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107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65635.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24 , H02J3/38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储能配置的评价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混合储能系统中的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各自需要平抑的功率;步骤S2、建立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用于表征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各自需要平抑的功率与各自的容量间的关联;步骤S3、构建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步骤S4、基于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对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进行求解,进而获取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的容量配置。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首先基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各自需要平抑的功率,通过建立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并构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进行求解,可较佳地获取混合储能系统中的容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090882.0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调节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接入灵活性资源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潮流数据,计算各灵活性指标的值;利用客观赋权法计算各灵活性指标的权重;根据各灵活性指标的值及权重,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对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的调节能力进行评价。本发明能够对于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调节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并为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75751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275016.2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调峰需求评估方法、装置及介质。包括:采集电力系统调峰需求分析模型的计算数据;根据所述电力系统调峰需求分析模型的下层模型,基于时序生产模拟,计算符合预设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和系统约束条件的灵活性资源配置容量,所述灵活性资源配置容量包括火电灵活性改造容量和储能容量;根据所述电力系统调峰需求分析模型的上层模型,计算所述符合预设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和系统约束条件的灵活性资源配置容量对应的灵活性资源配置成本;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的调峰需求。本方案以配置的灵活性资源容量表征电力系统的调峰需求,实现以增加一定的灵活性资源降低新能源弃电率,促进新能源消纳,提高社会总体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2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34655.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光储容量配置并行优化方法及系统,通过构建考虑时‑空相关性的新能源典型日出力不确定集作为协调规划与运行的边界条件,使配置过程既避免了全年海量数据的计算负担,同时又兼顾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保证所得配置结果贴近实际,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另外,提出典型日并行计算方式,有效地消除了典型日个数增加对配置过程计算时间的影响,实现配置过程的高效计算,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2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334655.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38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光储容量配置并行优化方法及系统,通过构建考虑时‑空相关性的新能源典型日出力不确定集作为协调规划与运行的边界条件,使配置过程既避免了全年海量数据的计算负担,同时又兼顾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保证所得配置结果贴近实际,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另外,提出典型日并行计算方式,有效地消除了典型日个数增加对配置过程计算时间的影响,实现配置过程的高效计算,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090155.9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协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与城市配电网协同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现有充电桩历史电动车充电需求数据和城市配电网负荷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未来电动车充电需求进行预测,生成预测结果;基于配电网负荷数据和电动车充电需求预测结果,分析配电网各节点的承载能力,识别过载节点和时段;根据配电网承载力分析结果,初步确定新增充电桩布局;采用优化算法求解最优方案,得到最优新增充电桩布局方案。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充电桩布局,最大化利用了充电基础设施资源,避免了资源浪费,提高了充电桩的利用效率,有效控制了规划成本,实现了经济性与可行性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5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308051.5
申请日:2022-03-26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H02J4/00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典型运行场景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方法,包括:对配电网运行初始采样数据进行相关性处理,得到具有特定相关系数样本数据;对特定相关系数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得到典型运行场景;建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数学模型,对典型运行场景进行潮流计算;基于灵活性供需平衡和支路负荷裕度建立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指标;计算每种典型场景的灵活性评估指标,并根据每种场景出现的概率计算综合灵活性评估指标。本发明显著提高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821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78029.6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36 , H02J3/46 ,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长周期电网风光火储运行调度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新能源基地系统模型,计算出力曲线;步骤S2:构建特高压直流通道电力外送模型;步骤S3:利用CPLEX对特高压直流通道电力外送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以考虑到送端风电和光伏所占比重的新能源消纳率最大化为目标的直流通道外送功率优化曲线;步骤S4:构建受端电网系统模型;由CPLEX求得以受端新能源最小弃电率为目标函数的最优配套电源规模。本发明的优点是直随源动的送出模式旨在满足配套新能源基地的外送功率需求,并有效降低规划成本,使直流送出功率与风‑光‑储发电协调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8554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17841.0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频率二次跌落的风电直流联网系统惯量支撑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经柔性直流系统并网技术领域。在分析海上风电经柔直联网系统惯量支撑可用能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直流电容储能与风机转子动能的虚拟惯量协调控制策略,并针对风机转速恢复造成的频率二次跌落问题,提出了风机控制参数自适应调节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风机转速恢复状态和直流电流变化量,分别设计了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子模块的自适应投切策略,通过利用柔直系统电容能量裕度缓解风机恢复对受端系统的功率冲击,从而避免系统频率二次跌落。本发明可应用于大规模风电经柔直联网系统,能够在支撑系统惯量的同时避免频率二次跌落,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3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384360.7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以微网作为黑启动电源的坚强局部电网协同调度方法和电子设备,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包括:在电网发生失电故障后,按照重要级别,确定多个目标用户以及各自的负荷需求;将距离第一重要用户距离最近的第一微网作为第一黑启动电源并确定剩余出力;基于第一微网的剩余出力和第一微网与第一重要用户之间的预测电网网络结构,以出力功率损耗最小为目标,优化得到第一微网与第一重要用户之间的实际电网网络结构,进而得到第一微网的真实出力;根据第一微网的真实出力与第一重要用户的负荷需求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协同调度。本发明以使得功率损耗最小为目标,尽可能的提高微网的真实出力,以达到用户进行恢复供电时协同调度的有效、精准。
-
-
-
-
-
-
-
-
-