP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算法。本发明能够优化CCHP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方式,以提升系统经济性、用户体验和清洁能源利用为导向,提高CCHP综合能源系统的多元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9763.7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能通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需求概率性预测在线集成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电力需求数据;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鉴证集与测试集;通过训练集,分别四个单一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通过分位数回归平均算法,确定分位点集成权重,构建集成概率性预测模型;构建面向集成权重的在线优化模型;求解面向集成权重的在线优化模型,确定集成权重在线更新规则,实时更新概率性在线集成预测模型;基于测试集,实现电力需求概率性在线集成预测。本发明可以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需求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还可实时地跟踪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的演变规律,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与新能源的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41573.2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先建立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控制模型,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控制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以最小化水库总发电用水量目标值和最大化可消纳电量期望最大值为优化目标,约束条件包括抽水蓄能电站平衡约束、水电站平衡约束以及风电站和光伏电站平衡约束,再对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控制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控制方案。本申请能够有效控制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提高抽水蓄能‑水‑风‑光协同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00326.9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3/00 , H02J13/00 , H02J3/06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潮流模体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随机运行特性分析方法,包括将起始时刻电网当前状态转化为图,并对图进行标注;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发电机的实际出力、负荷的实际值进行海量场景采样,并利用对所有场景进行潮流计算;记录节点电压、线路潮流以及潮流方向;对于每个潮流的计算结果,将潮流方向标注后的图中的边的方向,绘制有向图,统计有向图中各种四节点子图的数量,并统计有向四节点模体,利用电压和线路潮流计算当前样本的电压稳定性;计算所有有向四节点模体和电压稳定性间的相关性,统计相关性数据得出电网的随即运行特性;根据随即运行特性和待评估稳定性风险时刻的潮流方向,推知待评估稳定性风险时刻电网的稳定性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54062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83219.0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窑余热发电辅助碳捕集系统,包括水泥窑废气回收系统,所述水泥窑废气回收系统包括:窑尾锅炉、汽轮机、第一发电机、第一冷凝器、给水泵和碳捕集子系统;水泥窑的窑尾废气出口与所述窑尾锅炉的入口连接,所述窑尾锅炉的蒸汽出口、所述汽轮机以及所述第一发电机依次连接,所述汽轮机的乏汽出口、所述第一冷凝器以及所述给水泵依次连接,所述给水泵与所述窑尾锅炉的入口连接;所述窑尾锅炉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碳捕集子系统连接。本发明通过窑尾锅炉对水泥窑窑尾废气的余热进行利用,通过碳捕集子系统将窑尾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回收,提高了水泥窑废气的利用效率,并减少了碳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